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
海軍史學者,2016年8月11日逝世,享年49歲
2016年8月11日,中國著名海軍史、艦船史專家章騫因突發(fā)心梗在上海離世,享年49歲。章騫先生是筆者的好友,因此該文的寫作更顯得凝重。
章騫1967年生于上海,本科就讀于東華大學圖書館情報專業(yè),1989年赴日留學,在筑波大學攻讀情報學,后留日工作,于2002年回國,先后供職于上海圖書館和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著有《艨艟夜譚》《無畏之?!贰恫涣蓄嵦栂碌拿绹嘀贰返茸髌?。
與一般學人的成才路徑大有不同,章騫并非學院派的科班出身,從事海軍史和海權研究純屬興趣使然。按其自己的說法,自幼喜好海軍,然而僅限紙上論兵而以“好龍公”自詡。小學之時偶有親友攜《簡氏年鑒》歸國,如獲至寶,便借閱數月抄錄并勾畫成數冊自珍。在日本期間,大量搜集喜好的資料,歸國之時未攜分文,唯托運書箱數十還鄉(xiāng)。
章先生最初以“寶劍橡葉騎士”之名涉足網絡,活躍于各大軍事發(fā)燒友論壇。章騫這個名字,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人應該都沒聽說過。但“寶劍橡葉騎士”在很多軍事愛好者心中,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論壇日漸沒落后,章騫頻頻在《國際展望》《軍事歷史》《現代艦船》《艦船知識》以及《戰(zhàn)爭史研究》等刊發(fā)文章。
2013年7月,章騫醞釀多年的《無畏之?!谝淮问澜绱髴?zhàn)海戰(zhàn)全史》出版。該書以大戰(zhàn)爆發(fā)到德國公海艦隊投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歷史為主線,將那段時期與“一戰(zhàn)”有關的幾乎所有大小海戰(zhàn)均囊括其中。無論對國際關系與戰(zhàn)爭形勢的把握,還是史料的運用,該書都已達到國際一流水準,極大豐富了中國海軍史和戰(zhàn)爭史研究的視野。
章騫沉醉于描述戰(zhàn)爭,甚至也不排斥戰(zhàn)爭的美學,但他卻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十分推崇詹姆斯·鄧尼根的《現代戰(zhàn)爭指南》,曾多次表示,“這是他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好的戰(zhàn)爭啟蒙書,既讓他理解戰(zhàn)爭,又讓他憎惡戰(zhàn)爭”。他對國內許多軍事愛好者囿于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片面推崇納粹、蘇俄的武裝美學,欣羨其侵略、擴張的歷史,淪為“黃納”“黃俄”的做法頗有微詞。
近年來,章先生在海權理論方面也有頗多著述?;蛟S是由于對近代世界海軍發(fā)展史有著廣泛深入的研究或了解,他對海權的局限性更為清醒。他指出,“當代海權觀念核心的特點,就是海上力量已無力追求單極的全球霸權與秩序,相對于日益崛起的太空和空天復合力量,海權的黃金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即使對于擁有絕對海軍優(yōu)勢的國家,在國際政策中,單純利用海軍優(yōu)勢也不可能達成自身的利益?!迸c國內較為流行的過度強調海權重要性、認為“海權決定一切”的原教旨論點相比,這種認識要全面深刻的多。
章騫認為,除軍事力量外,海權與陸權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觀念。他強調,海權的精髓不僅在決勝大洋的能力,而且在于對基于現代國際法理與倫理的全球貿易及國際秩序的建構和支持??刂坪Q笫紫纫馕吨U现刃蚺c規(guī)制,提供全球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安全公共產品,而不是在國際競爭中采取單邊主義的排他性政策。對此,筆者深有同感,竊以為,中國的海軍及海權,與美國等海洋強國的差距,更多體現在觀念、傳統(tǒng)等非物質層面,而非裝備、平臺等物質層面。
章騫先生的研究對于當下的中國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眾所周知,中國非常缺乏海軍史這樣專業(yè)歷史的研究和著述,而國內戰(zhàn)略界和國際關系學界在論述近代海洋強國崛起時所憑借的歷史大多是片面零散的。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學界有關海權的論述自然很多經不起推敲。而章騫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中國戰(zhàn)略研究的缺陷。
1500年以來,海權對于大國的崛起與興衰當然十分重要。但海權與陸權一樣,它從來只是實現國家戰(zhàn)略目標和利益的工具,而非國家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國家崛起與衰落的進程非常復雜,海權的失敗與成功往往只是表象,背后反映的是國家的經濟基礎、軍事傳統(tǒng)、外交藝術等綜合實力的強弱。事實上,近代中國的衰落和失敗是全方位的,很難完全歸結于海權的落后。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由于地緣環(huán)境、先天稟賦、技術條件和時代主題等的差異,任何海洋強國的崛起都是獨特的,其道路幾乎不可復制,英國、美國等海洋強國崛起的經驗值得借鑒,但絕不能盲目模仿。
當下的中國有充足的理由要走向海洋,發(fā)展海權。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家,海外利益遍布全球;作為海陸復合型國家,中國陸上威脅和軍事壓力大大緩解,而海上則日趨緊張;自近代以來,中國史無前例地出現在世界大國的前列,其責任、義務自然也日益全球化。
但正如章騫先生一樣,如果我們對歷史有個全面的認識,對500余年來海權的演進進程有個理性的把握,就不至于在海權問題上流于片面或狹隘。
作者為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