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朝潤
殷紅的記憶
■ 李朝潤
我的記憶,來自一座山崗。
記憶是殷紅的,
源于一片赤光。
在一個叫做雨花臺的地方,
遙遠的傳說,賦予它神奇,
血染的故事,帶給它悲壯:
云光法師,
高臺講經(jīng),
誠感上蒼,
落雨為花,
花雨成石,
瑪瑙閃亮;
無數(shù)英烈,
慷慨赴死,
就義刑場,
碧血生花,
花血凝石,
丹心絕唱。
多少錚錚鐵骨,
多少巍巍忠魂,
浩氣長存啊百世流芳。
拂去歲月的風塵,
打開歷史的篇章,
一個個年輕卻英勇的名字,無不讓我們敬仰!
在那風雨飄搖的年代,
山河破碎,舉目凄涼,
一群無畏的殉道者,
以拯救民族、
改造中國為己任,
自覺肩負起推翻舊世界、
建立新世界的使命與擔當。
他們,
或少小離家,卻長眠異鄉(xiāng);
他們,
或付出所有,卻不求報償;
他們,
或比翼雙飛,卻終成訣別;
他們,
或老幼縈懷,卻天倫未享。
他們,放棄功名、
放棄利祿、
放棄優(yōu)越而安逸的生活,
投身革命,
舍生取義,
執(zhí)著頑強。
他們,選擇艱辛、
選擇困苦、
選擇清貧和犧牲,
堅守氣節(jié)、
堅守信念、
不改初衷和志向。
他們是先鋒、是橋梁,
也是排頭的巨浪;
他們是蒼松、是勁草,
也是疾風吹過曠野和林莽。
他們用真理的爐火、
生命的鐵錘,
冶煉與鍛造人類最美好的理想;
他們更像一枚枚女媧補天的彩石,
為蒙難的祖國彌合痛裂的希望。
盡管身陷囹圄,
盡管面對鐵窗,
一次次的嚴刑拷打,
一次次的威逼利誘,
即使遍體鱗傷,
也頭顱高昂。
為了信仰,
而作最后的斗爭,
哪怕已聽到死亡瘋狂的叫嚷。
一封封絕筆信,
一頁頁致家書,
不僅寫著兒女情長,
更寫出共產(chǎn)黨人忠誠至上。
當一陣陣槍聲激起一曲曲悲歌,
驚蟄的雷霆在天邊轟響,
憤怒的閃電撕破一層層烏云,
不絕的吶喊傾訴熾熱的衷腸:
愿幸福的黎明從猙獰的彈孔流淌,
讓沸騰的巖漿推倒黑夜之墻。
一滴滴滾燙的血啊,
化作一粒?;鸱N,
點燃啟明的星座,
融進人民共和國噴薄而出的旭日春光。
雨花臺啊,
一座英雄的豐碑;
雨花臺啊,
一座精神的富礦。
走向你,
就是重溫永不褪色的誓言;
走向你,
就是再塑自身嶄新的形象。
中華人文,
因你而增加高度和厚度;
人生境界,
因你而更加深邃與寬廣。
你將紅色的遺產(chǎn)交付我們,
我們在緬懷和瞻仰中,
不斷獲取奮斗的力量;
你將紅色的基因傳予我們,
我們在默哀與沉思中,
勵志成為民族的脊梁。
一組組浮雕前,
我們讀著一首首從血泊中站起來的詩,
一首首于寒雪中怒放的詩,
一首首震撼心靈、強壯魂魄的詩,
一首首壯烈千秋、昭示萬代的詩……
沿著一句句詩行,
我們用追夢的腳步,
延續(xù)先烈的向往,
用高揚的旗幟,
回應前輩的期望。
雨花臺,紅色涵義最豐厚的土壤;
雨花臺,中國革命最莊嚴的課堂。
在這圣潔的祭壇上,
深情告慰昨天的我們,
堅毅前行,去把未來開創(chuàng)。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殷紅的記憶始終在我們心中珍藏。
永垂不朽的雨花英烈啊,
正與日月同光輝;
永生不滅的雨花精神哦,
將與天地共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