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鳳
近幾年高考,我校文科綜合在本市同類學校中多次獲獎,這與我們學校文綜教師的辛勤努力分不開。其實我們并沒有過人的本領,與很多優(yōu)秀教師相比,我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都不是很高,有的只是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不厭其煩的工作態(tài)度和強化落實的思想意識,現(xiàn)在我就談談我們在復習備考中的具體做法。
一、強化統(tǒng)籌安排,落實教學進度,提高復習的計劃性
為了落實教學進度,實現(xiàn)高效備考,我們在進入高三的暑期補課之前,就制訂了詳實的復習備考計劃,總體上分為三步:
第一步:在7月中旬,開始進入第一輪復習,這一輪復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第一輪復習時我們一般是一課書安排6節(jié)課,第一節(jié)課由學生全面通讀教材,清理基礎知識,完成導學案或復習資料上的填空,初步形成知識樹,提出不懂的問題,由課代表收集上交,老師再精心備課;第二三節(jié)課師生共建知識樹,合作學習疑難問題,期間穿插即時訓練;第四節(jié)課老師以問題的形式清理本課知識點,學生識記后老師檢查落實;第五六節(jié)課完成課時訓練、評講及查缺補漏。這一輪復習是打基礎的階段,也是復習備考最關鍵的階段,必須抓實。
第二步:3月初開始進行第二輪復習,這一輪復習的目標是徹底掌握基本知識,使各個知識點整體化、有序化,便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經過解題復習,使記憶率達到95%以上。一是師生共建知識的宏觀構架,把握教材的核心思想。二是對知識進行拓展,通過熱點專題講座,并配以熱點閱讀材料和題目,理論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加深對主干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三步:5月中旬開始最后的全面清理。一是回歸教材,全面清理考點,概括起來說主要是做到“點點清、塊塊清、本本清”。二是清理試卷,對幾次大型統(tǒng)考的試卷進行清理,再次分析失分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三是清理答題的方法和思路。
二、著力教學研究,把握高考脈搏,提高復習的準確性
1.研究高考
為了落實高考要求,我們認真地研究《考綱》《考試說明》,研究近五年的政治高考試題,并且利用集體備課時間,探討了近五年新課改地區(qū)高考試題的“穩(wěn)”和“變”,整合近五年四本書的核心考點,并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把握主動權。
2.研究教材
為了讓學生掌握教材,我們大力研究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觀點,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構建一課、一單元、一本書的知識體系,讓學生以點帶面、以面促點,全面把握教材內容。
三、重視方法引導,增強學生能力,提高復習的自主性
1.注重學法滲透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采取濃縮記憶、列表對比記憶等方法,幫助其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總結有效的復習方法,學會抓住“點、線、面”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使復習的知識系統(tǒng)化、明晰化、精確化。
2.加強解題方法指導
在評講選擇題時,引導學生總結出了排錯肢(觀點錯誤的)、排異肢(與材料主體、范圍不符的)和找聯(lián)系(在材料中找答案)三部曲;在平時的訓練中不斷強化技巧,以提高做選擇題準確率。在主觀題訓練中,突出三環(huán)節(jié)(審題—分析—作答),引導學生總結出了做圖表題、為什么、怎么辦、認識類、探究類題目的做題方法,特別教會學生審主觀題(明確材料范圍、知識范圍、答題內容和答題指向),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答題,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題型訓練,提升答題能力,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1.重視習題選編
我們對訂購的資料充分利用,精心選擇習題,在選擇習題或自編習題時,盡量體現(xiàn)時代特點和熱點,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增強高考實戰(zhàn)功能。習題選編責任到人,一人出題,組內其他老師集體做進行嚴格審題,保證試題不出錯,難度適當,以達到訓練目的。
2.堅持講練結合
每堂課爭取留10~15分鐘讓學生做練習,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能力。堅持每周一小測,每月進行月考,學生的作業(yè)及試卷全批全改并認真統(tǒng)計分析后再評講,對重點學生和弱科的學生,我們做到面批面改,及時指正,讓學生準備好清理本,及時清理試卷上不熟悉的知識點和做題方法。
五、強化落實,挖掘學生潛力,提高備考的目標性
1.落實作業(yè)批改
政治作業(yè)一般有三種:課時作業(yè)、聽寫本和清理本。課時作業(yè)一周1~2次,聽寫本每周聽寫一次,清理本在單元檢測或月考之后一次。本組的老師對這些作業(yè)都是認真批改,個別問題個別輔導,集中問題集中評講。
2.落實知識點的識記
每課上完之后都用問題的形式清理知識點,利用上課前和早自習時間強化記憶,每次上完早自習當天就進行抽查,不過關的找老師再背。這樣有明確的識記任務,并且嚴格檢查,學生早自習就會認真去讀背,課前也有事可做,效果較好。
總之,應對新高考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核心是講究教學的效益,必須按照新課程的要求真正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深入進行教學研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只有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并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開辟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楊志堅.科學備考,提高實效:高考精細化復習方法與策略[J].考試周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