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韜
那是一個冬日的夜晚。
七點半鐘,伴著一聲“下課!”,我背上書包,帶著自己賺來的稿費,風一般地沖出了輔導(dǎo)班教室,迫不及待地想把稿費給老媽看,讓老媽也高興高興。
走在小巷中,北風有些凜冽,刺在臉上有些疼。光禿禿的枝丫把路燈的光芒搖得支離破碎,我縮了縮脖子,朝著家的方向奔去。
忽然,拐角處一盞燈光在搖晃,我轉(zhuǎn)過頭去,輕輕一瞥,一束光暈柔和地照在我的臉上,暖暖的。暗夜中,一盞散發(fā)著古老氣息的燈,閃著斑駁的光線,忽明忽暗。
一位老奶奶,披著一件破舊的紅色棉襖,身著灰色毛衣,凍得瑟瑟發(fā)抖。她坐在板凳上,倚著燈,手里緊握著小推車的把手。她打了個哈欠,嘴里含糊不清地喊著:“賣烤地瓜咯!”
原來,老奶奶在賣烤地瓜。一縷縷熱氣,往天上飄著,好似無數(shù)條銀帶,在風的吹拂下,好似綿延的白絲帶,又好似龍的長須。那熱氣漸漸融入空氣之中,不一會兒便消失不見了。一個個地瓜外皮深棕,瓜肉金黃,烤得正是火候!地瓜被捂在厚厚的棉被底下,香氣從棉被底下飄出。香味是那樣濃郁,鉆入我的口鼻。哇!真香!
我急忙走上前:“奶奶,我買個烤地瓜!”
“好的。小朋友,咋這么晚才回家?”
“上輔導(dǎo)班了?!?/p>
“唉!現(xiàn)在的孩子都這么忙呀!”
老奶奶往自己龜裂的手上哈了哈氣,打了個寒戰(zhàn),用她那長滿老年斑、滿是皺紋的手拿起一個塑料袋,翻開棉被。她的動作顯然有些遲緩,但我卻沉下心來,耐心等待。她左挑右選,找了兩個圓圓的烤地瓜,稱好后遞給我。熱乎乎的烤地瓜溫暖著我的手,驅(qū)走了我身上的寒氣。
“奶奶,再見。”
“再見,慢點跑,別絆倒嘍!”她一直站著,看我走出老遠。
我朝老奶奶揮了揮手,疾步向家里走去。老媽最愛吃烤地瓜了,如果她知道我用自己賺的稿費給她買烤地瓜吃,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那夜的烤地瓜,那夜的溫暖,至今仍縈繞在我的心頭……
點金石: 很小的一件小事,作者寫來卻搖曳生姿。首先,要歸功于作者細致的觀察,比如那迷離而溫暖的燈光、地瓜綿延的熱氣、老奶奶滿是皺紋的手……其次,要歸功于作者獨特的用字,比如“光禿禿的枝丫把路燈的光芒搖得支離破碎”,一個“搖”字極好;寫老奶奶“倚著燈”的“倚”字,也很有味道。當然,這篇作文也不是沒有缺點,全篇前半部分寫得精彩,后半部分稍微黯淡了些,有些虎頭蛇尾之嫌。(吳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