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幾個月前,一個同事說“保健品就是一種低智商稅”時,我有點不以為然。嗨,不要這么憤世嫉俗,總會有點用的吧。
事實證明,貌似一點點用都不會有。
唯一的作用是,當(dāng)你一大早醒來,一勺味道不壞的血橙提取液會幫助你對這一天充滿信心:看,我這一天可是從滿滿一勺維生素C開始的。這玩意兒能讓我精力充沛,還能抵抗日光暴曬,增強(qiáng)免疫力,打造完美的血肉之軀。
當(dāng)一部分朝陽群眾用密宗上師仁波切加持自己亢奮的文藝生活時,必須指出,還有一部分被生活摧毀得不成樣的中年人,正試圖用保健品來抵抗自己隨時可能坍塌的人生。
埃皮克提圖說得好,你是一個擔(dān)負(fù)著軀體的小小的靈魂。
靈魂必須要有解藥。這解藥在青春年華,無非就是早睡早起,多讀書少上網(wǎng),多鍛煉少吃零食,多談戀愛少發(fā)脾氣。年輕人對這些意見通通聽得進(jìn)去,深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該少吃少吃,該跑步跑步。乃至人到中年,惰性上身,腦袋一下不清楚,開始中一種“有錢可以買到一切”的毒。
所謂保健品,無非就是后悔藥。
后悔晚上吃了頓炸雞,夜間酵素幫你忙;后悔喝到不省人事,解酒藥助你走出爆肝困區(qū);出門不注意防曬有點黑,日式美白丸3個月一療程,立刻肌膚勝雪;熬夜喝酒吃燒烤不鍛煉,綜合維生素一舉解決所有問題。
中年人每每看到有人三十出頭因為常年熬夜暴斃的新聞,都會在深夜兩點戀戀不舍地放下手機(jī),吃一顆排毒膠囊壓壓驚。
好幾本科普小說預(yù)言過,將來的人類社會,一家人坐在一起晚餐時,吃的食物可能只是一些藥片,這些藥片已經(jīng)能夠充分滿足一個人的營養(yǎng)需求。
有次看國產(chǎn)電影,打扮得時髦漂亮的都市女青年到窮鄉(xiāng)僻壤支教時,首先拿出來的就是好幾瓶維生素片,似乎只要有這些藥片在手,她就能繼續(xù)維持一個城市人的健康面貌。吃完一頓乏善可陳的晚餐,吞幾把藥片進(jìn)去,不僅比吃一頓豐盛的晚餐更有營養(yǎng),還一點兒不含惱人的卡路里。
怎么說呢?在鄉(xiāng)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優(yōu)劣上,唯有這點我站在鄉(xiāng)下人這邊。一個鄉(xiāng)下人吃完一碗清湯掛面,起碼知道自己吃得不夠好,需要點綠葉蔬菜,還需要一些肉,才算一頓滋潤的晚餐,才算品嘗了做人的滋味。
一些吃藥的城里人卻在狂妄地堅持一件事,猶如光吃瘦肉精的豬一般,以為保健品能帶來非凡的人生。
只要想一想,過不了多久,我們這群中年人也將變成花十幾萬元買保健品的老年受騙群眾,我就忍不住悲從中來。一顆小小的靈魂,快要被愚蠢溺死。
(摘自《博客天下》 圖/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