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閑話張佩綸

2016-10-18 11:50:02張憲光
書城 2016年10期
關鍵詞:府君鰣魚張之洞

張憲光

前幾天偶然讀到這兩句詩:“不是陽澄湖蟹好,今生何必住蘇州?!北悴挥上肫鹎辶鹘埮寰](1848-1903)。佩綸字繩庵,又字蕢(或簣)齋,直隸豐潤人,關于其早年事跡,有關記載多語焉不詳。上海圖書館藏有稿本《中憲大夫顯考蕢齋府君行述》一冊,系蕢齋次子志潛所撰,洋洋一萬五六千言,敘述其父考中進士以前的事跡比較詳盡,惜未見稱引。按照一般傳記的套路,《行述》說蕢齋“幼聰穎”,五歲時入塾,其父印塘出了個“芭蕉雨”的題目讓他對對子,蕢齋應聲曰“楊柳風”,便開心地說:“此子必振余家聲,余無憂矣?!边^了兩年,印塘歿于軍中,蕢齋隨家人流落桐廬一帶,為了躲避戰(zhàn)亂兵燹,輾轉于杭州、蘇州、昆山、上海、海門之間有十年之久。等到戰(zhàn)局稍稍穩(wěn)定,一家人遷居蘇州,蕢齋入書院就學,“試輒冠其曹”。故而蕢齋一家雖是北人,卻與蘇州有些關系,這也就不難理解他在日記中屢屢寫到吃螃蟹的事了。

馬江敗后,張佩綸遣戍張家口。清代從張家口到新疆設置了四十四個軍事驛站,一般情況下重犯發(fā)遣新疆,張佩綸被發(fā)遣張家口,已是權力平衡下的輕判。遣戍是種流刑,聽起來可怕,實則不然。滿清統(tǒng)治者雖向來殘忍刻毒,對發(fā)遣廢員卻還是有一些優(yōu)待措施,比如不佩戴刑具、可乘車、可有隨行人員、可準許故舊探望迎送、可贈送川資,算是保存了一些斯文體面。張佩綸的情況更特殊,朝里有老鄉(xiāng)兼老師李鴻藻牽掛,外有父輩摯交李鴻章眷顧,在張家口的日子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艱難。為了給他找個聊天遣悶的人,李鴻章還設法任命蕢齋好友章洪鈞為宣化知府,一來可以就近了解蕢齋的起居需求,二來可以談詩論道,緩解憂悶。每天讀讀詩書,訪訪古跡,做點考證,關于《管子》的注疏以及諸多雜稿皆草創(chuàng)于這一段時間,小日子也可以過得挺滋潤。然而自視極高、享有重名的張佩綸,顯然不安心草草了此一生,潛心蟲魚與品嘗螃蟹一樣,只不過是苦中作樂。幸運的是即便身處塞上苦寒之地,張佩綸依然可以吃得上螃蟹。有一次萬全知縣張沚莼送給他螃蟹,王姓都司送菜,蕢齋美美地小酌一番,并且各寫了一首詩,“菊天憶江南,解答青筐詠”云云,大概也讓他想起當年食蟹江南的往事。

從塞上返回后,蕢齋暫居天津,并娶李鴻章小女鞠耦為妻,二人相得甚歡?!稘居谌沼洝分惺承返挠涊d頗不少。光緒十五年重陽節(jié),蕢齋與妻子“煮酒持螯甚樂”,但一想起塞上的日子,便悵然不樂。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蕢齋似乎漸漸忘記了塞上的生活,于飲酒食蟹中找一快樂鄉(xiāng)。光緒十七年舊歷九月,“飲酒一升,食蟹八輩,醉臥涼榻上,快甚”。沒過幾天,又“把酒持螯,蟹不肥而飲甚暢,頹然醉矣”。這年年底,吳慎生送他一百只蟹、十斤蚶,估計又是一番持螯痛飲。李鴻章亦喜食蟹,日記中也有南中寄蟹、翁婿對酌的場景??磥硎夶S不僅是名翰林、名御史,也是個愛以醉蟹下酒的老饕。關于李府螃蟹的來源,姜鳴先生曾寫過一篇有趣的文章,揭示了其中的奧妙。南人北上做官,留戀鄉(xiāng)土美味,蟹便是其中之一。李鴻章于是每年都從南方采購數(shù)千只螃蟹,送給京中的達官貴人,甚至連螃蟹的包裝、運送都親自寫信加以叮囑,宦術之精,一至于此。蕢齋有機會常飽口福,當然是沾了老丈人的光。不過他的喜歡食蟹,與那些只是滿足口腹之欲的吃貨還有些不同,大抵借酒澆愁的成分居多。張愛玲在《對照記》中說蕢齋晚年縱酒更甚,大抵是確實的。

張愛玲《紅樓夢魘》開頭處曾說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張愛玲關注的焦點自然是《紅樓夢》,她可能沒讀過她的祖父張佩綸寫的兩首鰣魚詩,不然或許會花點心思來寫寫鰣魚。

前一段時間瀏覽蕢齋遺稿,在日記中發(fā)現(xiàn)了一張精美的詩箋,首尾有“澗于草堂”朱文印。這張詩箋抄錄了兩首鰣魚詩,其一題為《陸先生座上詠鰣魚》:

采風不入?yún)?,但詠河魴鯉。李巡、孫炎讀《爾雅》不熟,失注當魱吁可恥。過江惟有郭景純,略辨海魚得形似。先生食譜有家傳,數(shù)典當從《法言》始??锨螽愾囸A司空,小蹙浪花歌甫里(陸魯望有謝皮襲美分魚詩)。經(jīng)帷絲竹后堂開,三嗅而作稱時哉。門生未敢議?蟹,海物豈許儕鯬鯠。銅鐺門下新賜姓,銀鱗細骨爭傳詠。富春采石出一源,更標族望新觴政。大則東南之美紀溫公(類篇:出有時,吳人以為珍,即今鰣魚),小亦骨鯁之謚傳坡翁。此材可殺不可辱,豈肯假息網(wǎng)底游池中。生不羨諸衙軍使雅州節(jié),死不羨執(zhí)簡齊庭太史烈(本毛勝《水族加恩簿》、陸佃《爾雅新義》)。時來大國亦烹鮮,時去滄溟渺難掣。江潮有信四月天,驛塵作貢九廟筵。秋波萬頃不見尾,篙師絕叫槎頭鯾。

陸先生即陸增祥(1816-1882),江蘇太倉人,字魁仲,號星農,道光三十年狀元。陸氏無心仕宦,退居鄉(xiāng)里后潛心金石文字,著述繁夥。張佩綸似曾從之問學,十八歲時為之作《陸星農觀察六十序》。此詩詩味不濃,用典繁密,簡直是篇《爾雅注》,也可以說是一篇鰣魚食用文化小史。詩中涉及陸龜蒙、蘇東坡、司馬光、何景明等人的鰣魚詩句詩意,若“銀鱗細骨”“驛塵作貢九廟筵”等句,似徑取自何詩。寫作這首詩時,蕢齋僅二十一二歲,而詩風瘦硬不俗,頗能顯出他的骨鯁不俗來,“豈肯假息網(wǎng)底游池中。生不羨諸衙軍使雅州節(jié),死不羨執(zhí)簡齊庭太史烈”數(shù)句則尤為顯豁。光緒八年,張之洞在山西巡撫任上曾上過一道薦賢折,臚舉的第一人即是張佩綸,認為他的這位小同鄉(xiāng)“內行純美,秉性忠貞,清鯁不阿,能謀能斷,誠摯可以共艱危,警敏可以應急變,內政外事皆所優(yōu)為,論其志節(jié)才略,實為當代人才第一”。張之洞拈出的“鯁”字與吳觀禮拈出的“木”字一樣,是最能代表佩綸性格的兩個字。他為官倔強耿直,斷然不肯“假息網(wǎng)底游池中”,過渾渾噩噩的日子。又童岳薦《調鼎集》云:“(鰣魚)性愛鱗,一與網(wǎng)值,帖然不動,護其鱗也。起水即死,性最烈也?!迸寰]亦愛惜鱗甲,性子剛烈,骨鯁強直。端木國瑚《鰣魚》詩云:“四月如銀宜貴客,一生多刺比風人。”鰣魚簡直成了詩人的化身。

寫完上面這首詩,蕢齋大概還不過癮,又寫了一首《前詩既成先生樂甚復以郭注肥美多鯁為韻屬同門分賦余得多字二十韻》,以山谷體寫在同一張詩箋上,亦收入《澗于集》。風格與前一首相似,亦是堆積與鰣魚有關的古典,而精彩遜之?!熬W(wǎng)師穿弱柳,販婦裹枯荷”云云,是說鰣魚被捕撈以后要用柳條穿上,然后放入潑了豬油的冰塊中,然后交付驛騎運輸,即所謂“濃油潑冰養(yǎng)貯好”“冰填箬護付飛騎”也,而用枯荷包裹的說法則不確,最起碼不是長途運輸?shù)暮梅椒?。有趣的還有“糟紅馳越騎”一句,除了清蒸,鰣魚還有紅糟的吃法?!侗静菥V目》引袁達《禽蟲述》云:“鰣魚掛網(wǎng),以筍、莧、芹、荻之屬連鱗蒸食乃佳,亦可糟藏之?!薄督鹌棵贰返谌幕匚鏖T慶和應伯爵飲酒閑聊,下酒菜就是紅糟鰣魚。梁章鉅《贈江鰣》詩云:“此物由來關宦味,卅年世態(tài)靜中看。”此時蕢齋尚未入仕,對宦味還沒有切身體會,“肥美多鯁”四字卻是對他較確切的評語。

蕢齋日記中亦偶有食鰣魚的記載。光緒十八年舊歷四月二十九日條云:“移樽至晦若處小酌,共嘗鰣魚,雨中涼爽,酒亦微醺?!碑敃r食鰣一事亦常入日記。蕢齋的老師李鴻藻光緒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記云:“時傍晚子遇饋鰣魚四尾,肥桃八罐,并紗料、筍干等物?!瓰橹袼G送鰣魚一尾?!笨梢娕f歷四月底鰣魚時常會擺上京津權貴的餐桌,這一風俗大概從明代就很盛行。何景明《鰣魚》詩云:“五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應先。賜鮮徧及中珰第,薦熟誰開寢廟筵。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筯金盤敢望傳?!碑敃r皇帝時把鰣魚美味賞賜給宦官,也不肯賞賜給文武大臣,何景明大概對此很不滿,便拿來說事兒。此外,《金瓶梅》的書寫表明,西門慶之類的富商大概不用通過皇帝賞賜也可以搞到鰣魚,但鰣魚被賦予“風人”的象征意義,大概還是較晚的事情。

國人往往過于注重現(xiàn)世的享樂,其中的緣由很復雜,死亡的頻繁光臨恐怕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钪热蝗绱说夭淮_定,追求眼前的享樂就是很自然的事。以張佩綸為例,一輩子經(jīng)歷了十來次親人摯友的死亡,對其心理結構的塑造影響很大。

如前所言,蕢齋七歲時父親去世了。太平軍進攻杭州,蕢齋在逃難時與家人走失,姐姐投河自盡,十三歲的蕢齋找到她的尸體,埋在河岸邊。二十歲時,嫡母去世,守喪一年。光緒元年正月初四,岳父朱學勤以痰疾去世,臨終前猶殷殷相勖。光緒四年,對他影響很大的好友吳觀禮去世,蕢齋親自為之執(zhí)紼。次年,蕢齋三十二歲,生母毛夫人于舊歷四月初六去世,五月初五妻子朱氏去世,七月初五朱氏所生幼女殤。蕢齋先是南下蘇滬,遷移父親靈柩返鄉(xiāng),然后又入都奉生母、妻女靈柩返鄉(xiāng),半年之中崎嶇道路,酸楚填臆。這一年,張之洞的第三個妻子、王懿榮之妹也因難產(chǎn)去世,蕢齋到龍樹寺吊唁,晚上“夢見亡婦縞衣而坐,悄無一語”,得詩一首,有“月冷空床簟,風寒客邸衣”句。此后的五六年間,四兄佩經(jīng)英年早逝,居塞上時第二任妻子邊氏病逝,好友章洪鈞病逝,更不用說晚年迭經(jīng)親友之喪。

梁實秋曾說:“人活著不難,活著不生厭離之感難?!笔夶S迭經(jīng)大喪,又親身經(jīng)歷了諸多大事,家國之感,變幻萬端,也有很強的厭離之感。光緒五年最后一天的日記,只有九個字:“晴。斗室枯坐,萬念俱灰。”每一回念任職翰林的時光,常常泛起天上人間之感。他曾專門提到兩句杜詩:“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評曰:“蕭條至矣!非經(jīng)歷患難之后,不知此語之沉痛,所謂天下無如吃飯難也。”他以廢棄之身,托庇于李鴻章這棵大樹之下,非吏非隱,內心實極為痛苦。馬江之敗在他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悔恨感如蟲子一般,時時刻刻在啃噬著他的心靈。不過他沒有走上佛教空無的道路,而是始終秉持著君子儒的情懷和倔強的熱腸。他曾引用兩句戲曲臺詞勉勵淮軍名將劉秉璋,一句出自《桃花扇》:“憂國事,不顧殘軀,雙鬢蒼白了!”一句出自蔣士銓的《空谷香》:“救顛危,何容卸肩。”因此,憂生傷逝與剛健進取構成了張佩綸矛盾的心靈,即便廢棄已久,也始終眷懷國事,不斷地向李鴻章、李鴻藻等人建言獻策。

晚清“清流”中風頭最健的當屬兩只“青牛角”——張佩綸、張之洞。兩人是河北老鄉(xiāng),年齡相差十一歲,皆深得慈禧太后歡心,私交甚篤,性格差異卻很大。蕢齋耿直而不解婉轉,外表剛強凌厲,內心柔軟善感,常帶些感傷色彩;張之洞則精力旺盛,討人喜歡,詩寫得好,更善于官場內外的周旋。若用一個詞形容二人的為官之道,則張佩綸為“清鯁”,張之洞嘗言之;張之洞系“巧宦”,梁任公嘗詬之。

蕢齋的“鯁”,體現(xiàn)在為官的倔強強悍上,面折左宗棠、閻敬銘那樣的中興名臣,彈劾昏庸的軍機大臣,常常得罪權貴,也常常干那種斷人財路的事。譬如他任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裁汰了一些不干事的冗員;作為欽差南下福建,即便在馬江戰(zhàn)敗之后的敏感時期也沒有學會韜光養(yǎng)晦,還一味裁汰船政局吃閑飯的鄉(xiāng)紳,惹得閩人眾怒,被聯(lián)名參劾。早在光緒初年,佩綸好友吳觀禮就曾送他一個字——“木”,張之洞也“頻賞斯言”,認為真正抓到了蕢齋的病根。在日記中,蕢齋有一段自我反?。骸坝嘧詥柌嵲隈?、在急、在弇陋、在無恒,在不能事,然友人譽余者,則曰通敏,曰高明,即其謗我者,亦曰好事,曰多誑語。譽者非余志也,謗者則均是從不能木來?!彼自捳f“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讓蕢齋放棄自己的“清鯁”,就好比讓老虎去吃草,即便知道自己的病根,也無法真正改掉。張之洞認為,蕢齋的才氣“一時無兩”,但閱歷尚淺,為人如“玉質間石,不加磨礱,未能成材”,“若抱質以游,必至無人相與款洽”,勸他“遇事可加一番講求,加一番思索,然后出口,則萬全無弊矣”。這些金玉良言,可惜未能真正被蕢齋采納。性格決定命運,并不是一句毫無根由的話。他在甲申年間被當成替罪羊遣戍塞上,其實就是這種性格結出的一個“惡果”。相反,張之洞則乖巧得多,蕢齋倒霉之后便始終和他保持著合適的距離,不像李鴻章那樣百般呵護。

但張之洞要算是蕢齋的真知己。兩人交往最密切的一段時間在光緒三年至七年之間,二人職位也在幾年之間一路高升。他們與黃體芳、王仁堪等人常常一起月夜小酌,臧否人物,一起逛琉璃廠搜尋文獻,一起謀劃、草擬奏折等等,相處甚得?!稘居谌沼洝饭饩w四年除夕記云:“雪。同安圃過孝達,削鹿脯下酒,得高麗使者書。薄暮歸?!边^了幾天,又與友人同游慈仁寺,“老松殘雪殊有閑趣”。就是在這樣散淡閑適的生活中,他們攜手合作,彈劾崇厚等人,“清流”之名漸盛。蕢齋常同張之洞逛琉璃廠,一起為畿輔先哲祠忙活,心里才好受一點。前幾年王貴忱先生所藏的一批張之洞致蕢齋書札刊布出來,都是一些隨手寫就的短札,復原了當時交往的一些細節(jié),可與《澗于日記》參證。

自從張之洞外放山西巡撫,兩個“青牛角”見面的機會就少多了。馬江敗后蕢齋遣戍察哈爾,張之洞曾派人到塞上問候,并寄去書籍和竹筍,蕢齋則回贈了塞外蘑菇,然而二人終究只能漸行漸遠,以致近二十年間未再見面。蕢齋晚年卜居金陵,頗為時流所輕,甚至有傳言說張之洞婉諷蕢齋移居蘇州,很不可信。兩人的最后一次相見,是在蕢齋生命中的最后一個除夕,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曾前去探病,二人縱談國事,泣下沾襟,或許還聊到了那個削鹿脯下酒的除夕夜。七天后,蕢齋就因為哮喘、肝疾溘然而逝。據(jù)李審言《藥裹慵談》,張之洞曾“往哭極哀,且為之題主焉”,不知確否。一年后,張之洞重過蕢齋故居,寫下了著名的《過張繩庵宅》四首。有人說廣雅堂詩半真半假,不能當真,我倒是以為其中為蕢齋所作的幾首確是感情真摯,似乎還略帶了些愧意在其中。其《龍樹寺》云:“此地曾來一百回,荒陂敗紫葦花開。當年茶話成今古,誰話山僧兩秀才?!弊宰⒃疲骸霸c心泉和尚、張繩庵學士同游,不具酒食,清談竟日,乃游茲寺第一適意事也?!痹姾芤话?,而且張之洞與龍樹寺有關的事情不止一件,為什么單單要把這一首收入集中呢?當年他和潘祖蔭、翁同龢一同在龍樹寺舉辦觴詠大會,何等風光,可是與潘、翁在一起他大概要小心翼翼地伺候著,與蕢齋在一起卻是“會心即答倦即默,茗碗無溫聊一嘬”,可以隨性自在地做回自我,擺脫名位的羈絆了。

張之洞《過張繩庵宅》其四云:“廿年奇氣伏菰蘆,虎豹當關氣勢粗。知有衛(wèi)公精爽在,可能示儆夢令狐?!睆募咨辏?884)馬江之敗,到癸卯(1903)張佩綸去世,恰好是二十年。張之洞論詩主張“清切”,詩學蘇東坡。關于“清切”二字的含義,陳衍解釋說:“一切文字力求典雅,而不尚高古奇崛。典,故切;雅,故清?!比欢鴱V雅堂詩看似流轉爽利,實則多深藏時事,常寓諷諫,讀起來像猜謎一樣,并不容易理解,所以我認為與蘇東坡的詩還是有不小的差異。就拿這首詩來說吧,字字皆甚簡單,后兩句用的也是熟典,也比較帖合蕢齋后半生的命運軌跡,歷來為說詩者所關注。然而“虎豹當關”云云,究系何所指,似尚有待發(fā)之覆。

此詩的兩句用李德裕、令狐綯父子的古典,以李德裕比蕢齋甚明,然而“令狐”究系何指,則持論不一。陳衍《石遺室詩話》、黃濬《花隨人圣庵摭憶》均以為“令狐”指翁同龢,胡先骕認為此詩“不但尋常友朋凋謝之哀,而實深于氣類之感者也”,也以為是“極詆翁常熟”。而王揖唐《今傳是樓詩話》則以為第四首“當關”云云,“蓋泛指同時執(zhí)政旨趣各異者言”:“簣齋庚午損館,已在虞山被放出都之后,石遺《詩話》以為隱刺松禪,似非事實。此余聞之弢老者,必可信也。”平心而論,王說是,當關“虎豹”并非專指一人,今以張志潛《蕢齋府君行述》為據(jù)解之。

盛昱甲申一疏,彈劾當朝大臣及清流“羅織殆遍”,直接導致了“甲申易樞”,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其起因卻有些詭異。據(jù)《蕢齋府君行述》所述,此疏是因為張樹聲之子張華奎唆使盛昱所上,本意是彈劾蕢齋,不料卻被慈禧太后利用,導致了一場政變,恭親王下臺,醇親王、禮親王、張之萬、閻敬銘、孫毓汶組成了新的內閣。值此新舊權力交接之際,醇親王也打算爭取蕢齋的支持,但是蕢齋的“犟脾氣”又發(fā)作了:

府君以為恭邸勛績既懋,又際時艱,在兩宮宜存無故不棄之心,在醇邸宜懷鬩墻御侮之訓,即廣座中于王箴規(guī)沉摯,王大感動,允轉圜矣。后有讒府君者,謂府君實右舊樞,思于稠人廣坐中辱王泄憤,王意頓沮喪,惟屬閻文介致意,導以舍舊圖新。文介曩以侍郎致仕家居,府君聞其名,累疏陳薦,即家起拜司農。既而治理煩苛,少不饜眾望,府君時規(guī)正之。文介陽虛受,而陰疑府君市惠也,則頗銜之。至是承醇邸命游說,府君以處人骨月新故,不妄置喙求捷徑自矢,文介益疑府君誚己,遂中以蜚語,樞邸于府君意見始深矣。

張佩綸實在有些“木”,自以為一腔忠義,“箴規(guī)沉摯”,卻屢屢觸人忌諱,把醇親王、閻敬銘都得罪了。稍后又因為在中法和議中拒不畫諾,力主“嚴防備戰(zhàn)”,又與閻敬銘起了爭執(zhí),于是被排擠出都,會辦福建海疆事宜。文廷式《知過軒隨筆》說,佩綸被置之死地,閻敬銘之力居多,當時朝士也看出了其中門道, “廿年奇氣伏菰蘆”的命運似就此埋下伏筆。

即便甲申戰(zhàn)敗,蕢齋亦未立即撤職查辦,而是繼續(xù)受到朝廷的信任,還兼任了船政大臣,其最終被查辦已是三四個月以后的事,其直接起因則是三十九名閩紳聯(lián)名上書以及潘耀如的專章彈劾。當時之所以派左宗棠前往查辦,大概是執(zhí)政諸人認為左氏與之不睦,欲借機置諸死地,不料左氏秉公處理。其后遣戍察哈爾,也與各位執(zhí)政有關。因此,所謂“當關虎豹”并不是專指翁同龢,也包括醇親王、閻敬銘等人,且張之萬對蕢齋亦無好感。

戍滿賜還以后,張佩綸入李鴻章幕,遭到年輕清流一代的鄙視。除閩人王仁堪幾乎與之絕交外,黃紹箕在給其父黃體芳的家信中說:“豐潤為合肥館甥,現(xiàn)已下定,冬間成禮。聞者無不詫異。廉生丈謂渠詞氣甚峭立而不平正,此事亦日暮途遠,迫不及待之所為,然渠年甫強仕,雖不理于眾口而人皆畏憚之。此舉成則昔日之清望掃地矣?!保ā饵S紹箕往來函札》,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對張佩綸的這一選擇同樣不以為然。在合肥幕中,張佩綸大體遵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古訓,但有時也應合肥之邀參與討論時事。朝鮮事起,佩綸論事與合肥左右不和?!妒夶S府君行述》云:“蓋左右贊軍策者方喜事,輒師心自用,或更因緣為奸。府君立論率不合時宜,陰不利若輩,竟賄御史劾奏之。濟寧尚書方用事,素銜府君,遂奉旨驅令回籍?!彼^濟寧尚書,即孫毓汶。張志潛所撰《行述》的一些重要內容,當是出于庭訓,溢美之辭或不可免,真史料也頗不少,是很值得關注的材料。

另據(jù)李宗侗《李鴻藻年譜》記載,當時賄賂御史端良彈劾張佩綸的是盛宣懷。后來李鞠耦專門寫信給父親,要他提防盛宣懷,恐怕不是沒有因由的。李宗侗還聽他的父親說李鴻章之子李經(jīng)方才是彈劾張佩綸的主謀。張佩綸的處境確實艱難,清流不清流,淮戚不淮戚,前有“虎豹”,后有“蛇蟒”,可以說是“腹背受敵”啊。不由令人感嘆,“當關虎豹”何其多哉!

猜你喜歡
府君鰣魚張之洞
鰣魚之美
鰣魚之美
張之洞的“三不爭”
做人與處世(2022年4期)2022-05-26 04:43:14
再論晉撫張之洞之口外七廳改制
緬甸鰣魚繁殖生物學調查
渠縣漢沈府君闕
天津詩人(2018年1期)2018-11-13 20:28:00
最嬌嫩的魚
中外文摘(2018年12期)2018-06-01 07:11:07
黃道周
紫禁城(2016年4期)2016-10-28 07:12:41
長治府君廟和崔玨
文物季刊(2016年2期)2016-04-19 07:38:24
碰撞、變異與融合:論日本文學中的“泰山府君”
崇文区| 漳平市| 安康市| 通江县| 高雄市| 常熟市| 井陉县| 阳春市| 天峻县| 眉山市| 天台县| 泸水县| 民乐县| 汾西县| 始兴县| 岫岩| 原阳县| 洛川县| 大同县| 白城市| 吉首市| 翁牛特旗| 长宁区| 阿拉善盟| 溧阳市| 中西区| 金沙县| 江安县| 交城县| 天水市| 驻马店市| 宣城市| 元阳县| 丽水市| 习水县| 仪陇县| 全南县| 永顺县| 澄迈县| 鄄城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