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一個夏天的早上,校園里一片寧靜。突然,校長辦公室門外一聲“報告”打破寧靜。校長驚異的拉開門,一個高中男孩恭敬而嚴肅地站在面前。男孩莊嚴而激動地說:“校長,請給我開一封介紹信,如果可以的話,我愿將生命的三分之一去換取俄羅斯博物館的一個中國印跡……” 校長有點懵:這是怎么回事?這個男孩說的是什么?當即請來了男孩的家長。
我要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男孩的父母只知道孩子是個內(nèi)向老實的人,一向踏實念書,成績也不錯,晚上和爺爺奶奶一起睡,很少聽孩子說心事。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和爺爺奶奶說,自己要到大西北,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當時弄得全家人一頭霧水,就擔心孩子出點什么事。真是怕啥有啥,現(xiàn)在孩子真出事了。
男孩見到家長,也說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長更聽不懂孩子是怎么回事,更感到孩子說話顛三倒四。校長和家長初步溝通,擔心到了一塊:孩子是不是有精神病?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癥?
眼神里流露的是真誠、智慧和善良
一般來說,精神病都會出現(xiàn)大腦功能失調(diào),從而導(dǎo)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障礙。上面的故事中,男孩要去俄羅斯,去西北,要實現(xiàn)自己的誓言,這究竟是理想,還是妄想?就是說,究竟男孩是否得了精神???
在我們的心理咨詢會話中,男孩沒有任何精神障礙的癥狀,沒有任何精神錯亂的表現(xiàn),思維清晰,語言準確,情緒正常,舉止得當,眼神里流露的是真誠、智慧和善良。上述的故事,就主要是男孩自己告訴我的。一個精神病患者不可能進行如此正常的溝通。而且,男孩是非常主動來訪的,希望心理咨詢師能理解他,幫助他。這又說明男孩有很好的自知力。這種完好的自知力,這種主動求助的愿望,是排除精神障礙的最好依據(jù)。大凡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都很難主動求助。
一顆明朗而純凈的美好心靈
為了進一步的診斷,接下來,我和男孩進行了意象對話。
意象對話的操作,就是雙方閉上眼睛,在心理咨詢師的引導(dǎo)下,求詢者進入想象的情境,然后雙方通過意象進行交流。
通常,意象對話中想象出來的房子,象征了當事人的心態(tài)。那么,現(xiàn)在這個男孩想象中的房子怎樣呢?在我們的意象對話中,男孩想象中的房子,從外面看嶄新漂亮,房間里光線明亮,家具整潔干凈,氣氛溫馨舒適,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跡象。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的,是一顆明朗而純凈的美好心靈。與前面的診斷聯(lián)系起來看,這進一步證明男孩的心理狀態(tài)一切正常。
晶瑩的淚花中露出了笑容
現(xiàn)在的關(guān)鍵問題是,怎樣解釋男孩在前面故事中的言行。
這時候,我們已經(jīng)有了較多的交流,男孩已經(jīng)完全放松了心情,我請男孩坦率地談?wù)劇D泻⑸斐鍪终凄嵵氐匕丛谧约旱男乜冢骸笆撬麄冋`會了,是他們不懂我的心,我真的沒有病,我就是一顆愛國心?!彪S后,男孩解釋說,隨著自己長大,愛國的心越來越強烈。前幾天,語文課上學(xué)的一篇課文寫到文物流失國外,激發(fā)了自己的愛國熱情。周末晚上又看了一個愛國題材的電視劇,久久不眠。第二天早上依然激情澎湃,很早來到學(xué)校,沒有見到老師,就直接去找校長了。以前說去西北,也是看了電視,感到西北人民太苦了,就想去幫助他們,睡前就情不自禁地和爺爺奶奶說起??墒?,他們不懂我的心,就擔心我腦子出了問題,擔心我有了精神病……
看我貌似聽懂了他的心思,男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男孩坦誠的訴說,已經(jīng)對他那些看來似乎令人莫名其妙的言行,做出了并不費解的很好很清晰的說明。我們從中已經(jīng)可以清楚而鮮明地看到,男孩想去西北,去俄羅斯,以至于一大早上去找校長開介紹信,是年輕人一顆愛國心的表現(xiàn),是年輕人可貴的理想,而不是病理性的妄想。一句話,男孩沒有精神病。
為了進一步的診斷,我們約定了第二次會話的時間,請男孩帶來幾篇以前的作文或日記,并帶來所學(xué)的那篇課文。
第二次來訪,男孩帶來他們的語文課本。那篇課文是余秋雨寫的《道士塔》,里面談到敦煌文物流失國外的屈辱,其中有兩節(jié)特別激動人心。男孩說,最打動自己的就是這兩節(jié)。至于俄羅斯博物館有中國文物,是老師講課談到的。男孩說,當時在課堂上就很動情,很投入,周末又看了愛國題材的電視劇,就激情燃燒了。
這些情況,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男孩言行的來龍去脈,進一步理解了男孩的似乎怪異的言行背后的心路歷程。
最后,我們就這個故事交流了感悟。男孩說經(jīng)過幾天的思考,懂得了有愛國理想,還要腳踏實地。應(yīng)該學(xué)會擺正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為了報效祖國,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在校園里,踏踏實實地完成好自己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
不久傳來消息,男孩已經(jīng)在校園里安心學(xué)習(xí)了,一切正常,學(xué)業(yè)又有了發(fā)展。大家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
一個有驚無險的故事結(jié)束了,我們的思考應(yīng)該繼續(xù)。青少年應(yīng)該怎樣善待自己的理想?成人應(yīng)該怎樣讀懂青少年的心靈?相信故事會留給我們深深地思考。
從前面的案例中我們看到,險些蒙冤精神病男孩的種種言行,其實都是青少年心理年齡特征的表現(xiàn)。比如,男孩的愛國熱情高,理想主義情節(jié)重,考慮事情不夠理性,說話做事容易沖動,容易情緒化,容易脫離實際,容易異想天開,這都是青少年學(xué)生共性的心理年齡特征的表現(xiàn)。再如,男孩語言文字的散文化,感情色彩濃烈,語言行為有較多戲劇特征,這又是青少年學(xué)生個性心理特征的表現(xiàn)。如此等等不同于成年人的表現(xiàn),就容易被成年人認為是出現(xiàn)了精神障礙,甚至錯當成精神病。
我們既要防止把精神障礙錯當成心理問題,免得延誤了治療的時機;我們也要注意防止把心理問題錯當成精神障礙,讓青少年蒙冤“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