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蓉
吃相
文/楊蓉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過去的人,很看重這個。
我記得小時候,就因此常叫父親糾正或訓誡。站立時,不準弓著腰,說像討吃貨;不準倚著物,說是懶漢樣;不準雙臂環(huán)抱胸前,說是像罵街的潑婦。坐下時,又不準左扭右扭,說是像生了虱子;不準叉開雙腿,說是極不文明;不準翹起二郎腿,說是對人不禮貌。尤是吃飯的時候,講究最最多:不準口咬筷子,不準用筷子敲擊盤沿兒,不準把筷子豎叉于食物上;不準滿掌捧碗,不準大聲說話;不準把著一份菜獨食,不準剩下半顆兒米粒;還有,最不能聽見的,就是吧唧嘴的聲音……就是現(xiàn)在回去了,一家子守著父母吃飯,任誰也不敢太沒規(guī)矩。
說起來,對于“吃相”印象最深的,一是小品演員朱時茂與陳佩斯表演的《吃面條》。陳佩斯扮演的是個社會底層的勞工,想來餓肚皮是常有的事。某日,恰逢電影劇組招聘零時演員,他好不容易撈著這么個又掙錢又可以吃飽的活兒,也就顧不得許多了,衣扣一解,襟開胸露,半蹲半就著,用一雙大長筷子,吸吸嘶嘶直往肚子里使勁地撥灌面條。那吃相,真是形象的了得,堪比《西游記》里豬二師兄吞吃人身果。
另外,見某位女作家撰文描寫山寺里僧人吃飯的場面,說“空空空……”的木板子敲過后,眾僧人簌簌而動,行至餐房。后,長衫一撩,落身一坐,且坐態(tài)如鐘。隨著“請”令一下,皆合掌恭敬,齊頌一段進食前的經(jīng)文。罷了,方左手托碗,猶如祥龍含珠,右手執(zhí)箸,宛若錦鳳點頭。整個餐房里,可謂寂靜雅然,一片祥寧。
吃飯,在僧人來講,是修行的一種。
吃飯,在常人來說,就是吃飯而已。
我有一個妗子,人長的肉頭短頸,性子卻辣烈,吃起飯來更是風卷殘云,什么食物,但凡入了她的嘴,立刻就會奏響一場盛大的個人音樂會,“吧,吧唧,吧唧吧唧,吧吧唧唧……”縱然并不怎么好吃的食物,一經(jīng)她的嘴“廣而告之”,味道一下就浮夸起了。小的時候,我因在家受約束慣了,初次見這位妗子吃飯時,很是好奇,也覺有趣,曾留心模仿過。豈料,后被父親逮到,好一通訓教。至此,也就再不敢了。長大了,方才覺得,那樣的咀嚼之音,確實難聽,真能要人的命。
有一位叫“宋梅”的女子,是我原來的同事,她吃飯的時候,有一怪癖,就是不管人多人少,總喜歡用自己的筷子,沙場點兵似的亂翻盤里的食物。菜有多少盤,她就翻多少盤。從盤面翻到盤底,再從盤底翻到盤面,尋找她可心的那一箸。叫她翻過的菜,魚成爛泥,蔬如雜草,弄得旁人一點食欲也沒有了。她的這番進食習慣,每回想起來,都覺有愧于那古意習習的名字。
還有,生活中有不少男人們,喜歡邊吃飯邊用竹簽剔牙,尤其那種手指上戴著大金戒的,似乎更甚。剔牙,本該是個很隱秘的事,私下里做為,人們可以理解。然大庭廣眾之中,你嗞牙咧嘴舌肉蠕蠕的不說,還不時將牙縫里剔出的食物碎屑,認真捏在指尖,不定向的一彈。伴隨著“發(fā)射”的成功,還從喉間不斷“嗝”出串串歡慶似的響動,簡直令人不忍目睹,也不忍耳聞。
當然,比之這樣的大咧咧者,生活中所見,也不乏極優(yōu)雅者。
我在樓下的面館里,曾見過一位美女吃面,那優(yōu)雅之狀,簡直令人咂舌,令我等這類粗婦不敢再舉箸。
一碗削面、兩碟小菜,花一樣擺在那位美女眼前。只見,她悠悠夾起一塊黃瓜,欲滴的紅唇徐徐靠近,把嘴張到極限之大,用筷子將黃瓜塊通過“舌道”,緩緩送至后嗓子眼兒處,復將筷子原路“倒”出,生怕發(fā)生追尾或刮蹭似的。接著,把嘴向里一攏,收合上。上下紅唇不見動彈,只隱約見下巴即后腮幫處,一跳一跳地動。間或著,還有“噌噌噌”之聲,從七竅中的另外六處傳出。一塊黃瓜,大約嚼了幾分鐘。之后,又用筷子在碗里繞來繞去,繞來繞去。片刻,盡將一條削面巧巧繞在筷子上,像藤纏住了樹。最后,又將前法,復“播”一遍。
飯,像她這么吃,優(yōu)雅是優(yōu)雅的要命,可也不知累不累?反正,我看著是挺累的。若要叫我同她共餐,那么,我寧愿餓著肚皮。
《禮記》里講:“夫禮之初,始諸飲食?!?/p>
吃相一事,說小了,是個人習慣,說大了,就是種社交禮儀。在我覺得,凡事不能太過隨心、隨性、“非禮”于人;也不必太做作、刻意渲染優(yōu)雅、招惹眼目。總體而言,做到叫旁人看的下眼,感覺舒服,即可。
當然,平素私下里,遠離了人群,關起自家的門來,就沒有必要還拿捏著一些個造型與姿態(tài)。這個時候,人就可以把性情的東西釋放出來。我有一閨蜜講,她的夫君就是內(nèi)外分明自在隨性的人,在外奔波一整日后,一進家門,必是脫的袒腹露背,唯剩個褲衩子。就連用餐的時候,也是赤身盤腿,大嚼大咽,吃喝得汗流浹背,像做了快活地“床上運動”一般。然,一旦打開了門,就西裝革履,就把那片叫做“文明”的樹葉,即諸多類似的樹葉,隨身攜帶,運用得當。我聽過后,盛贊其為“高人”。
吃相,看似是外像,實則是內(nèi)功??此剖滦?,然一個不留神,就會暴露你的諸般真相,也帶給他人很多不適。此一事,實在不容小覷。
摘自《書林青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