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津鋒
[摘 要]武術教學與一般的課程教學不同,是對學生身心同時的訓練,在教學中不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好,也會給學生的身心帶來創(chuàng)傷。因此,武術教學要遵循特定的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方法,同時也要格外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防止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意外造成身體傷害。本文分析了武術教學與訓練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從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提高武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武術;教學與訓練;注意事項
武術教學與訓練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鍛煉,這個過程一般時間較長,過程比較辛苦,教學科學性更強。在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武術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訓練危險性,因此,武術教練要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使用,留意學生的訓練情況,以便于教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針對學生的生理特點應注意的問題
(一)培養(yǎng)良好體態(tài), 控制力量訓練
武術是一種基礎性比較強的運動,因此在武術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是少年兒童,少年兒童的骨骼一般比較柔軟,少年兒童的關節(jié)比較容易脫位,肌肉的耐力不強,但是恢復時間比較短,肌肉的生長也不均勻,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體態(tài),注意控制訓練力度。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姿勢正確,站直、坐正,防止學生由于姿勢不良而出現駝背等現象,造成骨骼的變形。同時要把握訓練的力度,訓練過程應該逐步增加訓練量,一般學生到了十二、十三歲以后,身體各部分骨骼逐漸發(fā)育成熟,就可以適當增加訓練,教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訓練計劃,防止學生的身體受到損害。
(二)以“雙基”教學為主, 控制耐力、靜力訓練
少年兒童血液的含量一般比成年人要多,但是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比成人要低,因此血壓通常也比較低。同時新陳代謝速度比較快,在運動過程中耗氧量相對更大,但是由于血紅蛋白的含量不高,因此氧氣的運輸量不大,在經過劇烈運動后只能依靠增加呼吸速度來提供氧氣。因此在武術教學與訓練中,不應該太早對學生進行專項的耐力訓練,應以“雙基”的教學與訓練為主,進行招式平和的簡短武術套路的教學與訓練。訓練可以從學生的速度訓練入手,練習學生的靈敏度和反應能力,而不要進行過度的耐力訓練。同時訓練的安排應該是量小、多次,不易進行長時間,大強度的訓練,在訓練中也要注意安排學生休息,避免心臟的負荷過重,影響少年兒童的健康和正常發(fā)育。
(三)內容和形式多樣化, 及時糾正錯誤動作
少年兒童的神經系統抑制過程還不完善,一般比較多動,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感興趣的內容接受比較快,不感興趣的內容就很難去接受。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比較強,但是抽象思維比較差,所以在訓練中要注意引起學生的興趣,避免重復進行單調的動作,要將訓練多樣化。在教學的過程,教練應該更多的是向學生示范動作,進行武術的演示,而不是講解,學生往往對講解的內容沒有興趣,不會進行記憶,而對于動作的演示卻能很好地進行模仿和記憶。而對于學生在訓練中的動作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避免學生養(yǎng)成習慣,在以后很難進行改正。
二、針對學生心理特點應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思想教育, 以鼓勵為主
少年兒童這個階段的心智還不成熟,心理比較脆弱,武術訓練既是生理的訓練,也是心理的訓練。教練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把握學生的心理,利用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征提升訓練效果。在訓練的過程中盡量要避免對學生進行訓斥,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學生在訓練中出現錯誤要和顏悅色的予以指正,而不能辱罵學生,否則會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嚴重的還可能給學生留下一生的心理陰影。要利用學生的求勝心理,讓訓練中表現好的學生出來做演示,這樣其他學生還會有一種不服輸的感覺,會在訓練中更加努力,從而提升訓練效果。
(二)進行及時的訓練評價
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能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才會得到激勵,從而更努力地訓練。因此,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及時對學生的訓練效果做出評價,例如教練可以對學生的訓練進行詳細的記錄,然后在訓練過后進行成績的公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訓練成果。并及時指出哪些學生相較于之前的訓練中成績提高了,有所進步,讓學生增加訓練的自信,看到自己訓練的成果。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指出學生在訓練中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明白自己的長處,也看到自己的缺點,從而在以后的訓練中加以改正。
三、總結
武術的教學與訓練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身心受到損傷。同時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把握和利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教學的質量和訓練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楊劍. 淺析青少年學生的武術教學 與訓練[J].價值工程.2014(12).
[2]于洪生. 運動生理、生化在武術教學與 訓練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4(24).
[3]楊永立. 淺談少兒武術教學與訓練應 注意的問題[J].體育時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