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生 陳相銀 賈王俊/文北京三和藥業(yè)有限公司
紫珠葉別名大風(fēng)葉、白狗腸、大葉紫珠、止血草、老蟹眼、白毛柴等?!侗静菔斑z》中記載曰:“解諸毒物,癰疽……下瘺,蛇虺蟲螫,狂犬毒,并煮汁服……?!?/p>
臨床中應(yīng)用的紫珠葉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葉。杜虹花常生于林中或灌木叢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一般于夏、秋二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即可。
紫珠葉飲片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鈍圓,基部寬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被星狀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綠色或淡棕綠色,密被黃褐色星狀毛和金黃色腺點,主脈和側(cè)脈突出,小脈伸入齒端。無臭,味微苦澀。
紫珠葉性苦、澀、涼。具有涼血收斂止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效。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熱毒瘡瘍,水火燙傷等癥。紫珠葉在止血方面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
紫珠葉的混淆品種,主要是同屬植物,有以下幾種:枇杷葉紫珠、大葉紫珠、尖尾楓、裸花紫珠、紅紫珠等。臨床中常與正品紫珠葉混用,應(yīng)加以注意區(qū)分。
▲杜虹花
▲杜虹花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