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杰
事例1:
孫女要我買真車
唐德友和兒子家分住貴陽兩區(qū),每周末小兩口都會帶上小孫女前來看望,每次他都準備一大堆零食、玩具給孫女,幾乎是有求必應(yīng)。然而,三個月前,孫女前來時,不經(jīng)意說出的一句話,讓他覺得很是不安?!翱措娨晻r,孫女指著里面的汽車廣告說,爺爺給我買臺車吧。”唐德友以為孫女想要玩具車,立馬答應(yīng),孫女卻強調(diào)要買真的小轎車。
唐德友愣住了,“我和孫女說,真車太貴了,爺爺買不起,她反問,‘爺爺不是有很多退休金嗎?”孫女的回答,讓唐德友很是吃驚,他以為是兒子、兒媳在背后指使,“兒子覺得很冤枉,他們說從沒和孩子說起過此事,事后還告訴孩子買不起車,可孫女還是要我買車”。
專家支招:平時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當爸爸媽媽不能滿足,爺爺奶奶卻滿足了,孩子就不清楚在生活中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所以,當爸媽告訴她沒錢買車,孩子就會想到還可以讓爺爺奶奶買,建議父輩和祖輩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信息一定要統(tǒng)一。
事例2:
被孫女嫌棄太小氣
“一輩子沒與人攀比,到老了卻被外孫女拿來比較?!苯K揚州64歲的李冬梅因外孫女的言語感到沮喪。此前外孫女一直跟隨自己居住,去年暑假,5歲外孫女跟隨父親回老家生活了一段時間,暑假回來后,李冬梅卻覺得外孫女少了一份親切感,在日常生活中,一旦覺得自己不夠大方,就拿爺爺奶奶來比較,“外孫女常說‘爺爺奶奶對我最好,什么都愿意給我買,外婆你最小氣了,一說她,就嚷嚷著要去爺爺奶奶家”。
專家支招:其實這也是家庭成員對孩子教育的方式不統(tǒng)一,平時生活中可能給孩子建立了規(guī)則,結(jié)果去到一個新地方,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回來后孩子會渴望那樣的生活,這是真實感受抒發(fā),成人不用太在意。而且,孩子適應(yīng)環(huán)境能力很強,回到規(guī)律生活后會很快進入到狀態(tài)。
事例3:
小孫子總是口無遮攔
廣州市5歲的曾德云對于小孫子的口無遮攔,更是無可奈何。退休后,曾德云從老家韶關(guān)前往兒子家?guī)兔O子,由于過度寵愛,7歲的孫子宛如小霸王,說起話來更是讓人無力招架,“去公園玩,走得慢了說我慢死了,陪他夾娃娃,夾不到就說我笨死了,什么都要加個‘死字?!痹略聘嬖V孫子,以后說話不能再帶“死”字,“孫子不以為然,說我啰嗦死了。一旦不如意,不良語言的習(xí)慣就脫口而出?!?/p>
專家支招:每個孩子都會有探索自己的力量的階段,當他說不舒服的語言試探你時,你表現(xiàn)的情緒很大,孩子就越覺得這樣的語言很有力量,就會不斷去試探。所以你一定要平靜地告訴孩子:“你如果想說這樣的話,我可以讓你去一個沒人的地方,等你說完了你再過來?!边@樣堅持幾次,孩子沒有從中獲得力量,覺得沒意思,也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