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楊騷一個帥哥詩人的風(fēng)云往事

2016-10-24 09:30:19林梅琴
福建人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白薇林語堂魯迅

本刊記者 林梅琴

楊騷一個帥哥詩人的風(fēng)云往事

本刊記者林梅琴

林語堂、楊騷,傻傻分不清楚

2012年11月,一本名為《林語堂英譯精品》的選集橫空出世,并在網(wǎng)上掀起軒然大波。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一個過世已久的作家再次吸引了人們的關(guān)注?事情的起因說來荒唐——原來是這本書的封面,竟然將林語堂的頭像,印成了另一個作家——楊騷。

巧的是,楊騷比林語堂小5歲,兩人都是漳州人,還有過一段交往,并且楊騷和魯迅從相識到疏遠,都和林語堂扯不開關(guān)系。

據(jù)楊騷的次子楊西北回憶,1928年1月25日楊騷第一次見魯迅,便是通過林語堂三哥林和清的介紹。1929年8月28日,同為魯迅主編雜志《語絲》重要撰稿人的林語堂、楊騷和郁達夫、魯迅在南云樓吃晚餐。席間魯迅和林語堂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最后不歡而散。余怒未消的魯迅,想拉著楊騷回家繼續(xù)談?wù)?,卻被楊騷以肚子不舒服為由拒絕了。這讓魯迅心里很不舒服,覺得他是在偏袒自己的老鄉(xiāng)?!澳显茦秋L(fēng)波”導(dǎo)致了魯迅和林語堂的決裂,也成了他和楊騷諸多誤解中的一環(huán)。

論名氣,楊騷不如林語堂,但他是中國詩歌會的發(fā)起人之一,一生著述甚豐,而且在現(xiàn)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他還有個大優(yōu)勢——長得帥。一個帥哥,一個才華橫溢的帥哥,自然少不了一些香艷的流言蜚語。直到現(xiàn)在,他和美女作家白薇之間的分分合合,依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楊騷(1900—1957),漳州華安人,詩人、作家,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員,中國詩歌會發(fā)起人之一。

他愛她,她不愛他,她愛他,他不愛她

1921年,21歲的楊騷考上公費的東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開始閱讀《新青年》等進步刊物。在此之前,他曾想當海軍,成為中國艦隊中的一員,卻未能如愿,想學(xué)礦業(yè),準備了兩年,還是考不上。文學(xué)就像他的宿命一樣,牽引著他一步步往前走。

那一年,從處女作《一個日本女人》開始,楊騷的詩一首接一首地在《覺悟》上發(fā)表。同樣是在這一年,他遇見了一個讓她心動的女孩——不是白薇,而是凌琴如。

凌琴如是楊騷同學(xué)凌璧如的妹妹,當時才16歲,受哥哥的鼓舞,到東京就讀音樂學(xué)校,主修聲樂,兼修小提琴。她長得很美,性格活潑開朗,一下子便吸引了楊騷的注意。

楊騷喜歡拉小提琴,而且拉得很好,他為凌琴如演奏了一首又一首她喜歡的曲子。凌璧如形容那時的楊騷,“完全是詩人氣質(zhì),熱情外露,心無芥蒂,實在是可愛”。在外人看來,這樣才貌雙全的兩個人,再般配不過。然而造化弄人,事情發(fā)生了變故。

1923年9月1日,日本發(fā)生關(guān)東大地震。楊騷和凌家兄妹等人回國避難,就在他們折返日本前,事情起了變化。和凌家兄妹同是湖南老鄉(xiāng)的錢歌川寄來了一封信,邀請凌琴如和他一起先回日本。凌璧如安排楊、錢、凌三人進行一次面談,最終凌琴如決定,跟錢歌川先走。多年之后,凌璧如依舊清楚地記得,楊騷在那次面談之后痛苦的情狀。

那個“年輕時做的傻夢”結(jié)束了,楊騷也回到了日本。這時候,他遇見了白薇。當時的白薇愛著凌璧如,而凌璧如卻戀著她的好友張萬濤。就這樣,兩個失意人在相互取暖中,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雖然白薇比楊騷大了整整6歲,然而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美女作家白薇是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早期成員之一

不能承受的愛情之重

“素姐,和你會面只有兩三次,但你的生命之流當我去年死迷在西湖時已深深地潛入我的心中。”

“維弟,來信辨不出是鐺鐺喚醒陰魂登場的警鐘,還是有人在叫我優(yōu)美的肉音?”

“素姐,你也不喜歡我么?你喜歡我好么?你和我做朋友好么?我自己想,你大概會喜歡和我做朋友的,是不是?”

“維弟,你就總不給我一個字,我心里也深深地刻著你是我‘很要好的一個朋友’那一件事?!?/p>

……

《昨夜》一書中,收錄了楊騷和白薇之間情真意切的179封信件,其中白薇93封,楊騷86封,近17萬字,時間跨越八年之久。這期間,兩人分分合合,靠近了,又離開,逃走了,又回頭。

對于楊騷和白薇之間的感情,有過許多蜚短流長,然而“世間只有情難訴”,這本不是用對錯就可以形容的事。如今我們只能從二人的人生軌跡中,窺探一二。

都說“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白薇就是這樣,一旦戀愛起來,便全身心投入?;蛟S是這樣沉重的愛讓楊騷無法負擔(dān),又或許是他本來就還戀著凌琴如,不能釋懷,1924年,楊騷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詩劇《心曲》,劇中的角色,就帶著三人的影子。

“素,我永遠記著你,思慕你,但我不能再在你的面前說假話了。我永遠記著A妹(凌琴如),永遠愛著A妹。……A妹喲!無論你如何傷著我的心,我還是愛你!無論我怎樣不想愛你羞愛你,你的魅力已布滿機關(guān)在我身上,一觸著就發(fā)動的呵!……我恨不得你和A妹合作一個人讓我愛,我恨不得……”相戀兩個月,楊騷不辭而別離開日本,到了杭州后,給白薇寄去了這樣一封信。

想不到這封信沒讓白薇死心,反而讓她一路追到了杭州。面對這樣的愛,楊騷又一次選擇了逃避。他說:“別跟來,三年后再來找你?!彼氐搅斯枢l(xiāng)漳州。白薇在杭州病了一個多月,卻仍舊三不五時地給楊騷寄信寄東西。

后來楊騷前往新加坡?lián)涡W(xué)教員,白薇也回到了日本。她的信依舊不斷,信里有相思、有醋意。對當時還沒放下凌琴如的楊騷來說,這樣的信未免刺眼。但對白薇來說,這樣的心情卻也在情理之中。

“‘魔殿的女王’你心上的A妹,常常有信給你不?”

“在她肥胖的雙肩,會看出你細瘦長美的十指;她胭脂染得血似的兩肋,看得你親過我的秀靨緊貼著她;她紅云被著的黑眸中,能見你深秘英秀的全姿;這血肉滿地的舞臺,能聽著你冷眼低聲向我叫再會?!?/p>

……

楊騷在新加坡待了兩年,利用業(yè)余時間,創(chuàng)作了許多首詩,這些苦悶感傷的字句,最終結(jié)集出版為他的第一本詩集《受難者的短曲》。

南強書局1934年再版發(fā)行的《昨夜》

分分合合,愛恨糾纏

1927年10月,楊騷回國,在上??繉懽骶S生。當他得知白薇也在上海時,又忍不住去找她了。久別重逢的兩人,又一次碰撞出了火花——他們同居了,其結(jié)果便是白薇從楊騷那里染上了性病,本來羸弱的身體更差了??墒潜粣矍闆_昏頭腦的人,還有什么理智可言呢?

這一段時間,楊騷和白薇都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楊西北在《流云奔水話楊騷》里說:“在楊騷與白薇交往和共同生活的歷程中,這是一段和諧、溫馨、安寧的日子,盡管這段日子并不長,但在他們彼此的心里,都藏有這值得回憶的一頁。”

1928年1月,楊騷結(jié)識了魯迅,二人從相識到疏遠,中間跨越了十年的時間。楊騷前前后后在魯迅主編的《奔流》《語絲》《北新》等刊物上發(fā)表了14個劇本、幾十首詩歌、多篇小說和譯作。

魯迅是楊騷文學(xué)上的導(dǎo)師。1928年3月1日,楊騷便在魯迅主編的《北新》第2卷第8號發(fā)表劇本《Yellow!》,對一個文壇新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不久后,楊騷引見白薇認識魯迅。一開始,白薇不敢見魯迅,每次都是托朋友去送稿子,要么就是把稿子交給魯迅的夫人許廣平后匆匆跑走。魯迅開玩笑和別人說:“白薇怕我把她吃了。”

后來楊騷帶白薇去見魯迅,魯迅便開玩笑對她說:“有人說你像仙女,我看也是凡人?!濒斞负苷疹櫁铗}和白薇,知道他們的關(guān)系,還特意將二人的稿子排在一起。他對許廣平說:“我編排他們的稿件,不是楊騷在前,白薇在后,就是白薇在前,楊騷在后。”

生活像是步入了正軌。1928年底,楊騷和白薇決定結(jié)婚,當時二人不僅拍了結(jié)婚照,還給親友寄了請?zhí)?傻搅私Y(jié)婚當天,楊騷卻做了落跑新郎,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xiàn)。這件事給白薇的打擊極大,直接導(dǎo)致她大病了一場。然而病好之后,白薇卻還是選擇原諒回心轉(zhuǎn)意的楊騷,接受他的道歉。分分合合,幾乎成了兩個人逃不開的宿命。

生活的磨難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熱情。1930年3月,魯迅發(fā)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以下簡稱“左聯(lián)”)。這時候“已經(jīng)不許一切的詩人再躲在象牙塔里喝夢幻墨水了”,楊騷和白薇共同加入“左聯(lián)”,在國民黨的圍剿下堅持創(chuàng)作。楊騷還積極響應(yīng)“左聯(lián)”詩歌組成員,發(fā)起成立中國詩歌會,為詩歌大眾化而努力。1934年,楊騷發(fā)表了描寫中國農(nóng)民斗爭的長篇敘事詩《鄉(xiāng)曲》,成為這一時期的經(jīng)典作之一。

兩個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士,最終還是分開了。這段長達10年的感情糾葛,在1934年結(jié)束,并以書信集《昨夜》下了一個注腳。白薇說:“出賣情書,極端無聊心酸。和‘屠場’里的強健勇敢奮斗的瑪莉亞,為著窮困到極點去賣青春的無聊心酸!”

當時《大公報》記者蔣逸宵在采訪白薇時,這樣描述:“直似目睹著一枝素影婷婷而正在爛漫吐葩的白色薔薇,驀然被無情的狂風(fēng)暴雨吹打得十分凋殘可憐,那樣地心里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凄清與悵惘?!?/p>

感情之中,并不存在勝者。據(jù)凌璧如的另外一個妹妹回憶:“他們在一起,白薇好的時候好得不得了,變臉也快。楊騷有甜蜜的時候,但我看更多的是痛苦?!?/p>

他們結(jié)束得很徹底。1939年,擔(dān)任《新華日報》記者的白薇在重慶重逢了楊騷。當時白薇生病發(fā)著高燒,好幾天昏迷不醒。楊騷衣不解帶地照顧了她幾天幾夜,直到她病愈。那時候,朋友們都希望他們能夠復(fù)合,楊騷也認了錯,向她懺悔。

但這一次白薇選擇了搖頭?!澳阕兒昧?,固然是一種無上愉快,與我和你再好起來卻簡直是兩回事。天下沒有能重圓的破鏡,縱使巧為配合,裂痕終歸顯然。面對裂痕,看那恐怖的亂影交錯,我將永遠害怕……”她說,“悲劇,我演夠了,再也不愿做悲劇的主角了?!?/p>

復(fù)合無望的楊騷于1944年和一位印尼華僑女子結(jié)婚,白薇卻就此孤身一人,直到去世。晚年回憶起這段感情,她說:“我并不責(zé)備他,抱怨他。推本究源,還是封建社會給予了男人種種為非作惡的寬容與機會,他們才敢這樣藐視女子、玩弄女子,甚至把一個女子陷到死境還不肯負責(zé)?!?/p>

和魯迅的從近到遠

1936年6月,楊騷在上?!豆饷鳌返?卷第1號上,發(fā)表另一首長篇敘事詩《福建三唱》,吶喊“淹沒遠東的帝國主義”。他呼喚“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鹽”,“點燃武夷山上的森林”“鼓起廈門灣中的怒潮”,共同擊敗侵略者。

就在這年的10月19日,魯迅逝世。楊騷寫下悼文《切身的哀感》:“現(xiàn)在魯迅先生死了,我更覺得非常難過,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我將用什么話來哀悼他呢?我只覺得魯迅先生之死,比高爾基之死給我的哀感更切身些,更深重些……”

但對于他的這篇文章,未亡人許廣平卻并不領(lǐng)情,她后來說:“自從先生死后,那詩人忽然又在追悼文中備致哀忱,忘交誼于生日,灑清淚于死后,人間何世,我實在不能理解這矛盾的現(xiàn)象?!?/p>

這段話讓人浮想聯(lián)翩。其實楊騷和魯迅的關(guān)系,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便出現(xiàn)了裂痕。至于原因,已經(jīng)難以窺探。

當時有一本名叫《鐵流》的蘇聯(lián)長篇小說在進步青年中流傳甚廣,楊騷是這本書的第一個中文譯者。1931年10月,魯迅卻在曹靖華譯本的編校后記中寫道:“《鐵流》雖然已有楊騷先生的譯本,但因此反有另出一種譯本的必要。別的不說,即其將貴胄子弟出身的士官幼年生譯作‘小學(xué)生’,就可以引讀者陷入極大的錯誤。小學(xué)生都成群的來殺貧農(nóng),這世界不真是完全發(fā)了瘋么?”雖然楊騷后來也表示對自己的譯本并不滿意,不過魯迅的批評,顯然有些不給他面子。

兩個曾經(jīng)亦師亦友的人,漸漸形同陌路。其實楊騷始終都沒搞明白,為何他和魯迅的關(guān)系會鬧成這樣。晚年他細細追憶往事,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第一個便是前面提到的“南云樓事件”,第二個則是1929年5月,楊騷的詩集《受難者的短曲》再版,施蟄存寫了評論文章批評他。當時楊騷準備寫文章闡述自己的意見,又正值創(chuàng)造社和太陽社將批判矛頭指向魯迅,魯迅希望楊騷幫忙寫文章駁斥他們,但楊騷忙不過來,便沒有答應(yīng)。9月下旬時,他文章寫完,論戰(zhàn)也結(jié)束了。這件事讓魯迅心里存下了芥蒂。

這兩件事后,在一場文學(xué)青年聚會中,楊騷高談闊論,正在興頭上,魯迅進來了,他一時沒收住,便沒有向魯迅打招呼。當時魯迅拂袖去,楊騷也后悔不已,覺得自己有些放縱了。

許廣平在《欣慰的紀念》中,還寫道:“先生早預(yù)備翻譯一本什么書,被他曉得,他就趕速譯出付印,以為如此可斷送先生生路?!?/p>

這其實是個誤會。當時魯迅準備翻譯蘇聯(lián)作家雅科列夫的長篇小說《十月》,楊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南強書局簽了合同,并預(yù)支了版稅。錢花得差不多了,書也譯好了,不得已只能出版。這本小說楊騷翻譯的版本在1930年出版,魯迅翻譯的則在1933年出版。

這些誤會疊在一起,直到有一回,楊騷在電車上碰到魯迅,主動上前打了招呼,魯迅卻不理不睬,弄得楊騷尷尬不已。至此,他們的關(guān)系算是徹底結(jié)束了。但直到晚年,說起魯迅,楊騷心中仍懷著崇敬之情,他們的誤會,卻再也無法解開了。

楊騷上個世紀20年代日本留學(xué)留影

用筆戰(zhàn)斗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楊騷在福州和郁達夫等人組建“福州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在《小民報》上開辟《救亡周刊》和《救亡文藝》抗日宣傳專版。

1939年,他參加“作家戰(zhàn)地訪問團”,從重慶出發(fā),一路走遍了四川、陜西、河南、山西等地,歷時半年,他也因此被譽為“抗戰(zhàn)詩星”。那是一段艱苦的歲月,但楊騷很會苦中作樂。

他用文字記述道:“這一次跟著大家走,最使我高興的是學(xué)會了騎馬,不但騎,且會跑,雖然曾經(jīng)落馬兩次,幾乎送命,也不后悔。我的胃病還是很成問題,大家身體都比我強,年紀比我輕,我算是一個不甘落伍的老頭子。然而,在一個月的跋涉經(jīng)驗中,我獲得一種自信:我不弱于團體中的任何一個人;我的身體的確軟弱些,但我的忍耐力補救了它?!?/p>

也就是在這次訪問中,他重逢了白薇,并被她拒絕。1941年“皖南事變”發(fā)生后,作家沙汀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動員楊騷下南洋。他很快便同意了,到新加坡?lián)侮惣胃鬓k的《民潮》雜志主編,宣傳團結(jié)抗戰(zhàn),反對分裂投降。

中新社原副社長鄭楚耘曾參與《民潮》的編輯工作,他回憶說:“《民潮》半月刊的編輯室,設(shè)在陳嘉庚先生住的怡和軒對面南僑籌賬會的房子內(nèi)。從開始籌備到第二期出版,我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到那里去辦公,楊騷則整日在那里。當初他對于編輯工作的一些技術(shù)問題,的確是生疏的,但他做得很起勁,以全副精力對付。我看他身體那么羸弱,辦事卻如此認真起勁,不禁對他增加一種欽佩之感?!睹癯薄钒朐驴霭嬉欢诤螅娙藢τ诰庉嫻ぷ饕呀?jīng)熟悉了,他的興趣也更濃了,我便不再到怡和軒對面的房子去了。”

1942年新加坡淪陷前,楊騷撤到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在那里成了家。直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他又回到新加坡任教,1952年才回國并定居廣州。長期的漂泊窮困,耗費了他太多的精力,然而疾病纏身的他,還是堅持創(chuàng)作,筆耕不輟,直到去世。

“一生為革命文化事業(yè)奔走南北,著譯豐富?!弊骷覙沁m夷和草明這樣評價楊騷,他們說他是“熱愛祖國的多情的歌手”。

猜你喜歡
白薇林語堂魯迅
林語堂:幽默藝術(shù)與快樂人生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8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人在朝堂,心不由己
桃之夭夭A(2020年12期)2020-01-25 11:18:15
糾纏一世的情劫
中外文摘(2018年18期)2018-09-21 06:10:34
探訪林語堂故里
海峽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1940年林語堂短暫的重慶之行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7
大半生
小說月刊(2016年8期)2016-07-27 23:33:24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漢語世界(2015年1期)2015-12-28 11:05:24
天长市| 雷波县| 芷江| 河北省| 革吉县| 辉县市| 西藏| 缙云县| 房产| 金溪县| 武隆县| 离岛区| 唐山市| 泰和县| 正安县| 黑山县| 乌兰浩特市| 楚雄市| 莎车县| 昔阳县| 锡林浩特市| 灵山县| 黄梅县| 大连市| 潮安县| 博野县| 扶沟县| 黑山县| 云南省| 乌拉特中旗| 太白县| 惠安县| 尼勒克县| 恩施市| 贵德县| 夏津县| 绥宁县| 鹤峰县| 犍为县| 崇信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