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老子云:“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边@是老子的“榮辱觀”。道家強調(diào)“功成名遂身退”,說明道家并不炫耀“榮”。老子說得很清楚:“不自矜,故長?!薄皹s”沒有什么好夸耀的,一旦夸耀,可能就不長久了。老子對“榮”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不是否定“榮”,而是要求人們對“榮”懷有戒心。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一得意就忘形,對“榮”缺乏基本的戒心,結(jié)果往往就栽在這“榮”上。古人有言:富貴不還鄉(xiāng),如衣錦夜行??梢姡瑯s歸故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我覺得老子沒有這樣的夢想。老子的偉大,就在于他沒有這樣的夢想,或者說虛榮。
老子在“榮”前,使用的動詞是“知”,在“辱”前,使用的動詞是“守”,老子的文章一字千金,我覺得老子用詞絕不是隨隨便便的。知“榮”,光榮來了,知道就行了,一個“知”,很有些輕描淡寫的味道,譬如有人告訴說,某某,你彩票中大獎了,某某點點頭,知道了。僅此而已?!爸弊屛蚁肫稹妒勒f新語》中一則軼事,謝安與人圍棋,此時淮上信使到來了,向謝安報告他侄兒謝玄在淝水打敗前秦軍隊。這天大的好消息,并沒有讓謝安喜出望外。他只是淡淡說了句:知道了。就接著與人下起棋來。謝安是否有作偽的嫌疑,這里就不討論了,因為據(jù)說聽到好消息的時候,他興奮得暗中把自己木屐的屐齒都弄斷了。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知”表明一個人對“榮”采取一種平淡的態(tài)度對待,并不覺得“榮”有什么了不得,或者有什么可炫耀的地方。知道了,僅此而已。
老子在“辱”前用的是個“守”字,這個字我覺得就不是輕描淡寫了,相反,這個字用得很重?!笆亍笔鞘裁??有點終生相依的味道吧?!皹s”來了,知道就行了,可別把它太當(dāng)回事兒,但“辱”來了,可就要重視了,要“守”著它,就像守著自己懷中的孩子一樣。在我看來,老子對“榮”和“辱”,是區(qū)別看待的,說白了,他是把“榮”當(dāng)外人看,當(dāng)客人看,但他把“辱”當(dāng)自己人看,當(dāng)親人看。這與一般人的想法可能大相徑庭。一般人,誰不想要“榮”而拒“辱”呀,怎么可能把“辱”當(dāng)親人看,往懷里拉呢?老子偉大的地方,就在這里。他把“榮”當(dāng)客人看,我覺得,他是認(rèn)為“榮”來了又去了,就像天上的云,你養(yǎng)不了的。你可以養(yǎng)只貓養(yǎng)只狗,它們都可能對你貼心貼肺,但你養(yǎng)不了一朵飄來飄去的云?!皹s”這玩意兒就是這樣,來了又去了,就像客人,你不必太動感情,更別想它老待在你家里,不可能,所以就要輕描淡寫,就要看淡些。看淡些,它走的時候,你不就泰然了嗎?“榮”來了,他跟你打聲招呼,我來了。你點點頭,知道了?!皹s”又走了,他還是跟你打聲招呼,我走了。你還是點點頭,走好。這就是老子對待“榮”的態(tài)度。
老子對待“辱”可就鄭重多了?!笆亍敝?,那不是怕它跑了的意思嗎?老子是要把“辱”留在家里的,這有點兒不合情理?!叭琛边@玩意兒,晦氣呀!春天里孩子們放風(fēng)箏,不就是放晦氣嗎?誰愿意把晦氣留在家里?老子不這樣看問題。老子是很清楚“物極必反”的道理的。《紅樓夢》中的賈府,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榮”到極點,結(jié)果如何?“樹倒猢猻散”,一敗涂地。老子說,“辱”這東西,一定要留點兒在家里,家里只有“榮”沒有“辱”,太危險了。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币粋€人富貴可以,但富貴而驕橫,就壞事了。因為驕橫,你把“辱”從家里趕出去了,這就像鳩占鵲巢,客人把主人放逐了,那還了得?“自遺其咎”,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再富貴,也要“守”著“辱”,不要把“辱”給驅(qū)逐了。因為“富貴”永遠(yuǎn)是客人,來了,也會去。過去說“財主無三代”,還是有道理的。財主為什么“無三代”?因為財主富貴而驕,把“辱”從家里趕跑了,所以自然“無三代”了。
后來明代的洪應(yīng)明在《菜根譚》中說出了同樣的話:“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yǎng)德?!薄叭琛本拖裎勰喟停咙c兒在臉上是必要的。不要怕人說你臉臟,有人說你臉臟,你要感到高興,因為那話可能是真的;若人人都說你的臉賽梨花,潔白無瑕,那就太危險了。
人活世上,榮寵就像天上的云,飄來了,又飄走了,不可當(dāng)真。只有這“辱”,是與你相伴終生的,所以要看好它,要善待它,不要對它嫌惡。一個不嫌惡“辱”的人,就一定是一個不怕“辱”的人,就一定是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像蘇東坡,一生與“辱”相伴,優(yōu)哉游哉。而一個與“辱”和平共處的人,他還怎么會有驕橫之氣?他不就像老子說的那樣,是一個“谷”嗎?虛懷若谷,還有什么容不下?
記住,“榮”是客,“辱”是主。對“榮”無妨客氣,對“辱”則要終生廝守,真心相待。若反客為主,一味?!皹s”而厭“辱”,結(jié)果可能是求“榮”反得“辱”,那也是自作自受,怪不得別人。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