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訓練的阿里。
拳王阿里去世了,享年74歲,對一個1984年就罹患帕金森癥的患者來說,已經(jīng)算是高壽。事實證明,世上沒有誰能KO他,除了時間。毫無疑問,他是史上最傳奇的運動員之一,還有許多人認為沒有之一。
《紐約時報》訃聞版以“傳奇阿里:狂暴雷霆與雷霆之后的那道彩虹”為題,將人們眼中“高大全”的阿里還原為一個真實的人——“體育界毀譽參半的超級巨星”。
雖然他整個人生中都在與種族歧視斗爭,但也曾把種族色彩的言論掛在嘴邊;他時常在公開場合表達對家庭的重視,感情生活卻較為“隨便”。
或許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阿里才更配得上人們對他仰視。正如阿里的傳記作者所言,“他既是狂暴的雷雨,又是雷雨之后的那道彩虹。”
上一次《紐約時報》用這種規(guī)格的長篇訃聞來紀念的著名人物,應(yīng)該是2013年離世的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英國廣播公司(BBC)則用“拳王,民權(quán)斗士,詩人”形容阿里的一生,稱他的影響力“超出了體育、種族和國籍的范疇”。
在阿里復雜多變的人生背后,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傳奇:
將阿里視為精神偶像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說,“他在拳擊場外為了人權(quán)的斗爭讓他付出了冠軍頭銜和社會地位的代價,他的對頭甚至把他關(guān)進了鐵窗,但是拳王始終堅持著他的信念,阿里的勝利讓世界見識到了今天的美利堅?!?/p>
蘋果公司將公司英文首頁換上他的照片,并加上一句注解:沒有想象力的人,就沒有翅膀。你可以說這是一種營銷方式,但也是蘋果價值觀的表達。
曾敗給阿里的拳手福爾曼說,阿里是他遇到的最偉大的人之一,“僅僅說他是個拳手,是不公平的”。
“為什么要剝奪他的生命,我還要向他學習,還想一日奪魁找機會拜訪他,今后再也見不著他了?!钡弥⒗锶ナ赖南⒑螅袊踵u市明哭得像個孩子。
對于這些贊譽,阿里未必認可,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名字,不是你的;我的信仰,不是你的;我的目標,只屬于我,與其他人無關(guān)。”縱觀阿里這一生,最能概括他的,還是他自己的話:“我不用成為你想要我成為的那個人,我有自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阿里自練拳擊那天起,便“囂張”地稱,自己要成為世界之王。他創(chuàng)的“蝴蝶舞步”是一種典型的游擊戰(zhàn)打法,能將對手玩弄于掌股之間。
在贏得第一個重量級冠軍的第二天早上,他宣布從基督教皈依伊斯蘭教,把自己作為“奴隸”后裔的名字卡修斯·克萊改為穆罕默德·阿里。
此后一生,阿里都在捍衛(wèi)伊斯蘭教。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參選人特朗普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言論遭到阿里的公開指責。他說,“希望我們的政治領(lǐng)導人利用手中的權(quán)力,澄清對真正伊斯蘭的曲解?!?/p>
1967年越南戰(zhàn)爭期間,阿里拒絕入伍,他說,“我和越共沒有爭吵?!币蚓芙^服兵役,他被吊銷拳擊執(zhí)照,并被判5年監(jiān)禁,25 歲到29 歲不能參賽。雖然錯過了黃金期,32 歲,他重回巔峰,打出拳擊史上最經(jīng)典一戰(zhàn)——擊敗福爾曼。34歲時,他成為歷史上首位三度奪得重量級拳王頭銜的拳手。
退役后,阿里被爆患有帕金森綜合征。1996年,他用抖動的手點燃亞特蘭大奧運會主火炬。理念之類,都可以宣揚。顫抖的手,是真實的。
這個一生都在戰(zhàn)斗的人最終安葬家鄉(xiāng)。阿里的女兒哈娜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我們真的很心痛。但是爸爸現(xiàn)在自由了,我們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