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艷
一位要上公開課的年輕老師借我們班試教。一節(jié)課下來,和這位老師進行互動交流的只有三五個孩子,其他五十幾個孩子成了無所事事的觀眾。課后,我和這位老師交流:“你這節(jié)課上,為何舉手的只有幾個孩子呢?遇到這種大多數(shù)學生沉默的狀況,你是聽之任之,讓他們繼續(xù)沉默,還是想辦法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呢?”“我擔心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就只提問那幾個舉手的學生了。其他學生不舉手我也著急,可是我也沒有辦法呀!”“其實辦法還是有的,上次我在石家莊聽了賈志敏老師的一節(jié)作文課《古文今譯》,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舉手的學生也是寥寥無幾,可是在賈老師的鼓勵引導之下,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學生都發(fā)言了,賈老師為何有這么大的魔力呢?”
我的話引起了這位老師的興趣,我便打開聽課筆記和她聊起來。聽課時,我?guī)缀醢奄Z老師的每句話都記錄下來了,打開聽課筆記的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賈老師的課堂。
課前,賈老師一筆一畫地把一則小古文抄寫在黑板上:一人家貧,賣畫以度日。一日作畫,一年無人問津。問師,師曰:“試倒之,一年作畫,恐一日可售?!痹囍?,然。
在理解第一句中的“貧”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舉手了,唯獨角落里的一個孩子沒舉手,賈老師向他投去鼓勵的目光:“你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我關注的就是不知道的人?!边@句話讓聽課的我很感動,我想這個被關注的孩子一定也很感動?;蛟S在別的老師的課堂上,他也是一直不舉手發(fā)言的,可是卻沒有得到這份關注。此刻的他,覺得自己并不是被老師遺忘的孩子,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吧。
賈老師又引導孩子們理解“無人問津”“曰”等詞的意思,那個孩子依然沒有舉手。賈老師笑著說:“你一直不舉手,我一直等待著你哦!”當理解“試倒之”時,那孩子終于舉手了,賈老師激動地說:“你終于舉手了,我要給你鼓掌!”同學們也都為這個孩子鼓起掌來。那個孩子激動得臉紅紅的,這熱烈的掌聲,對于如他一般在課堂上總是沉默的孩子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賈老師不只是關注不舉手的孩子,他還總能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在理解“然”這個字的時候,好幾個孩子都沒有答對,賈老師說:“看我的口型,看懂了就是我的知音?!焙⒆觽円幌伦优d奮起來,誰不想做老師的知音呢?這可真是一舉兩得,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孩子們遇到難題實在無法解答的時候,賈老師用看口型的方式給了孩子們提示。
在接下來講故事的環(huán)節(jié),賈老師又多次亮出了“激勵”的法寶:“他已經講得很好了,可是還有缺點,后來者居上,后面發(fā)言的人可以吸取先前同學的優(yōu)點,一定可以講得更好!”“你講得真好,音色也很美,像播音員講故事呢!”
在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時,賈老師鼓勵的話語更是妙極了:“你寫得真好,莫言讀小學時肯定沒你寫得好!”賈老師表揚一個高個子的女孩時說:“你長得真高,你的文章又寫得這么好,真是高人!”……賈老師的話總是能讓每一個孩子找到自信,那一句句熱情洋溢的鼓勵,讓每個孩子都躍躍欲試,都想在課堂上充分地展示自己。
關注課堂上的每一個孩子,對于有些老師來說,或許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景,卻沒有能力做到。那如何讓課堂上不出現(xiàn)沉默的孩子呢?只有在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中,孩子們才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才能淋漓盡致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甚至敢于與同學、老師的意見針鋒相對,激昂陳詞,只有當他們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覺得自己是得到尊重的,他們的思維才會變得活躍。而安全感來自于哪里?來自于教師親切的教態(tài)、幽默的語言,來自于教師真誠的鼓勵、熱情的贊揚。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錫山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