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婭
班主任是一所學校里全面負責一個班的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工作的教師,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也是一個班中全體任課教師教學、教育工作的協(xié)調(diào)者,班主任是凝聚一個班學風、教風、班風的指向標和可靠力量。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里最苦的崗位,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雜事,尤其是身處鄉(xiāng)村的班主任工作更是困難重重,而且充滿著挑戰(zhàn)性。
一、學生上網(wǎng)玩游戲難治,講究方法治頑疾
網(wǎng)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寶庫,對于初中生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陷阱,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陷入其中而成為網(wǎng)蟲。如果上網(wǎng)成了上癮,就會浪費正常的學習時間。因此,可以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去研究過分迷戀網(wǎng)絡游戲的后果,讓學生先調(diào)查、再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后組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正方的觀點是上網(wǎng)可以開闊視野,可以對外交流,可以沒有顧忌地向網(wǎng)友傾訴心事,減輕學習的心理壓力,等等。反方認為上網(wǎng)使許多青少年沉溺于虛擬世界,脫離現(xiàn)實,荒廢了學業(yè);上網(wǎng)成癮的學生大多厭學、逃課、學習成績下降甚至輟學;有的學生為了上網(wǎng),去偷甚至去搶低年級學生的錢、偷家長和學校的東西拿去變賣,有的甚至因為家長不給錢,把家長打得遍體麟傷,給社會帶來極壞的影響。
通過辯論,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迷戀網(wǎng)絡的后果,認識到要正確使用信息手段獲取知識,而不是讓網(wǎng)絡游戲無限制地侵蝕青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獲肯定和贊譽?!边@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寬容、信任學生,有轉化學生的信心、責任感和轉化藝術。
二、關愛留守學生,把關愛落到實處
留守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也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因長期的傳統(tǒng)習慣和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等原因,家長外出務工現(xiàn)象較多,留守學生也多,他們能否健康成長,直接涉及到家庭的幸福,關系著社會的長治久安。
學期末家訪很關鍵,有以下幾點好處:一是將學生綜合素質(zhì)報告單等送達學生家長手中,與學生家長交流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品德、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行為習慣以及生活方面的情況;二是向家長宣傳國家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和貧困生“兩免一補”的政策,鼓勵留守學生克服困難,發(fā)奮學習,努力成才;三是督促家長在假期間注意學生安全,正面引導和教育、關心自己的孩子。
作為班主任,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勝于一百句空話,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三、關愛貧困生,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人格
有句話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如何關愛貧困生,共擎一片藍天,是班主任的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如何關愛貧困生,學生大都只知道捐錢捐物,在學生的心目中,捐獻就是關愛??梢远喾絾l(fā)學生,于是產(chǎn)生了多種關愛計劃。有的學生幫助貧困生分析家庭產(chǎn)生貧困的原因,給貧困生提出致富的建議;有的學生愿意與貧困生一起做作業(yè),幫助貧困生克服學習困難;有的學生利用周末幫助貧困生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等等。
用師者廣博的愛,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寬容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不良情緒,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四、關注心理問題,教育學生做健康的人
學生的心理問題大概有以下幾種:1.生活要求較高,學習興趣很少。這些學生從小開始就接觸了電視機,稍長大又開始接觸電腦,因此他們學文化被動的較多,自覺主動的偏少。2.叛逆?zhèn)€性很強,遇事冷靜較少。這些學生在家大都過著放任自流的生活,松松垮垮,一個不順心輕則又哭又鬧,不吃不喝,重則棄學出逃,以死威脅。3.很少懂得感恩,對學習的抱怨較多。這些學生的家長,生活上對子女寬容大度,學習上對子女苦苦相逼,小孩不懂父母苦心,于是多多少少對家庭抱怨。4.胸無大志的偏多。生活條件那么好,學習考試又是那么難,知難而退也有生路,學習的韌勁自然就差了,敢于跟人家在學習上比拼的勁就不足了。
其實,這個階段的學生更需要家長、教師及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愛護,他們表現(xiàn)出的反抗情緒并未固定,有較大的可塑性。班主任應針對學生這階段的心理特征來實施教育,不能處處對他們橫加限制和監(jiān)督,應充分相信他們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教育氣氛。在他們受到挫折和出現(xiàn)失誤時,及時地給予關心和指導,引導他們與困難做斗爭,按客觀規(guī)律去辦事,這樣,學生才能走上學習、生活的正確軌道。
總之,在初中教育中:既要注意學生的整體發(fā)展,設置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又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既要注意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開發(fā),又要注意思想品行的形成、情感的陶冶;既要尊重他們,又不能放任自流。最終,就是要讓每個學生都健康成長。
教育有規(guī)律,但沒有一條規(guī)律適合于所有的學生。作為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要用生命與學生的心靈相融,為學生播撒陽光,做個優(yōu)秀的新型現(xiàn)代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