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王石川
48%在外居住的受訪者中,8.3%的受訪者直言非常介意。在受訪者看來,有些年輕人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最大的原因是沒時間和精力陪父母。
相信對于不少在外地工作或讀書的年輕人來說,父母來看望自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不過,父母的到來有時也會讓他們手足無措。
日前,問卷網(wǎng)一項針對2002人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48%在外居住受訪者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8.3%的受訪者直言非常介意。在受訪者看來,有些年輕人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最大的原因是沒時間和精力陪父母(54.2%)。67%的受訪者認為子女應該經(jīng)?;丶铱赐改福?4.8%的受訪者認為子女應注意主動和父母溝通。
在這些受訪者中,35.7%的人是單身,39.7%的人與父母不在一個城市居住。其中,00后占0.3%,90后占27%,80后占49.8%,70后占16.1%,60后占5.5%。
48%在外居住受訪者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
調(diào)查顯示,48%的受訪者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其中,8.3%的受訪者直言非常介意,39.7%的受訪者表示若父母停留時間短的話不介意,47.7%的受訪者完全不會介意,4%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
@翟麗偉(成都上班族)
在外面工作3、4年,家人還一直沒來過。因為離家遠,機票貴,平時節(jié)假日我一般不回去。過年時為了拿雙薪,我也是初四以后才回家,然后又匆匆趕回成都了。這次媽媽來,我準備帶老媽好好在成都玩一玩。其實我開心的同時也有點難過,我媽為了省錢,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過來,讓我特別難受,感覺沒有照顧好父母。
@吳霖(化名,北京上班族)
該不該讓父母常來探望自己,其實我很糾結(jié)。按說我在大城市生活,又有自己的房子,應該多接父母來住住,帶他們四處逛逛??墒俏夜ぷ魈Γ瑳]有假期,沒機會陪他們出去。我妻子不太懂我家鄉(xiāng)的方言,和我父母聊天很困難。他們老兩口來,剛開始幾天還比較開心,住久了就會覺得無聊,一家人也容易出現(xiàn)小矛盾。
54.2%受訪者擔心父母來了自己沒時間陪
在受訪者看來,有些年輕人不愿父母來探望自己,最大的原因是沒時間和精力陪父母(54.2%),其次是不想讓父母擔心(47.2%)和不想讓父母辛苦(46%)。其他原因還有:租房居住不方便(42.7%)、父母管太多(33.7%)、父母太嘮叨(30.5%)和生活習慣差異大(29.9%)等。
@翟麗偉(成都上班族)
我媽之前在電話里特別叮囑我不要在外面訂賓館,說要住在我那兒,既能省錢,也方便照顧我??墒俏液蛣e人合租房子,床也不大,住起來不方便,就幫她在家附近訂了個房間??衫先思矣X得我浪費錢,而且跟她生疏了,唉聲嘆氣的。我半天都解釋不清楚,一著急就發(fā)火了。事后特別后悔,也感覺自己很沒用,不能讓父母放心享福。
@吳霖(化名,北京上班族)
父母從老家來看我的時候,幾乎不出門,整日待在家里。剛來的時候他們出去玩過幾次,人生地不熟,四處碰壁,所以就不太愿意出去了。雖然父母是用自嘲的語氣笑著跟我講的,但是我想象著那種場景,感覺很心酸。所以我寧愿放假時自己回去看望父母,或者帶他們出去旅游,但是又怕父母誤會。老人一定會覺得辛辛苦苦把兒子養(yǎng)到這么大,現(xiàn)在反倒被兒子嫌棄。
調(diào)查中,感情狀況(67.4%)成為年輕人最怕父母來訪時提起的話題,其他依次為: 工作或?qū)W業(yè)(55.9%)、未來計劃或打算(53.6%)、收入(36%)、朋友(11.6%)等。
@王益陽(上海上班族)
每次父母來看我,幾乎都要鬧點不愉快。原因其實不外乎兩點,一是父母太愛操心,一來就大包小包地給我?guī)С缘?,剛放下行李就打掃衛(wèi)生,甚至把合租房公共區(qū)域都打掃一遍,看著他們累得腰酸背痛我很愧疚,又無可奈何。二是父母太嘮叨,我上一天班已經(jīng)很累了,回家只想自己待一會,但不和父母聊天又不可能。家長里短聽得我頭都大了,還經(jīng)常被催問結(jié)婚的事情。
那么,分居兩地的父母和子女怎樣才能更好地相處呢?調(diào)查中,67%的受訪者認為子女應該經(jīng)?;丶铱赐改?,64.8%的受訪者建議子女注意主動和父母溝通,51.3%的受訪者建議子女多向父母介紹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47.2%的受訪者認為父母應多理解子女的處境,40.3%的受訪者建議父母給子女獨立的空間,28.2%的受訪者希望父母們找到自己的生活樂趣。
@王益陽(上海上班族)
父母走時,家里的冰箱被塞得滿滿的。站在冰箱前,看著這些東西,感覺特別幸福,也才知道什么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打算在父母下次來的時候,下廚給老人做幾道菜。一個人在外,大都習慣了報喜不報憂,越是這樣,父母就越擔心,越想多叮囑幾句。讓父母吃到自己親手做的菜,讓他們知道我起碼能喂飽自己,也許能讓他們多幾分安心。
讀懂“不愿父母探望”的尷尬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迸笥堰h道而來,尚且不亦樂乎,何況父母。然而,現(xiàn)在卻有一些年輕人不歡迎父母來探望,讓人訝異。
對個中緣由稍作思量,亦可釋然。這些年輕人并非拒絕親情,更非厭棄父母,只是愛得辛苦。無論是沒時間和精力陪父母,還是不想讓父母擔心,乃至不想讓父母辛苦,哪一點不是浸潤著濃濃的孝意?不愿父母來探望,不是因為家庭出了問題,而是說明出現(xiàn)了家庭問題。它與社會問題息息相關,折射出流動時代普遍的精神生活問題。
我們正處于“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一大特征是人口流動迅猛,前所未有。權威統(tǒng)計顯示,“十二五”時期,我國流動人口年均增長約800萬人,2014年年末達到2.53億人。據(jù)預測,到2020年,我國流動遷移人口將增至2.91億,這意味著,我們的身邊,將有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某種程度上講,這一代人是毫無疑義的“漂一代”。只要出現(xiàn)人口流動,就可能出現(xiàn)父母、子女天各一方的狀態(tài);只要一家人不能長相聚,思念便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父母探望子女、兒女?;丶铱纯?,也是必需。
哪個游子不想承歡膝下?哪位老人不盼天倫之樂?多年前,一曲《?;丶铱纯础?,風行大江南北,唱得游子潸然淚下,唱得老人熱淚盈眶,無非是撥動了人心中那根最柔軟的琴弦。可惜,時空距離讓親情拉得悠長,讓歡聚變得遙遠。于是很多時候,團聚似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然而,年輕人出外打拼的決心,也是這個時代推動的。無論謀生還是看世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自覺選擇——曾有統(tǒng)計稱,40歲以下的流動人口已占總流動人口的90%。在“悠然一暌阻,山疊虜云重”的現(xiàn)實中,我們剩下的選擇是,如何平衡事業(yè)與親情的“沖突”,又如何讓相聚變得簡單、讓親情流通更順暢些。
取舍之間,頗多苦惱。如何兼顧,橫亙不少障礙。既然沒時間和精力陪父母,所在單位能否真正落實員工享受“親情假”?既然租房居住不方便,城市廉租房的大門能否向流動人口更敞開一些?此外,父母無法陪伴孩子身邊,還與缺乏制度兜底有關,比如就醫(yī)報銷極其不便。有人就感嘆:“兒女在哪,父母在哪,父母在哪,家就在哪。但老人跟著孩子漂,一旦生病,就很麻煩。”當醫(yī)保異地結(jié)算難題這樣的痛點不斷消除,享受天倫之樂的路障也就少了。
城市化進程不可逆,對人的接納是這個轉(zhuǎn)型過程中最重要的考驗?!傲鲃尤丝谧畛跏莿趧恿Φ牧鲃樱又欠蚱迌蓚€帶著孩子流動,再往后是老人跟著流動。”這一遷移規(guī)律,包含著提升城市公共服務的方向。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不應把流動人口視為不速之客,而會盡量幫他們無障礙地融入城市。當家庭團聚不再是奢望,報得三春暉自然會成為普遍選擇,而這正是人人都企望的時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