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曾文婕在《課程·教材·教法》第3期上撰文認為,“時間智慧”課程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管理和享受閑暇時間,讓學生的閑暇生活變得有意義,以預防或減少問題行為,其課程內(nèi)容包含探索閑暇活動、認識自我的動機、以興趣勝無聊、制訂行動計劃、管理日常閑暇等。在實施該課程時,教師要善于開發(fā)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努力完成各種活動任務,推動學生自主決定如何度過有意義的閑暇生活,同時建立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活動,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歸屬感,令學生產(chǎn)生參與健康閑暇活動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情境,讓他們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明確和反思自己的閑暇價值追求,逐漸形成駕馭閑暇時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