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裕
新來的鄰居
我所居住的小區(qū),風(fēng)氣一直都不是很好。小區(qū)位于人員密集而又復(fù)雜的車站旁邊,有很多私建亂改的小產(chǎn)權(quán)房,經(jīng)常能看見有許多陌生的面孔,居民家中頻繁遭竊。因此,看見一些經(jīng)常搬進(jìn)搬出的陌生人,我難免會產(chǎn)生幾分反感。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不太想與小區(qū)的陌生鄰居交往。
那年夏季,樓上搬來了一對做生意的夫婦,男主人三十歲左右,身材魁梧,平頭方臉;女主人穿著樸素簡潔,十分大方。第一次見面時,男人爽朗地伸出手說:“你好,鄰居!”我連忙握手回禮。出于禮貌,我和妻子問候了他們幾句,才知道夫婦倆竟是本地人。我頓時起了興致,開玩笑道:“怪不得呢!看你這身板就像是來自豐縣的,劉邦故里,骨子里流淌的都是大漢的血液。冒昧猜測,你是不是姓劉?”
話音未落,男主人就發(fā)出了爽快的笑聲:“是的!哈哈很巧,我確實(shí)姓劉,大哥大嫂以后管我叫小劉就行了!”小劉夫婦滿面笑容地與我們聊天。
原來,小劉家承包了一百畝梨園,最近幾年梨子不算暢銷,夫妻倆不得不在收獲旺季拉著一批鮮梨進(jìn)城銷售,這段時間就租了這個小區(qū)租的房子。
第二天中午,回到家時,我見母親正在客廳擦拭一大包鮮梨。我驚訝母親干嗎買這么多梨,母親笑著說:“哪是我買的啊,樓上小劉送來的!你們早上上班后小劉就來到咱家,提了一包梨子。小劉是個講究人,送梨不送小夫妻,專挑你們走后送給我哩!”母親掂量著黃澄澄的梨,滿口欣賞的語氣。
小劉確實(shí)是個講究的人,他住在三樓,屋子里當(dāng)倉庫用,里面堆滿了一筐筐的梨子。小劉夫婦每天都出攤很早,天未亮就聽到夫妻倆上下樓搬梨子的腳步聲。因為隔音不是太好,我經(jīng)常微微能聽到他們的說話聲。每次上下樓,小劉總小聲跟妻子說:“慢點(diǎn)輕點(diǎn),別把大家吵醒了!”
波折不斷
一天,我正在上班,母親打電話給我,說家中又遭竊了。未等我說話,母親又氣憤地補(bǔ)充道:“小劉這家真是的,看著小偷進(jìn)出我們家,竟然假裝看不見,哪有這樣的鄰居啊!我這找他們理論去!”母親說完,氣憤地撂下了電話。
我感覺事情不妙,趕緊請假回了家。我還未上樓,就聽見母親正激動地與小劉妻子爭吵著。我連忙三步并作兩步上了樓,發(fā)現(xiàn)小劉站在一邊,垂頭喪氣地吸著煙。我上前把母親拉開,扶回了屋子,又上樓找小劉,意圖問清事情原委。小劉苦著臉道:“大哥,大娘說我們看見小偷進(jìn)你們家,故意假裝看不見。我們怎么能做出這樣的事呢?我們初來乍到,見你家進(jìn)了一個年輕女人,以為是你們的親戚來了,哪知道她是小偷啊!”小劉甩著手,小劉妻子氣得都不理我。
經(jīng)過我的道歉,算是稍微緩和了兩家的矛盾,但較之以前,小劉家與我們生疏了許多。一次,我在市場上遠(yuǎn)遠(yuǎn)看見小劉夫妻,他們趕緊扭頭轉(zhuǎn)去??此麄儾淮罾砦?,我愧疚的同時開始對他們存了幾分忌恨。
母親有個不好的習(xí)慣,買菜時總喜歡把兩歲多的孩子關(guān)在家中。那天,我剛剛到公司,鄰居老馬叔就打電話來,急切地說道:“快!快!小吳,你家孩子爬到陽臺上了,正在那里哭呢!家里沒人,趕緊回來!我報過警了,消防員馬上到!”
我猛地一驚,趕緊返回家中。到樓下,我就看到了困在陽臺鐵柵欄上的兒子,我后腦發(fā)涼,一陣眩暈。孩子正在啼哭,消防員卻還沒有來。我趕緊飛奔上樓,掏出鑰匙,卻發(fā)現(xiàn)防盜門被老馬叔撬壞打不開了。我只得又趕緊跑到樓下一邊安慰著孩子,一邊做接住孩子的姿勢。
這時,我看到了三樓探出頭的小劉。小劉大聲說:“大哥,你保持這個姿勢不要動啊!我這有粗繩子,我馬上順著下去!”我驚嚇之余連忙擺手:“小劉別下來,這很危險的!再等幾分鐘,消防員馬上就過來了?!?/p>
小劉并沒有聽我的話,而是把繩子捆在了腰部,將繩子另一頭拴在了陽臺供暖的粗鋼管上,一頓一頓艱難探下身子。當(dāng)小劉靠近孩子的時候,順勢一胳膊攬住了兒子,立即從窗戶跳進(jìn)了我家。
看見孩子平安了,我長舒了一口氣。這時,消防車趕到,幾位消防員撬開了防盜門。小劉趕緊把兒子送到了我的懷抱中。我急切安撫著孩子,這時母親也聞訊趕來,見到孩子就后悔地哭起來。我和母親十分愧疚,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向梨園出發(fā)
臨近中秋,小劉說要把房子退掉,因為梨子已經(jīng)賣完,他們也該回老家了。
我與母親說到這事時,母親說:“小劉兩口子走之前,咱們該請他們吃頓飯。小劉家講究,咱們更得講究!”
臨走那天中午,小劉夫婦來到我家,母親和妻子主廚,我買了兩瓶好酒,大家邊吃邊聊。小劉興奮地說:“大哥大嫂,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老婆懷孕了。明年春末孩子出生,正是我們家梨園梨花盛開的時候,到時你們一定要來!”
小劉夫婦下午就回豐縣了,我們把他們夫婦倆送到了小區(qū)的門口,遠(yuǎn)遠(yuǎn)看著他們上了車。
今年春季,小劉夫婦喜添千金,但因我有事,以致未能去看望。小劉覺得特別遺憾。
初夏,我給小劉打電話,問他今年是否還來市里賣梨,他大聲說:“今年不去了,很多外地商販都到我們這里來進(jìn)貨,不愁賣。你聽這車聲,亂著呢!你們什么時候來,現(xiàn)在來還能嘗一口鮮梨呢!”我笑著回應(yīng):“就這兩天,這次一定去!”
一個周末,我驅(qū)車帶著家人向豐縣出發(fā)。小劉做事就是講究,離得很遠(yuǎn)我們就看見他在鄉(xiāng)鎮(zhèn)的路口等待我們。
在果實(shí)掛滿枝頭的梨園,我看見了小劉的妻子,她懷里抱著個小嬰兒,笑容滿面。在梨園的兩天,我們盡情吃喝,幫忙摘梨運(yùn)梨,像回了自己老家一樣。鄰居處得像一家人,也是一種美好的緣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