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春艷
每次到了幼兒園的午餐時間,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有的孩子伸長手在抓最愛吃的菜或嘴巴里塞滿了喜歡吃的飯菜;有的孩子旁若無人、口沫橫飛地大聲講話;有的孩子撅著嘴在碗中挑三揀四;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己不愛吃的飯菜灑得滿桌……,看到這些,不禁會嘆惜,祖國的花朵怎么這么沒有教養(yǎng)。其實出現(xiàn)這些情況,是因為我們的孩子缺少禮儀訓練。教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吃有吃相”,漸漸養(yǎng)成文明進餐的習慣。
一、創(chuàng)設優(yōu)雅的用餐環(huán)境
家庭餐廳應盡量設在安靜地帶,有件的可加設隔音墻。餐室要有取暖和降溫設施,在過冷、過熱的天氣應調(diào)節(jié)室溫。餐室的清潔衛(wèi)生一定要在飯前打掃干凈,尤其應注意將玩具等物品收放整齊;活動室兼做餐室的幼兒園,進餐時鋪上桌布,設立屏風,會讓孩子感覺到活動室與餐室的區(qū)別,提高孩子的進餐興趣;播放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播放曲目應是孩子熟悉的小夜曲、輕音樂、鋼琴曲等,使他們在進餐時能有一個較放松的心情,享受進餐帶來的樂趣,陶冶孩子的情操;碗筷應注意大小合適,并力求美觀、清潔、耐用,過于陳舊的餐具要注意更新。
為了保證孩子吃飯時的良好情緒,成人在孩子進餐前后不要處理問題或批評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做錯了事,要等他吃完飯再做處理,以免影響孩子的食欲。成人要保證孩子的進餐愉快,絕對不能讓孩子哭叫,以免將食物吸進氣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飯作為體罰的手段。
二、鼓勵孩子自己進餐
孩子長到一周歲至一周歲半時,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菜。絕大多數(shù)英國家長認為,孩子想自己進食,標志著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向往,完全應給予積極鼓勵。有的孩子依賴性強,不愿意自己進餐,如果一味地說教,易導致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些孩子還會故意違背,因此,家長和教師應采取故事,游戲與說教結合的方式,使孩子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方法。如通過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飯時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會造成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不干凈。又如通過情景表演《我會自己吃飯》使孩子了解進餐的一些簡單常識,并知道餐具的使用和擺放,在一定的時間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使用餐具時的具體方法:左手扶餐盤或拿饅頭等主食,右手三指握小勺或筷子;坐姿是:雙腳平放地板上,上身坐直,前胸靠近餐桌,嘴巴離餐盤稍近,將食物放進嘴里時,頭向前伸,嘴巴接近餐盤。允許個別孩子選擇左手拿勺,但是要同時階段性地教這些“左撇子”幼兒學會用右手拿餐具的方法。
三、避免挑食、偏食習慣的形成
英國人普遍認為,一個人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家長遷就造成的,因而他們特別重視幼兒期的偏食、挑食,如幼兒一個勁地只吃某種菜而對其他菜不屑一顧時,家長往往會把此菜收起來。他們還認定,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yǎng),而且會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自私、難以自控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家長應注意食物品種要多樣化,經(jīng)常更換,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各種食物,熟悉它們的口味,可以避免養(yǎng)成挑食、偏食的習慣。此外,任何一種食物所含的營養(yǎng)素都不全面,只有多樣化食物通過營養(yǎng)素互相補充,才能達到營養(yǎng)平衡,家長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你對某些食物的厭惡。
如果孩子已形成挑食、偏食的習慣,家長需有耐心的糾正。家長應借助各種形式向孩子講道理,說明偏食、挑食的壞處,不要打罵、批評孩子。孩子喜歡色彩鮮艷、味道鮮美的食物。因此,家長對孩子不愛吃的食品可通過不同的制作方法,保證色、香、味、形俱佳來吸引小兒的興趣。應堅持不斷的嘗試,不要因為孩子一次不吃就不再提供了,更不要因為心疼孩子而使你的嘗試屢屢失敗。因為如果孩子掌握了你的心理后,便會利用不斷地哭鬧、拒食等方式,換得他喜歡的食物。
四、教給孩子文明進餐的禮儀
(一)家庭、幼兒園進餐禮儀
1.在餐桌上就餐,要等小朋友或家人都到齊后再一起進餐。
2.用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協(xié)調(diào)地拿筷子或握勺子, 教給孩子用勺子尖和筷子將碗里很少的飯粒舀或夾上來,切忌用手去幫助抓碗邊剩余的飯粒。
3.飯菜在嘴里嚼動時,需要閉上嘴,不能發(fā)出聲音,喝湯時同樣不能發(fā)出聲響。
4.往嘴里送飯菜時要適量,不可量過多而鼓起兩腮,做到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菜吃完后需要等到嘴里的剩余飯菜全部咀嚼咽下后方可離開餐桌。
5.嘴里塞滿飯菜時不可以說話,如果有必要說的話也要等飯菜全部咽下后才可以說,而且要小聲交談,不可打擾他人。
6.吃剩的食物如果不吃了請留在自己的盤子里或者桌子上,不要再放回去。
7.如果手臟了,請用餐巾紙去擦,不要抹在自己的衣服或者桌子上。
8.吃飯的時候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看電視,報紙等。
9.確定要離開餐桌前,要先檢查自己身上、餐桌及自己附近的地面的衛(wèi)生情況,把不小心掉落到地面的飯粒等撿起扔到垃圾筒里(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10.雙手端起餐盤送到指定地方后回來收起小椅子,再去盥洗室洗手、漱口、擦嘴、照鏡子、整理衣物。
(二)宴會及聚餐時的禮儀
1.在餐桌上點菜時,要告訴孩子應該讓年長的先點,然后自己再點,這樣才是尊重別人。告訴孩子,有人為自己倒茶水,換用干凈的餐具,拿餐巾紙時,都應該說“謝謝”等。
2.聚餐時,面對桌上許多個盤子里的菜時要盡量用筷子或勺子夾離自己較近的菜,而不可以在盤子里隨自己心意亂挑。如果盤子離自己遠的話,可以請別人幫忙盛來自己愛吃的菜。
3.帶孩子外出用餐或做客時,父母首先要檢查自己是否穿帶整齊,再檢查孩子的穿戴。要告訴孩子不要隨意離座,在餐桌上不能大吵大鬧,不能和其他人搶食物等。
我們希望每一個常規(guī)不是孩子的束縛,而是孩子在集體環(huán)境中形成的自覺行為,最終為其一生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教給孩子一個良好的進餐禮儀習慣,將讓他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