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忠
蘭花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種植栽培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極具觀賞價值:其葉鐵線長青,花幽香清遠,人們稱為“國香”。由于它迎合了人們喜愛素淡、雅致、清幽、潔凈的風(fēng)格。古往今來李白、鄭思肖、鄭板橋等眾多的文人墨客詠蘭、畫蘭、寫蘭、詩蘭,蘭花已成為人們用來修身養(yǎng)性、寄情寓志、標(biāo)明心跡、塑造人格的象征。由此誕生了中華民族獨有的蘭文化。
現(xiàn)代愛蘭首推朱德元帥。1961年3月間,他到廣州越秀公園游覽時,觀賞了盛開的蘭花,賦《蘭花》詩一首:“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他不但自己愛蘭,還十分關(guān)心祖國蘭藝事業(yè),積極提倡建立蘭圃,并為各地蘭圃題寫匾額,杭州花圃里的“國香室”“同賞清芬”,上海植物園里的“蘭室”等,都出自朱老總之手。
蘭花以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高潔、清雅的優(yōu)美形象。一盆蘭花能夠開出數(shù)瓣花朵,純真、質(zhì)樸、幽香的花朵能夠度過春夏秋冬。蘭花的花期遍及一年四季,似無一定的規(guī)律。例如春蘭,大多為早春開花;蕙蘭,為晚春開花;建蘭,為夏季開花或有時四季均可開花,故有四季蘭之稱;寒蘭,為秋末冬初開花;墨蘭,為冬季開花,故又稱報歲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