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丹
追尋動物的“足跡”
文/汪丹
對于大多數(sh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經(jīng)常見到的動物十分有限,所以人們一般不會注意動物留下的“足跡”。其實在大自然中,每種動物在行動中都會留下屬于自己的不一樣的蹤跡,有的是行走的腳印,有的是滑行的痕跡,這些蹤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動物們的種類和去向?,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趣的動物“足跡”吧。
動物界里有一些大塊頭,它們不但個頭高大,而且體重也很大,因此留下的足跡清晰,容易分辨。
大象是陸地動物中的“巨無霸”,一頭成年大象的體重往往重達十幾噸,它們的圓盤形腳印能寬達50厘米,看上去就像一根根柱子砸過地面形成的印跡。
相對美洲黑熊而言,同樣生活在美洲的郊狼體形可就小巧多了。郊狼的適應能力超強,它們的腳印跟狗的腳印相似:前腳印長約六七厘米,后腳印稍小一些。不過,由于郊狼的爪不能縮回,因此腳印上會有清晰的爪印,這是它們的腳印與狗腳印最大的不同之處。
與大象相比,熊科動物的體形相對小一些,不過也足以令人畏懼。生活在北美洲的黑熊體重可達200多公斤,它們的腳印長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美洲黑熊的腳印很容易分辨:前端有分開的五個爪印,趾間距離比較小。
牛、羊、鹿等中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的蹄印也很有特色,比如白尾鹿。白尾鹿奔跑時尾巴翹起,尾巴底部的白毛會露出來,因此它們就有了這個名字。白尾鹿和牛、羊等動物一樣,第三、第四趾特別發(fā)達,長短一樣,但其他腳趾已經(jīng)完全退化,因此它們腳印的左右兩邊相同,完全對稱,很容易辨認。
那些體形小、體重輕的小型動物一般處于被捕食的地位,因此它們大多行動警覺,留下的腳印比較隱蔽,所以人們往往只能在雪地上或者潮濕松軟的泥地上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跡。
浣熊常常在河邊捕魚吃,由于經(jīng)常在水邊活動,浣熊的腳印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浣熊前后腳的腳印差別非常明顯:前腳腳印又小又圓,后腳腳印卻相當大,而且是長方形的,一眼就能夠分辨出來。
浣熊還是人們喜歡的寵物。曾經(jīng)有人為了幫自己的寵物浣熊散熱,還專門帶它去美容店剃毛,并在背上設計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圖案,看上去就像被同伴踹了一腳似的,超級可愛!
與浣熊相比,火狐和松鼠要機警得多?;鸷鼘W名赤狐,是食肉動物里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它們體形較小,行動敏捷,五趾和五爪都分得很開,而且上面長有毛發(fā),因此,除非是在非常松軟的地面上,否則它們所經(jīng)之處幾乎不會留下什么印跡。由于火狐是跳躍式前進的,因此它們的腳印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前后腳印有些部分是重疊的。
松鼠活潑好動,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它們的前足是細長的四趾,趾前有爪,后足是五趾。除非很仔細地觀察,否則你是很難在樹林里發(fā)現(xiàn)它們的蹤跡的。
地球上生活著數(shù)量龐大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它們的“足跡”也是各具特色。
一些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潮濕地帶的蛇以小型兩棲動物為食,比如青蛙。青蛙的前肢短小,分為4趾,趾間沒有蹼;后肢長而發(fā)達,分為5趾,趾間有蹼。青蛙的腳印看上去就像一個有4根或5根指頭的外星人手印,相當可愛。
胖乎乎的美洲河貍也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喜歡沿著溪流活動,它們有像船槳一樣的尾巴,在游水時起到舵的作用。河貍的四肢短而寬,后肢粗壯有力,后足趾間直到爪部都長有全蹼,適于劃水。因此,美洲河貍的腳印是呈網(wǎng)狀的圓形,特點十分明顯。
盡管蛇也是爬行類動物,但是它們的四肢已經(jīng)退化,因此,用“足跡”來形容蛇經(jīng)過的痕跡或許不夠恰當。蛇的分布范圍極其廣泛,甚至包括干燥無比的沙漠腹地。
蛇的運動方式和任何一種動物比起來都可以稱得上是“別具一格”。它們在地面上做水平波狀彎曲,身體后部發(fā)力,推動身體向前移動,它們就是這樣蜿蜒前進的。因此,蛇留下的“足跡”蹤跡獨具特色——是一條連續(xù)不斷的S型“足跡”。
盡管對于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準確分辨出這些足跡屬于哪種動物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但對于那些需要天天和野生動物打交道的人來說,辨識動物足跡卻是一項必備的技能。
動物足跡所能透露出來的信息比我們大多數(shù)人能想到的要多得多。一些野外生活經(jīng)驗豐富的人通過動物的腳印,不但能判斷出動物的種類,而且能判斷出動物的性別、體重、年齡,甚至能判斷出動物的身體是否有殘疾或疾病。
動物保護組織的專家們在非洲觀察瀕危動物野生犀牛時,曾經(jīng)千方百計地給犀牛戴上了昂貴的無線電項圈,想以此來監(jiān)控它們的生存狀態(tài),但效果很差??僧?shù)氐墨C人卻能夠準確地說出犀牛的相關信息,原來他們是通過觀察犀牛的腳印得出這些信息的。
這么看來,足跡簡直就是我們了解動物的信息資源寶庫,如果有機會看到它們,請你停下腳步仔細觀察一下,說不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