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旭
1812年,德國當時文藝界的兩個巨人貝多芬和歌德,在風景如畫的波希米浴場帕烈茲相遇。貝多芬是歌德作品的崇拜者,曾說:“歌德的詩使我幸福?!币虼?,貝多芬見到了歌德,心情很是激動。他希望能從這位大詩人的智慧中進一步探索他的靈魂,從中吸取靈感與力量,為自己創(chuàng)作注入新鮮的血液。
當貝多芬正和歌德熱烈敘談時,皇后、太子和侍臣來到了他們身邊。貝多芬對這些皇室貴人歷來非常厭惡,因此當皇太子裝出很熱情的樣子向他脫帽致敬,皇后也跟著親熱地點頭招呼時,他卻把頭一昂,似乎什么也沒看見一樣。但是歌德卻不同了,他受寵若驚似的,趕忙抖抖身上的灰塵,整整自己的衣領,把帽子脫下拿在手中,然后滿臉飛笑迎上前去,向皇后、太子彎腰致敬。
看見歌德這種卑躬屈膝的樣子,貝多芬只覺得先前心目中這位詩人的偉大形象頓時土崩瓦解。當那群皇室貴族浩浩蕩蕩地走過去之后,貝多芬?guī)缀跤贸臣艿穆曊{對歌德說:“你看浴池里的水,既可以當鏡子用,照著自己的臉,也可以照著別人的臉;水,亦可以作為清洗劑,清洗身體的污垢,但洗不掉心靈的污斑。我就是那個照鏡子的人,今天你的一舉一動讓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敢斷定,眼前的這位先生并非是《葛茲》、《浮士德》的真正作者,而只是一位可笑的庸人?!备璧侣牶螅瑹o言以對,面紅耳赤。
貝多芬說完,怫然而去,從此,倆人再也沒見過面。
面對權貴,貝多芬不卑躬求乞,而是盎然正氣激蕩,是自我人格完善的操守,是自我潔清個性的張揚。歌德的絕情,其實就是與那些被權貴嚇癱瘓的“軟骨頭”訣別,不同流合污,從而彰顯自己德才合一的天然色彩。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