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志紅
時下,互聯(lián)網理財?shù)呐d起,讓P2P理財變得特別熱門,但不少人重視它的高收益,忽視了風險的存在,甚至忽略了可能血本無歸的后果?;谶@些理由,我們把P2P理財風險點告訴投資者,讓他們能安心穩(wěn)獲利。
項目標的是否真實
常女士選了一家P2P理財平臺,準備投資5萬元。她多了一個心眼,詳細閱讀了P2P理財平臺的風險提示書和項目標的說明。她發(fā)現(xiàn)了“問題”,項目標的信息有瑕疵,有假標的嫌疑。她決定等一段時間等再買,沒想到,不久就傳來了該P2P理財平臺用假標的圈錢的消息。
行家支招:有的P2P理財公司為了圈錢,會借用創(chuàng)辦P2P理財平臺,通過假標的達到非法集資目的。這需要投資者擦亮眼睛。如何辨識項目標的真實性?很多時候,假標的會存在借款人信息、合同、抵(質)押物等明晰的信息,不明晰、半披露或不披露需要公開的相關信息,如果是這樣的P2P理財公司,投資者就該慎重對待。
擔保墊付是否靠譜
張小姐看中了一家公司創(chuàng)辦的P2P理財平臺,該公司不僅充當中介角色,還為投資資金安全做擔保。她注冊后,通過平臺把5萬元借給了王某。她想,有公司做擔保,自己的錢不但沒風險,還可賺利。過后,她擔心起來,因為從各方信息獲悉,該理財公司是小公司,根本沒有擔保實力。
行家支招:一些P2P理財公司的這種擔保方式看似給投資者吃了定心丸,其實不一定靠譜。只有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很強的風險控制能力,且不是自我擔保,而是由實力雄厚的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擔保,這樣的P2P理財公司才是相對可靠的。因此,看擔??坎豢孔V,擔保人的實力是關鍵,需要投資者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信息。
風控信息是否透明
趙先生見某P2P理財平臺上連短期3個月年收益都達到8%,便有些心動。同時,他看到該平臺沒有披露公司實力及對理財產品風控能力等信息,又感到不安。他想,收益這么高,加上宣傳平臺、調查借款人資信等耗費,公司成本太高,借款人根本不能承受,如此,理財公司勢必會倒閉。最終,趙先生放棄了投資。
行家支招:不少P2P理財公司外部經營看似正常,實際存在資金實力一般、管理營銷水平欠佳、風險控制能力不足等情況。但這些不良的信息,又不被他們披露。無疑,投資者一旦選擇這些公司,資金就面臨很大風險。投資者選擇P2P理財產品,一定要了解公司透露的信息中是否包含實力、風險控制等方面。
保本保利是否真“?!?/p>
宋先生收到一條某P2P理財公司銷售產品的廣告,稱收益率較高,利息按月發(fā)放,并保證本金零風險,收益足額兌付。他覺得資金有保障,便把10萬元投在該理財產品上。前五個月,他按時收到利息,認為選對了產品。第六個月,利息卻遲遲不到賬,他趕快上網查看,發(fā)現(xiàn)該公司理財平臺已崩潰,點擊不了。他十分憤怒,本金都打水漂了,何來“保本保收益”?
行家支招:P2P理財產品都有相應的風險,即使公司有保證零風險,保證收益足額兌付等承諾字樣,也并不代表100%沒風險。想要規(guī)避投資風險,最重要的是事前防范。比如,摸準公司實力,密切關注公司前期經營情況,借款人相關信息以及違約懲戒手段等。投資前“工作”做得越細,本金收益才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