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運良 張麗娟
一、試驗目的
目前水稻大棚育苗存在用土量大、取土難,破壞植被嚴重,春季化凍慢,不能適時育苗,床土質量差,苗細苗弱,易發(fā)生病害、藥害等問題,嚴重制約水稻產量的提高。通過本試驗應用集中種基質育苗代替常規(guī)育苗進行水稻無土育苗,探討水稻新型育苗基質的使用效果,有效地緩解水稻育苗取土難、水稻育苗床土不足問題;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jù)。
二、試驗設計
1、試驗地點:尚志市南興村長道水稻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試驗區(qū)面積35畝,每個處理區(qū)面積為7畝。
2、試驗材料及提供單位:
①廢棄鋸末制成的新型基質加50%土,由當?shù)氐膹U棄菌袋的廢棄鋸末粉碎加工制成,新型基質營養(yǎng)劑由牡丹江農科所提供。
②潤實(禾靚牌)A水稻育苗基質,由哈市農業(yè)服務中心提供。
③潤實(禾靚牌)B水稻育苗基質,由哈市農業(yè)服務中心提供。
④杭州(中錦牌)水稻育苗基質,由哈市農業(yè)服務中心提供。
3、試驗處理:本試驗共設4個處理,1個對照。
處理1:廢棄鋸末制成的新型基質50%鋸末加50%土
處理2:潤實(禾靚牌)A水稻育苗基質
處理3:潤實(禾靚牌)B水稻育苗基質
處理4:杭州(中錦牌)水稻育苗基質
對照ck:以常規(guī)土育苗為對照
3、試驗方法:采用對比法,直接對比,不設重復。
三、試驗基本情況
1、育苗前準備:一是提前整地做床,將置床整平壓實;二是準備基質,潤實(禾靚牌)A、潤實(禾靚牌)B、杭州(中錦牌)水稻育苗基質由哈市農業(yè)服務中心提供,廢棄鋸末制成的新型基質提前將廢棄木耳菌袋去掉袋皮晾曬,晾曬后進行粉碎至2-3mm制成育苗基質,育苗前2天50%鋸末加50%土配比制成基質并用新型基質營養(yǎng)劑進行調酸消毒,調酸消毒后堆積準備裝育秧盤。
2、試驗過程:采用大棚育苗,試驗種植水稻品種為北方稻1號號,育苗期為4月20日,機插盤育苗,每盤播芽籽140g芽種,播種后秧盤摞盤堆積,4月27日出苗,4月28日進行擺盤;移栽期為5月14日,秧齡18天,按9×5(寸)—3-4棵機械插秧,畝施48%水稻專用肥(16-14-18)20公斤作底肥在耙地前施入,插秧后畝施返青肥2.5公斤,返青后畝施尿素8.6公斤、硫酸鉀2.6公斤分蘗肥分蘗肥,穗肥為尿素5公斤加50%硫酸鉀肥6.6公斤。全生育期灌溉采取淺、濕、干節(jié)水灌溉技術,插秧時田內為花達水,返青后進入分蘗期水層為3—5厘米,6月25日進行烤田,6月末噴施稻壯化控劑,7月初灌水,水層4-5厘米,7月20日灌15—20厘米護胎水,水稻10葉期后采用干濕交替的濕潤灌溉法進行灌溉,促進根系下扎,九月初黃熟期停水。 化學除草選用安全性高的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畝用 12%惡草酮 200-250毫升進行封閉除草。稻瘟病防治以預防為主,在7月中旬、8月初采用飛機航噴,先后兩次噴藥預防,沒有發(fā)生病蟲草害。
四、試驗結果調查
1、溫度調查
出苗后—移栽前,即4月29日至5月14日每天早8.00點、上午10.00點、下午14.00對各處理苗床溫度(苗床以上10cm)和床土溫度(床土3cm)進行了調查。
基質加土育苗區(qū)16天每天早8.00點、上午10.00點、下午14.00床土溫度平均分別為14.5℃、18.5℃、21.2℃,比土育苗即對照區(qū)13.9℃、18℃、20.9℃高0.6℃、0.5℃、0.3℃;苗床溫度分別為17.5℃、22.5℃、21.8℃比土育苗16.1℃、18.9℃、19.9℃高1.4℃、3.6℃、1.9℃。充分說明基質加土育苗能提高床土溫度0.3-0.6℃,提高苗床溫度1.4-3.6℃。
處理2潤實A育苗區(qū)16天每天早8.00點、上午10.00點、下午14.00床土溫度平均分別為14.6℃、18.4℃、21.1℃,比土育苗即對照區(qū)13.9℃、18℃、20.9℃高0.7℃、0.4℃、0.2℃;苗床溫度分別為16.6℃、20.3℃、21.5℃比土育苗16.1℃、18.9℃、19.9℃高0.5℃、1.4℃、1.6℃。充分說明基質加土育苗能提高床土溫度0.2-0.7℃,提高苗床溫度0.5-1.6℃。
處理3潤實B育苗區(qū)16天每天早8.00點、上午10.00點、下午14.00床土溫度平均分別為14.3℃、18.1℃、21.8℃,比土育苗即對照區(qū)13.9℃、18℃、20.9℃高0.4℃、0.1℃、0.9℃;苗床溫度分別為16.6℃、21.9℃、21.6℃比土育苗16.1℃、18.9℃、19.9℃高0.5℃、3℃、1.7℃。充分說明基質加土育苗能提高床土溫度0.1-0.9℃,提高苗床溫度0.5-3℃。
處理4杭州育苗基質育苗區(qū)16天每天早8.00點、上午10.00點、下午14.00床土溫度平均分別為14.1℃、18.2℃、21℃,比土育苗即對照區(qū)13.9℃、18℃、20.9℃高0.2℃、0.2℃、0.1℃;苗床溫度分別為16.2℃、20.5℃、20.8℃比土育苗16.1℃、18.9℃、19.9℃高0.1℃、1.6℃、0.9℃。充分說明基質加土育苗能提高床土溫度0.1-0.2℃,提高苗床溫度0.1-1.6℃。
從苗床溫度調查結果看,幾種育苗基質均有提高水稻苗床土溫和床溫的作用,見表1。
2、澆水次數(shù)調查
出苗—移栽前,即4月28日—5月14日各處理進行了澆水次數(shù)調查,處理1即基質加土育苗區(qū)總計澆水次數(shù)11次,其余各處理和土育苗區(qū)總計澆水次數(shù)13次,整個育苗期基質加土育苗區(qū)澆水次數(shù)比其它基質和土育苗區(qū)少澆水2次,節(jié)水15.4%。詳見表2。
3、秧苗素質調查
5月14日即水稻移栽時,對水稻秧苗素質進行了調查,秧齡18天,稻苗株高、葉齡、根數(shù)、根長、莖粗、地上干物重、分蘗率、發(fā)病率、充實度葉色等性狀調查結果如下:
處理1基質加土育苗區(qū)株高為9.7厘米,葉齡為3.1葉,根長3.8厘米,根數(shù)7.3條,莖基寬0.2厘米,百株地上干重為1.55克,沒有分蘗,沒有發(fā)病,充實度為0.15,葉色正常。
處理2潤實A育苗區(qū)株高為9.5厘米,葉齡為2.8葉,根長3.9厘米,根數(shù)6.5條,莖基寬0.18厘米,百株地上干重為1.44克,沒有分蘗,沒有發(fā)病,充實度為0.15,葉色黃綠,有脫肥跡象。
處理3潤實B育苗區(qū)株高為9.8厘米,葉齡為3葉,根長4厘米,根數(shù)7.2條,莖基寬0.24厘米,百株地上干重為1.56克,沒有分蘗,沒有發(fā)病,充實度為0.16,葉色黃綠,有脫肥跡象。
處理4杭州基質育苗區(qū)株高為9.8厘米,葉齡為2.7葉,根長4.3厘米,根數(shù)7.5條,莖基寬0.21厘米,百株地上干重為1.43克,沒有分蘗,沒有發(fā)病,充實度為0.15,葉色黃綠,有脫肥跡象。
土育苗對照區(qū)株高為9.6厘米,葉齡為2.9葉,根長2.7厘米,根數(shù)6.2條,莖基寬0.2厘米,百株地上干重為1.36克,沒有分蘗,發(fā)病率,充實度為0.14,葉色正常。
秧苗素質調查結果表明,由于秧齡較短,整個育苗區(qū)除了處理1基質加土育苗區(qū)葉齡超過3葉外,其余葉齡均為3葉以下小苗,沒有產生分蘗,株高不足10厘米,各項調查指標合理正常,長勢穩(wěn)健,比例協(xié)調。從葉齡、根數(shù)、根長、地上干物重、充實度等性狀看,各處理區(qū)均好于對照區(qū);從立枯病發(fā)生情況看,各處理區(qū)沒有發(fā)病,而對照區(qū)發(fā)生立枯病,發(fā)病率為7.5%,說明各育苗基質保溫性、通透性好于土育苗。詳見表3
4、育苗進程調查
育苗期間對新型基質育苗項目的育苗進程情況進行了調查,包括浸種時間、育苗期、齊苗期、始通風期、大煉苗期等。該項目浸種時間為4月10日,播種時間為4月20日,播種后采用摞盤堆積式擺放,利于出苗整齊一致,4月25日陸續(xù)出苗,新型基質育苗區(qū)出苗有早于對照區(qū)的趨勢,早1-2天,齊苗期為4月27日, 4月28日進行擺盤,進行澆水并開始通風,5月12日進行大煉苗并做好插前準備工作,秧齡18天,插秧葉齡接近3葉。見表4
5、生育時期調查
處理1即基質加土育苗區(qū)5月14日移栽、5月22日返青、分蘗始期為6月8日、有效分蘗終止期6月24日、分蘗高峰期為6月28日、抽穗期為8月1日、成熟期9月10日。
處理2潤實A處理區(qū)5月14日移栽、5月22日返青、分蘗始期為6月8日、有效分蘗終止期6月24日、分蘗高峰期為6月28日、抽穗期為8月1日、成熟期9月10日。
處理3潤實B育苗區(qū)5月14日移栽、5月22日返青、分蘗始期為6月10日、有效分蘗終止期6月25日、分蘗高峰期為6月30日、抽穗期為8月1日、成熟期9月10日。
處理4杭州基質育苗區(qū)5月14日移栽、5月22日返青、分蘗始期為6月8日、有效分蘗終止期6月24日、分蘗高峰期為6月28日、抽穗期為8月1日、成熟期9月10日。
對照區(qū)即土育苗區(qū)5月14日移栽、5月22日返青、分蘗始期為6月10日、有效分蘗終止期6月25日、分蘗高峰期為6月30日、抽穗期為8月1日、成熟期9月10日。
通過生育時期調查,各試驗區(qū)在移栽期、返青期相同的情況下,成熟期基本相同,分蘗始期、有效分蘗終止期、分蘗高峰期、抽穗期略有差異,但差異不大,見表5.
6、抗逆性調查
全生育期對水稻倒伏性、稻瘟病發(fā)生情況,二化螟危害程度等抗逆性狀進行了調查,整個試驗區(qū)在稻瘟病預防2次、二化螟預防1次的前提下未發(fā)生二化螟危害,稻瘟病發(fā)生程度較輕,試驗區(qū)因樹木遮蔭嚴重的發(fā)生一些倒伏外,正常地塊未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見表6
7、考種測產情況
9月23日對試驗區(qū)各處理進行采點取樣工作,10月初對樣本株高、穗長、穗粒數(shù)、實粒數(shù)、空秕率、千粒重、理論產量等性狀逐一進行室內考種,考種測產結果如下:
處理1 基質加土育苗區(qū)株高為103厘米,穗長為19.4厘米,平方米穗數(shù)為286穗,穗總粒數(shù)為136.3粒,穗實粒為119.5粒,空秕率為10.6%,千粒重為25.8克,理論畝產587.9公斤,較對照增產7.4 %。
處理2潤實A處理區(qū)基質加土育苗區(qū)株高為102厘米,穗長為20厘米,平方米穗數(shù)為289.8穗,穗總粒數(shù)為135.6粒,穗實粒為117.7粒,空秕率為13.2%,千粒重為25.6克,理論畝產582.2公斤,較對照增產6.4 %。
處理3潤實B育苗區(qū)株高為105厘米,穗長為19.1厘米,平方米穗數(shù)為313.5穗,穗總粒數(shù)為137.8粒,穗實粒為107.7粒,空秕率為21.8%,千粒重為25.3克,理論畝產569.5公斤,較對照增產4 %。
處理4杭州基質育苗區(qū)株高為104厘米,穗長為18.6厘米,平方米穗數(shù)為296.9穗,穗總粒數(shù)為123.8粒,穗實粒為110.1粒,空秕率為12.7%,千粒重為25.4克,理論畝產553.6公斤,較對照增產1.2 %。
對照區(qū)即土育苗區(qū)株高為104厘米,穗長為18.8厘米,平方米穗數(shù)為279.7穗,穗總粒數(shù)為132.4粒,穗實粒為112.9粒,空秕率為14.7%,千粒重為26克,理論畝產547.3公斤。
通過考種測產,產量均達到水稻高產水平,各基質育苗區(qū)產量均高于對照區(qū)。其中基質加土有育苗增產幅度最高為7.4%,其次是潤實A處理區(qū)增產6.4%,潤實B處理區(qū)增產4%居第三,杭州基質處理區(qū)增產1.2%居第四 ,詳見表7。
五、試驗結論
1、通過試驗驗證了利用基質(廢棄鋸末)加土、哈爾濱潤禾農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的潤實A、育苗基質和潤實B育苗基質及杭州錦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育苗基質進行水稻育苗是可行的,在同等條件下,能保證正常出苗,能早苗1-2天。而且根部性狀也好于土育苗,不得立枯病,在盤育苗條件下秧苗素質能達到小苗壯秧標準。
2、在同等育苗條件下,有增產的作用,增產率為1.2—7.4%。
六、存在問題及建議
1、哈爾濱潤禾農業(yè)有限公司提供的潤實A育苗基質、潤實B育苗基質及杭州錦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育苗基質在稻苗2.5葉期后有脫肥跡象,稻苗葉色黃綠,育小苗不影響秧苗素質,如育中大苗一是建議在稻苗2.5葉期以后苗床補肥;二是建議廠家在生產基質時增加營養(yǎng)劑含量,以滿足稻苗生長發(fā)育的需求,以利于培育壯苗;此外潤實A育苗基質在育苗時澆水滲漏現(xiàn)象比較嚴重,建議該育苗基質在加工時在保水性狀上能否加以改進,否則從育苗到出苗這段時間有失水嚴重導致水分不足而影響水稻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