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
孩子病了,腸胃脆弱,想喝點(diǎn)稀的,于是我給他做了疙瘩湯。一碗稠乎乎的疙瘩湯下肚,他連說“好喝”,病也輕了不少。周圍幾個(gè)媽媽聽說后,都說想學(xué)。其實(shí),疙瘩湯不難做,不過要想做得好吃,還是有幾點(diǎn)需要注意的。下面,我就一一教給大家。
需要準(zhǔn)備的材料:
主料:面粉適量
輔料:西紅柿、青菜
調(diào)料:蔥蒜適量,雞蛋一個(gè),醬油、鹽、香油適量
做法:
1.西紅柿切碎塊,青菜切小段,蔥蒜切末,雞蛋打散備用。
2.要和面疙瘩了,把水管的水開到最細(xì),然后邊攪拌邊接水,動(dòng)作要快,不要讓面成團(tuán),要攪成均勻的面粉粒。
3.炒鍋放少許油,燒熱下蔥蒜末煸焦黃。
4.接著下少許醬油熗鍋,油要熱才能熗出味道來。
5.然后下熱水,放西紅柿煮兩分鐘。
6.把攪拌好的面疙瘩陸續(xù)下到鍋里,邊下邊攪,不然會(huì)黏到一起。
7.煮三分鐘,疙瘩煮透,放鹽和青菜,然后把蛋液澆入湯中,放香菜、香油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事項(xiàng):
1.和面疙瘩,得和出細(xì)小的面疙瘩才行,千萬別和成面團(tuán)了。您想想,說吃疙瘩湯,然后端上來一碗沒餡的湯圓,這肯定不行?。∷裕兔娓泶?,水必須要特別小才行,就是把水管開到最細(xì),也不能一直接著水,否則還是會(huì)變成面團(tuán)的,接一下就離開,用筷子攪勻,然后再接。如果你吃到的疙瘩湯,里面都是黃豆大小的疙瘩,那么說明做得不夠好。如果面攪得好,疙瘩煮好后像米粒大小是最理想的。
2.做熱面湯要好吃,就得熗鍋,不然做出來沒有香氣。切記,蔥蒜一定要炸到焦黃,甚至糊一點(diǎn)兒也沒關(guān)系,然后開大火放醬油,咔一下,味兒就出來了。
3.放疙瘩時(shí)動(dòng)作要快,邊放邊攪。不然,丟下鍋不動(dòng),就成大面坨了。如果您不想喝太黏稠的湯,可以用笊籬過濾一下疙瘩,把細(xì)小的面粉過濾出去,這樣湯就會(huì)清亮些。
以上說的,如果媽媽們都注意到了,做到了,那么一碗順溜滑潤的疙瘩湯就做好了,你家的姑娘、小子肯定愛吃。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