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珣
馬拉松現(xiàn)在太熱了,大多數(shù)跑馬拉松的在報名時,都有這樣的要求: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參加比賽,也就是說,高血壓患者是不建議參加馬拉松比賽的。
馬拉松組委會為什么會將高血壓患者拒之門外呢?理由是這樣的:跑步時心率會增加,血流速度明顯加快,心臟每次收縮泵出的血量有所增加。相較于平時,血壓自然會升高。雖然這樣的血壓升高是正?,F(xiàn)象,也是暫時的,且運動停止后就會恢復,但對于血壓本來就較高的高血壓人群來說卻可能蘊含一些危險。
比如說,高血壓人群血管由于硬化相比于正常人彈性較差,大量的血液沖擊血管壁而血管壁又沒有能力撐彈出來,結果就是,爆血管……如果是腦袋里的血管爆了,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
再比如,高血壓人群更容易發(fā)生冠心病,長時間劇烈運動導致冠心病急性發(fā)作,嚴重可引發(fā)心肌梗塞或者心肌梗死,也就是猝死……
適宜跑步能降壓
看了上面的內容,是不是覺得高血壓人群跑步非常危險?分分鐘都可能……
高血壓人群的確不適合參加極限強度長時間劇烈運動如馬拉松比賽,但只要強度合理,科學運動,跑步也是防治高血壓的一種重要方法。
合理跑步能夠降低血壓。跑步過程中血壓確實會上升,但較慢速度下跑步,血壓上升有限,不會上升到危險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運動結束后,血壓也隨之恢復到比運動前更低的水平,也就是說跑步有明顯的降壓效果。研究證實,運動可降低安靜時的血壓,可使收縮壓下降約10~15毫米汞柱,可使舒張壓下降約4~9毫米汞柱。一次10分鐘以上、中低強度運動的降壓效果可以維持10~22小時。因此,跑步和其他運動一樣,有明顯的降血壓效果,是高血壓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手段,這一點毋庸置疑。
這是因為跑步能夠放松緊張情緒。長期精神緊張是導致高血壓的風險因素之一。跑步能夠改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緩解精神緊張等,從而預防高血壓的發(fā)生,對于已有高血壓也具有降低效果。
跑步能夠減肥,減肥就能降壓。眾所周知,胖了更容易發(fā)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因此,要降壓、降糖、降血脂,降體重優(yōu)先。體重下去了,自然“三高”也就下去了。
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俗稱死亡四重奏,四者如同好兄弟般密不可分,往往在一個人身上聚集發(fā)生,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危害累積,專業(yè)術語叫“代謝綜合征”。而跑步可以對以上四種異常代謝均發(fā)揮作用,因此,運動就是良醫(yī),跑步就是大夫??梢栽囅耄歉吡艘越堤撬?,血脂高了要吃降血脂藥,血壓高了還得吃降壓藥,不勝其煩,而運動可以對所有這些異常問題發(fā)揮作用,一石四鳥!
小強度跑
應該怎樣科學跑步才能在取得健康收益的同時又規(guī)避健康風險呢?
謹遵醫(yī)囑,堅持服藥。跑步確實有明確的降壓效果,但是不能夠本末倒置,醫(yī)生的處方才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方案,跑步主要起輔助降壓的作用,或者說,運動結合藥物,可以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至于怎么減少,要聽取醫(yī)生的建議。
如果初次體檢時發(fā)現(xiàn)自己是高血壓,同時沒有臟器損害,也不必過度焦慮,可以在醫(yī)生和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半年左右生活方式調整,比如減肥、跑步、清淡飲食、戒煙限酒,看看血壓能否回到正常水平。倘若無效,再開始規(guī)律地服藥或者接受醫(yī)學治療。
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中小強度的跑步運動就可以取得降血壓的效果,也更為安全。如何判斷是否是中低強度跑步?有如下客觀指標:
運動中的心率可以控制在儲備心率的50%左右,計算方法為:(最大心率—安靜心率)×50%+安靜心率。也可以用更為簡單的170—年齡來進行近似計算。
主觀感覺:運動中心跳呼吸加快、身體微微出汗微微喘,自我感覺稍微有點累但可承受,跑步時可以與人交談;在休息后約10分鐘內,心率基本能夠恢復到正常。
選擇合理鍛煉時間。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常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清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高發(fā)時段。因此,高血壓人群更加適合選擇下午或傍晚進行鍛煉。
循序漸進。沒有運動經歷的高血壓人群建議從快走開始,不要一上來就跑步,或者走跑結合,跑量的增加需要循序漸進??梢悦恐苓M行3~4次,一次20~30分鐘的跑步,不建議高血壓患者進行長時間、長距離的跑步,一般跑步1個月,就能取得明顯的降壓效果,但同時跑步也需堅持,因為一旦停止運動,血壓又會回升。
先控制血壓再跑步。安靜時血壓未能很好控制,或安靜血壓超過180/110mmHg的患者不建議跑步,伴有頭暈、頭痛等表現(xiàn)的時候也不建議跑步。高血壓人群跑步前建議咨詢醫(yī)生,待血壓有效控制后,再行跑步。
定期檢查血壓。如在規(guī)律跑步、服藥期間血壓不降反升,建議停跑或減量,并及時咨詢醫(yī)生。
養(yǎng)成良好習慣。積極跑步的同時,注意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