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前1400年早期吠陀時代,蓮花便已成為印度教備受尊崇的象征,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毗濕奴(印度教三相神之一)和其妻拉克希米的身邊,象征神圣的愛,為人所津津樂道。
在古埃及,蓮花則象征太陽和創(chuàng)造,在許多埃及象形記事的圖畫中,蓮花從太初的水面上升起,據(jù)說是混沌之神努恩生下太陽神“拉”。蓮花也象征復(fù)活,《埃及亡靈書》中便有許多符咒,能將人轉(zhuǎn)化成蓮花,使其重生。上埃及的象形文字與藝術(shù)中愛用蓮花,下埃及則偏好紙莎草。到了帝國時期,蓮花與紙莎草開始以纏繞的形式呈現(xiàn),代表上埃及與下埃及的統(tǒng)一。
希臘神話也提到了蓮花,是奧德修斯的故事。當時他帶領(lǐng)一支船隊,其中一艘船迷航了,暫且在一座島上停泊,島上居民就是俗稱“吃蓮花的人”。他的水手也跟著吃起了蓮花,從此沉睡不醒。丁尼生受到啟發(fā),寫下了《食蓮者之歌》(1832年),從此蓮花有麻醉之效的說法流傳下來,成為精神覺醒的象征。
印度繪畫中,偉大神明毗濕奴和其妻拉克希米的身旁總有一株盛放的蓮花,象征著神圣的愛。
幾千年來,蓮花與佛教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征。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隨處可見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被稱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余的菩薩,有的手執(zhí)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廟墻壁、藻井、欄桿、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繡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guān)系,還表現(xiàn)在佛教將許多美好圣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xiàn)了8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教以蓮為喻的詞語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臺”;結(jié)跏趺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被比作清凈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jīng)》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惫史Q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西方凈土,以蓮花為往生之所托,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nèi),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有如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凈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于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歸宅生蓮”;佛經(jīng)《妙法蓮花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征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chuàng)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jié)社稱為“蓮社”;佛教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故又稱“蓮宗”??傊?,蓮與佛教結(jié)有不解之緣,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
大象蓮花琺瑯蓮花座銅七政寶?中央民族大學(xué)民族博物館藏
佛教為什么如此推崇蓮花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佛教產(chǎn)生于印度,印度氣候炎熱,荷花盛開于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人們對于這種夏季暑熱時盛開的美艷之花,自然十分喜愛,因此在印度的文學(xué)作品特別是民間文學(xué)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潔、寬容大度的象征。這類故事非常之多,影響很深,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藹、自制、忌怒、忌殺、寬容和大度)的國王比作蓮花。《蓮花王的故事》說蓮花王為了拯救百姓于饑荒,跳進恒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讓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被割了以后又長出來,這樣堅持了12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yǎng)全國百姓,幫助百姓度過了災(zāi)荒?!堵鼓干徎ǚ蛉恕返墓适?,說鹿母蓮花夫人每走一步,腳后會立即出現(xiàn)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500個男童,長大后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衛(wèi)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菩薩圖?唐或五代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佛教以蓮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從人生苦難中解脫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解脫出來,解脫途徑是:此岸(人生苦海)—濟度(學(xué)佛修行)—彼岸(極樂凈土),即從塵世到凈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后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