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2014年初的一天,著名海洋生物研究專家約翰教授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的阿留申群島觀測時,發(fā)現(xiàn)了一頭被撕咬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的大白鯊。尤其令他震驚的是,這條6米多長的大白鯊的下巴竟已被兇殘的對手吃掉。是什么動物有這么大的膽量和能力對以殘暴出名的海洋霸主鯊魚下毒手?約翰教授決心進行追蹤研究。
約翰教授運用最先進的GPS衛(wèi)星定位設備,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跟蹤大白鯊的活動。一旦監(jiān)控海域出現(xiàn)大白鯊異樣反應,他就馬上運用深水攝像技術進行追蹤觀測。在先進儀器的幫助下,約翰教授終于發(fā)現(xiàn)了“慘案”背后的元兇……
海洋霸主遇到了“殺手鯨”
2014年10月4日傍晚,一條4米多長的大白鯊正在海面上尋找食物。忽然,大白鯊發(fā)現(xiàn)前面不時噴起一根根水柱,原來是四頭虎鯨獵殺了一頭海獅,將死海獅在海面上拋來拋去地玩耍。
虎鯨是一種肉食型齒鯨,體形呈紡錘形,體表光滑,顏色黑白分明,背部為漆黑色,在鰭的后面有一片馬鞍形的灰白色斑,兩眼的后面各有一塊菱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為雪白色。頭部較圓,鼻孔在頭頂?shù)挠覀?,有開關自如的活瓣,當浮在水面時,就打開活瓣呼吸,噴出一縷泡沫狀的氣霧,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氣就變成一根水柱?;ⅥL是鯨類中較小的一種,最大的虎鯨全長不過10米,體重7~8噸?;ⅥL一般以海獅、海豚、海象為食物,有時也喜歡捕食超過它們身體很多倍的大型須鯨。因此,這種大型肉食動物被人們稱為“殺手鯨”。
四只虎鯨圍獵大白鯊
看到美味的海獅,大白鯊立即加速游了過去,撲向落入水中的海獅。其中一條較小的母鯨被貿(mào)然闖入的大白鯊激怒了,立馬向那條鯊魚沖去。大白鯊不甘示弱,張開血盆大嘴對著虎鯨猛沖了過去。作為海洋霸主,大白鯊可不是徒有虛名的—游動速度每小時高達70千米;它還具有大腦感應電子場,可以將外界信息迅速傳至大腦中樞,反應極其敏捷;它力量極其強大,配上尖刀般鋒利的牙齒,不知道有多少對手在它嘴下喪生。
第一個回合,虎鯨沒有正面和大白鯊“交手”,只是靈敏地騰空而起,從大白鯊頭上飛躍了過去。盡管虎鯨平時的速度比大白鯊要慢,大約30千米/小時,但此時的時速卻明顯超過了60千米。很快,另外3只虎鯨也猛撲過來加入了戰(zhàn)斗。四只虎鯨分工協(xié)作、有條不紊。一只在前,負責吸引大白鯊的注意,一只在后,專門追著大白鯊尾巴咬,另外兩只則分別在大白鯊兩側沖擊它的身子。
幾個回合之后,左側的那只虎鯨趁大白鯊轉身之際,猛地撲了過去。大白鯊趕緊擺正身子迎戰(zhàn),說時遲,那時快,右側的一只虎鯨飛躍起來猛地撲向大白鯊,應接不暇的大白鯊只注意到了前方撲過來的對手,卻沒想到還有對手從天而降,一下被這只虎鯨咬住了背部。大白鯊拼命掙扎,可虎鯨的牙齒和大白鯊的牙齒同樣銳利,而且朝內(nèi)彎曲,上下頜牙齒交錯,大白鯊越掙扎,自己背部的傷口越扯得大。就在這一瞬間,另外3只虎鯨也沖上來咬住了大白鯊的前胸和背部。
不到幾分鐘的時間,虎鯨就用鋒利的牙齒將大白鯊的胸部一直撕開到尾處,然后將大白鯊左邊內(nèi)腔完全撕扯開來。不一會兒,大白鯊的肝臟和腸子被虎鯨扯出來全部吃掉了,一命嗚呼。吃完內(nèi)臟,虎鯨又爭相撲向大白鯊嘴部,你爭我搶地咬下大白鯊的嘴唇美美地吃了一頓,扔下一條慘不忍睹的大白鯊尸骨漂浮在海面上……
虎鯨—當之無愧的海底世界“戰(zhàn)術大師”
在隨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約翰教授還多次觀測到了虎鯨主動捕食大白鯊和大型藍鯨的場景。約翰教授發(fā)現(xiàn),虎鯨捕食時特別注重戰(zhàn)術合作,面對不同的捕食對象,它們會組成幾條至幾十條的攻擊隊,如同一群狼圍捕一只孤鹿。從這個角度看,虎鯨是當之無愧的海底世界“戰(zhàn)術大師”。
虎鯨捕食最壯觀的場面要算捕食海象和捕食身體超過自己很多倍的大型藍鯨。海象遇到虎鯨攻擊時會迅速聚集在一起,大海象居前,小海象居后,面對虎鯨準備廝殺。而虎鯨則先組織5~6只在海象面前橫排一列,裝出一副要猛攻的架勢吸引海象的注意力,而其它虎鯨則悄悄繞到海象背后發(fā)動襲擊,海象群一亂,正面的虎鯨便一擁而上,大咬大嚼,直殺得海象血染波濤,然后美美地飽餐一頓。一次,為了捕食一只17米多長的藍鯨,總共有24只虎鯨參與了戰(zhàn)斗。它們一擁而上,有的撲到藍鯨身上迫使它沉到水下,不讓它浮出水面呼吸;有的沖上去咬住藍鯨頭、尾,直到折磨得藍鯨奄奄一息,再分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