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兒子上大班時,幼兒園要求家長給孩子做成長手冊,還鄭重其事地說要評比。我心想,老師知道我是圖書編輯,如果成長手冊做出來質(zhì)量太差會說不過去。于是盡量拿出專業(yè)水平,篩選照片,整理文字,一頁一頁做下來,發(fā)現(xiàn)居然做了六七十頁。同事調(diào)侃說,你這都可以做一本書了。我一聽,覺得還真是,于是又鄭重其事地做了封面、扉頁、目錄、前言、封底,還仿照圖書的形式杜撰一串數(shù)字做了所謂的“版權(quán)頁”。彩打出來后效果令人驚喜。做排版的同事說,我?guī)湍隳萌ビ∷S用專業(yè)的打印機做個樣書出來吧,太有紀念意義了。他給我選了專業(yè)紙張,加上打印技術(shù)高,雖然用的不過是騎馬釘,圖書的氣質(zhì)卻撲面而來。
早上拿去幼兒園,正好碰上好幾位家長也在交成長手冊,包括老師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驚訝不已,說這書太有感覺了,給我們也做一本吧。有人說要做多本,幼兒園交一本,家里留一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要幾本。我一聽,有些為難,因為如果真要做出我兒子的成長書這樣的效果,版式設(shè)計、文字組織加上打印費都不低的,我是因為有工作之便,所以還好。家長們似乎看出了我的為難,說:“貴一些就貴一些嘛,沒事的,你看我們從打印店或網(wǎng)上做的,效果哪有這么好呀。這就像孩子的第一本傳記,太有意義了,比花幾千塊錢拍套寫真有意思多了?!庇谑?,我核算了一下成本,又和做排版的朋友商量了一下,最后根據(jù)所要做的本數(shù)定了個價位。沒想到孩子們看了我兒子的“小小自傳”后都來了興趣,紛紛要家人找到我。于是,我一下子就接了100多份共計1000多本的訂單。
家長們把圖片和文字交給我們,我盡量按他們的意思修改了一下文字,然后和同事小雙一起排出初版,利用接送孩子的機會把樣稿給他們看,有的直接就發(fā)了pdf樣式。有的一次就通過了,有的則做了些修改。別看有100多份,實際上排版都不是很復(fù)雜,文字也不多。不過一個月時間,我和小雙就利用業(yè)余時間把它們做了出來,然后又找到合適的印刷廠打印裝訂好。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滿意,還有不少人介紹新業(yè)務(wù)過來。我和小雙算了一下,除去印刷費和基本的紙張費,平均每本賺了100多元,兩個月下來,我和小雙就一起賺了將近3萬元。雖然我們的書比網(wǎng)上有些做自出版的貴,但我們的有樣稿看,面對面修改,有時還配合采訪,也做得更精心,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私人定制”,因此家長們都愿意出這個錢。
我和小雙頓時來了興趣,又到別的幼兒園去發(fā)傳單,由于有了多本樣書,說服力強,業(yè)務(wù)不錯,接了不少訂單。為了把我們的“圖書私人定制”做得更好,我和小雙加強了學(xué)習(xí),盡量做出圖書的味道來,同時突出個人風(fēng)格。為了降低價位,我們又找多家印廠談,隨著印數(shù)的增加,印刷成本漸漸降低,圖書質(zhì)量卻越來越好。
漸漸地,不必我們自己出去找訂單了,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訂單送上門來。有的是幼兒園或?qū)W校的老師直接找我們“團購”,有的是想在畢業(yè)工作前為自己的學(xué)校生活做一個總結(jié),有的是為了紀錄愛情的足跡與海誓山盟,有的是為追憶婚姻生活的點點滴滴……不同的目的,我們會為其做出不同的風(fēng)格。
有一次,一位86歲的老爺爺找到我們,他是看了一位晚輩在我們這定制的“結(jié)婚十周年幸福記”圖書很激動而找到我們的,他說他和愛人很快將迎來金婚紀念日,他一直冥思苦想要送給她一件禮物,現(xiàn)在覺得做一本《金婚記》最合適不過了。老先生很有心,在與妻子50年的婚姻生活里,幾乎每一個月他都會記下幾件有意義的事,比如妻子來單位給他送傘;他們心有靈犀買回了同樣的食材;妻子和他一起拍照時害羞地微笑;他們吵架了,但她仍一絲不茍地給他擦了皮鞋……50年,1200個月,他說他要做一本600頁的《金婚記》,看到他帶來的那些素材,我們真的很感動,做得特別用心,還特意選了帶蘭花花紋的懷舊味道的紙張。老先生要求印1000本,由于印數(shù)多,我們給他打了很低的折扣,老先生很開心,他說要送給他們的所有親朋好友,讓大家見證他們的幸福。我們受邀去參加了老先生夫婦的金婚宴,現(xiàn)場的每一位朋友翻閱著他們的《金婚記》,都非常感動,好多夫妻當場就找我們定制只屬于他們的幸福圖書。
現(xiàn)在,我和小雙的隊伍擴大了,又加上了兩位好姐妹,一位善于攝影,一位能做設(shè)計,工作之余,我們接單,整理材料,做采訪,排版,校對,送樣,打印,忙得不亦樂乎,看著一本本或雅致或活潑或甜蜜或淡遠的圖書從我們手中誕生,然后送給它們的主人公,雙手接過圖書的主人公,露出有些靦腆卻無比幸福的微笑,我們就覺得特別值,仿佛自己是光陰的使者,在完成一個個神圣的使命,也正因為一段段光陰從我們手中翻閱而過,我們由此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如今,我們的“圖書私人訂制”已在圈中小有名氣,我們不走網(wǎng)絡(luò)路線,堅持從心出發(fā)面對面做好書,也許會損失一部分利益,但每月幾萬元的純收入已讓我們覺得很滿足,因為我們還見證了那么多美好的時光,仿佛自己的人生也被無限擴大與拉伸。我們想,將來如果能夠把我們做的這些書都匯聚到一起,進行一次展覽,那該是多么的壯觀,因為那都是真實而活生生的歲月呀。
編輯/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