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
最近寫稿不順,心情郁悶,母親見我整日耷拉著臉,問我:“怎么回事?以前不是好好的嗎?這個月為什么就不行了?”我告訴她:“暑假陪孩子瘋玩了兩個月,現(xiàn)在找不到寫作的感覺?”“不是用電腦寫的嗎?怎么還要找感覺?”母親是農(nóng)村婦女,大字不識一個,靈感方面的事當(dāng)然不懂。我只好耐著性子跟她說:“媽,這感覺就是寫作的靈感?!蹦赣H更來勁了,追問:“靈感是什么?”
我真的沒有心情繼續(xù)跟她解釋,便不耐煩地跟她說:“靈感就是沖動。”母親一聽沖動,繼而開始嘮叨起來:“你可千萬不能沖動,人一沖動,就會犯事……”我打斷她的話:“寫作的沖動,不是你說的這種沖動,這是兩碼事,怎么能混為一談呢?算了,跟你說你也不懂。”
母親嘟囔著:“沖動就是沖動,還有什么不一樣?這么大人了,脾氣還是那樣臭,就欺我沒讀書,問點(diǎn)東西就不耐煩?!彼龕澣坏刈唛_了。但看得出,她不高興,因?yàn)槲业牟荒蜔?,又或者是因?yàn)槲揖芙^再回答她,傷了她的心。
一整天,母親不再跟我說話。我喊她,她也愛理不理。第二天,我將這事告訴老公,他說:“你該好好跟她把話說完,不管她懂不懂。”看母親不高興,我也確實(shí)有些后悔了,但沒有勇氣向她道歉。
老公發(fā)給我一個視頻,名字是《爸爸,兒子和麻雀》,我饒有興趣地打開來看。大意是:父親年紀(jì)大了,和兒子一起坐在花園里,這時候飛來一只麻雀,父親連問了三個那是什么,兒子極不耐煩地回答:麻雀。第三次問他的時候,他發(fā)怒了,對父親一頓爆吼,父親沒說話,默默地從里屋拿出一個小本子,讓兒子讀其中一段:“兒子3歲了,今天和我在公園,我們面前有只麻雀,我兒子問了我21次那是什么,我回答了21次,他每次問同樣的問題的時候,我都擁抱了他,一次又一次?!笨吹阶詈?,我眼睛濡濕,小時候,母親也何嘗不是這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教我說話,做人做事,現(xiàn)在她老了,我卻沒有耐心來回答她的問題。
想到這,我后悔極了。走到母親身邊,對她說:“媽,你不是想知道寫作沖動嗎?它是一種內(nèi)在的激情,大有不吐不快之感,簡單一點(diǎn)說,就是你本來是睡著的,突然就醒了,想寫點(diǎn)什么出來?!蹦赣H聽我解釋后恍然大悟:“哦,明白了!”
歲月流逝,父母漸老,他們漸漸跟不上時代,有很多東西都不明白,別跟他們說:“說了你也不懂”,也別用不耐煩的語氣跟他們說話,耐心地、充滿熱情地回答他們的問題,就像當(dāng)年他們對我們一樣,和顏悅色孝父母,趁現(xiàn)在,一切都還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