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飛
孩子出現(xiàn)種種小問題,做父母的難道就沒有責任嗎?當問題發(fā)生時,有沒有及時糾正,幫孩子一起改進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每個寶寶都存在的小習慣,寶媽們跟寶寶一起對號入座,一起改進吧。
不愛洗手:易感染腸道疾病,容易生病
培養(yǎng)寶寶勤洗手的習慣,首先要讓寶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要洗手,飯前先洗手,如果不洗手,那么手上的細菌和食物一同進入體內(nèi),會引起身體不適??傊?,只要是接觸吃的東西前、如廁后、睡覺前,以及活動后,都必須洗手。這應(yīng)該嚴格把關(guān)。出門時如果接觸的桌椅較臟,就帶些消毒濕巾擦拭一下,每天都要重復(fù),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好的習慣。
夜貓子: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影響身高發(fā)育
規(guī)定寶寶上床的時間,首先要幫寶寶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睡覺時室內(nèi)光線要暗,要保持安靜,避免睡前玩得太過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唱歌可選柔一點的搖籃曲等,不要抱著或拍打著哄寶寶睡,這樣會使寶寶產(chǎn)生依賴性,要讓寶寶自己躺在小床上,慢慢產(chǎn)生睡意,學會自己入睡。
偏食:抵抗力差,導(dǎo)致營養(yǎng)不良
對待孩子挑食的時候,不要太過嚴厲地責罵,大人有時也會沒食欲的,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yīng)萬變,如果他不喜歡吃水果,那就給他10次,讓他慢慢習慣這種食物。但不要性急,要耐心,如果孩子因為挑食而不喜歡當天的飯菜,也不要另外準備,餓一頓后,他拒絕的決心就不那么強烈了。
愛吃零食:甜點飲料,影響寶寶身體發(fā)育
像薯片、糖果、飲料、餅干等含糖高的高熱量零食,一定要杜絕給寶寶吃。水是最好的飲料,建議寶寶多喝水;如果想增添花樣,可以加些鮮榨的果汁,也可以補充低脂牛奶。零食方面,平日盡量多給寶寶吃些水果、全麥面包夾奶酪,或者帶果仁的酸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迷戀動畫片:容易近視,影響注意力
寶寶都愛看動畫片,作為家長也都知道,可以說所有的電子產(chǎn)品都有輻射,長時間地看,對寶寶的眼睛肯定不好,何況寶寶的視力正在發(fā)育期,所以2歲以下幼童,應(yīng)避免看電視、手機,遠離電子產(chǎn)品。10歲以下,兒童臥室不要安裝電視機,吃飯不可以看電視,每天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總計不超過2小時。
不愛吃早餐:缺乏營養(yǎng),影響智力
早餐是人體營養(yǎng)吸收的開始,所以吃早餐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可以做一些有造型的早餐,例如,“煎雞蛋”可以用模具做個寶寶比較喜歡的小動物造型;顏色的搭配也很重要,可以用水果點綴一下,這樣既能吃到豐富的蛋白質(zhì),又能吃到水果,再配上其他食物,既簡單又營養(yǎng),還受寶寶的喜愛。
愛說臟話:語言爆發(fā)期,容易“出口成臟”
在孩子的心里跟本就不知道什么話是不該說的,孩子有時會用詞不當,也有可能是一種模仿,臟話對孩子來講,可能并不明白這句話的確切意思和惡劣程度。只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明白剛剛表達的意思是錯誤的,并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從而讓孩子知道說臟話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愛發(fā)脾氣:摔東西、
打人,引發(fā)任性極端
孩子往往會用自己的脾氣來要挾家長,以滿足自己的目的。當孩子以哭鬧的形式來要挾時,家長如果妥協(xié),那么孩子會抓住家長的弱點,從而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得到家長的認可。當孩子哭鬧厲害甚至摔打東西時,家長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發(fā)脾氣這種情況下跟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孩子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說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要被孩子的哭鬧所動搖;接下來就等孩子冷靜下來以后,再跟他講道理,摔東西是不對的,父母都應(yīng)該認真對待,采取合適的方法,讓孩子從這些因素中解脫出來,安撫孩子,同時也要多尊重孩子的感受。
不合群:
引發(fā)性格孤僻
多帶孩子做戶外活動,讓孩子多呼吸外面的空氣,多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像公園、游樂場是最好的選擇,小朋友多,這樣能更快地結(jié)識自己的小伙伴。不要常常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與玩具為伴,這樣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會變得非常孤僻,每天最少要帶孩子戶外活動一次,讓戶外活動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