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勇
作為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先生在京劇藝術(shù)的傳承和發(fā)展上,作出過杰出貢獻。他13歲正式登臺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劇目,15歲開始與父親同臺演出《游園驚夢》。他嗓音甜美圓潤,唱念字正韻美,表演端莊大方,扮相、演唱都酷似其父,在青衣、刀馬旦、昆曲等諸行當技藝方面,也均有極高造詣。
當然,梅葆玖先生身上的各種光環(huán)也十分耀眼。1989年,他榮獲美國紐約林肯美華藝術(shù)中心授予的亞洲杰出藝人獎;2009年,被世界藝術(shù)家協(xié)會授予“藝術(shù)大師獎”和“終身成就獎”;2011年,榮獲中國京劇終身成就獎;2015年,榮獲第15屆華鼎獎終身成就大獎。
這些成就和榮光,如果擱在一般人身上會怎樣呢?現(xiàn)實中,很多實例經(jīng)常讓我們看到這樣一些情形:有的人也許會趾高氣揚、目空一切;有的人也許會志得意滿、滿面春風;有的人也許會狂放不羈、手舞足蹈……可是,梅葆玖先生則完全不是這樣。在成就和榮光面前,他始終低調(diào)得很,也謙卑得很,甚至還一次又一次拒絕人們稱他為“大師”。
梅蘭芳(左)與梅葆玖(右)
有一次,國內(nèi)一家著名媒體的記者采訪年屆耄耋的梅葆玖先生,問道:“您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又是當今梅派藝術(shù)的掌門人??墒沁@些年來您一直拒絕社會上把您稱為‘大師,這是為什么?”
梅葆玖先生坦然地回答道:“請不要稱我為‘大師,我更不要做什么‘大師,我父親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師,中國真正的大師并不多。我不是,我是干活兒的。不要增加我的負擔,想太多了身體會不好的。”
這是多么謙虛的老先生啊,真的令人感佩!明代思想家方孝孺曾說:“虛已者進德之基?!边@是從修德的層面來講謙虛,而晚清的維新志士譚嗣同說:“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眲t是從治學的層面來講謙虛??吹贸鰜恚份峋料壬且驗橐幌蛑t虛,最終在修德和治學(學藝)上成為了令人敬仰的“大師”。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