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蓮
周記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一個有力平臺,這一點我想誰都知道,可是如何充分利用,如何將人文教育滲透到學生心中,這又是一個難題。
那是我實習生活中讓我最難忘,也是最震撼的一次。高一剛開始不久,班上幾個男生花錢特別厲害,我和指導老師找原因:上網(wǎng),即使每天上也要不了那么多;吃喝,剛入學深交的人不多;賭博,只有賭博才會那么厲害,可又沒有抓住,別的班級也沒有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
實習生活快要結束時,我告訴同學們:這是我最后批閱你們的周記了,希望大家認真面對,把近一個月的高中生活感想寫下來。
在翻閱周記時,一篇題目為“老師救救我,老師原諒我”吸引了我,當我翻開本子仔細閱讀時,不由長舒一口氣,近半個月的困惑終于有答案了。那幾個學生果然參加了賭博游戲,而且越陷越深。問題的癥結就在于到底是不是我們鎖定的那幾個?他們如何瞞過層層關卡沖出校門的……我找到指導老師后說:“那個學生非常信任我,我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我?!敝笇Ю蠋焻s很委婉地告訴我:“這個方法可以,能很快并且輕松解決問題,可我個人認為這種讓學生打小報告的行為對他們今后的生活、學習、工作不利。我只要知道有這個事實就行,我愿再花精力去查。于是我很誠懇地在他的周記本上寫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痹谒膭裾f下,其他幾位學生都陸陸續(xù)續(xù)找到我,坦誠地道出了近半個月的學習生活,最后在我的真誠幫助下,他們又回到了課堂,我也圓滿地結束了自己的實習生活。后來我想要是通過那個學生的小報告去了解其他幾個,再將他們喝斥一頓,面對那群正處在反叛年齡階段的孩子,后果也許會不堪設想。說到這里我還得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是他告訴了我:周記可以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但要學會利用周記去了解學生,幫助學生。
剛上班時,有一學生在周記上寫老師關心他們是應該的,指責我沒有關注過她。我當時很氣憤,每個班近八十個學生,兩個班我怎能每個學生都關注到?為什么關注他們是應該的,怎么會有這樣的謬論?當我氣沖沖地再次找到曾經(jīng)的指導老師時,他看后緩緩道:“回想你自己上高中時的心境是什么樣的,是不是在無助時也曾渴望過老師的關注,哪怕一句話,一個眼神。”后來我找到那位學生了解情況,才明白她剛上高中,還不是太適應,不知道該怎么辦,很苦惱。最后在我的幫助下慢慢適應了高中生活。這件事告訴我: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心智不成熟,面對困難,他們很迷茫,不知所措,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理解他們,關心他們,正確引導他們。
學生寫周記的過程其實就是跟老師心與心交流的過程,在周記中,學生可以悄悄地向老師或傾訴內心感受,或表達自己的思想動向,或發(fā)表自己對學校、家庭、社會的看法,或暢談人生理想。這種平等的交流方式,既減少面對面交流的尷尬,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我們在評改周記時如果注意尊重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啟發(fā)鼓勵他們內在的精神努力和上進愿望,保護學生身上的一切好的東西,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閃光點,那么無疑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比如,最近學生離家出走的案例較多,原因就是學習壓力過大,為了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壓力過大的困境,我讓他們在周記里寫了對考試、學習的看法。從他們的周記中我看到了這群孩子的無助,他們努力想學好,可又事與愿違,所以害怕考試、害怕面對成績、面對家長。在周記中我根據(jù)自己平時對他們的了解,根據(jù)個性差異,盡量把他們的優(yōu)點羅列出來,要他們明白他們都很優(yōu)秀,成績不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并給他們在學習方法上提建議。如一個男孩子喜歡籃球,但他總喜歡把賽場作為自己表演的舞臺,而忘記隊友。為了幫助他改變這種自私的做法。我支持他看球賽,叫他每看一場球賽后就寫一篇感想,對這場賽事做一番評價(哪怕一點點看法),這樣他的寫作水平提高了,看問題也有見解了,也明白了集體的力量。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周記中這樣寫道:“我成績不好,可我一直在拼命地學、拼命地追,但就是沒有成效,看到成績單上的名次,我的心都碎了?!蔽以谠u語中鼓勵她:你很有上進心,人生貴在堅持,只要你堅持不放棄,一定會有收獲的,老師相信你能行。短短幾句話給了他很大的精神動力,它不再像以前那樣頹廢、悲觀了,不再自尋煩惱了,經(jīng)過努力,在后來的考試中她的成績上升了7名。她在周記中寫道:“老師,謝謝您,我終于進步了,哪怕一點點,我會堅持下去的。謝謝您!”
十六七歲是一個天空布滿彩虹的年齡,這個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內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因為年輕,他們揮灑著青春的激情;因為年輕,他們承載著許多夢想與渴望;因為年輕,他們在不斷關注和思考友誼、人生甚至宇宙;也因為年輕,他們有著太多的迷茫與憂傷。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應該通過周記這個平臺,對他們的夢想與希望以予由衷的稱贊和欣賞,對他們的憂傷和迷茫給予關心和幫助,不僅能大大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更能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收獲自信、膽識、正直、激情。
參考文獻:
劉青.周記評改人文教育的最佳舞臺:談周記交流中教師的角色[J].中學語文教學,2003(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