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快滿兩歲的寶寶忽然變得蠻不講理起來,稍不如他意就哭鬧不止,或者撒潑尖叫??傊?,情緒當先,不主動說話也不愿回答提問。其實,寶寶雖然沒開口,但他做的這一切,也是一種需要父母去解讀的情緒語言。
尖叫、哭鬧,也是一種語言情緒
2歲左右的寶寶,自我意識逐步形成,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內(nèi)心活動更加豐富,感情更加豐滿。對于一些突然出現(xiàn)、令他們不滿意的事,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他們會出現(xiàn)反抗意識。但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又缺乏經(jīng)驗,不會自我調(diào)整不良情緒,于是就本能地表現(xiàn)出了尖叫、哭鬧、踢打等一系列情緒語言。情緒語言,是他表達訴求的輔助的動態(tài)語言。
醫(yī)學研究表明,成人主要靠左腦解決問題和進行語言表達,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腦,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fā)育成熟,這就意味著,雖然他們能很好地用右腦完成“看”和“認識事物”的任務,卻無法完美地完成用左腦“語言表達感受”的任務。這是幼兒時期的生理發(fā)育特點決定的,是一種“身不由己”。當寶寶情緒激烈時,他的身體同時也在經(jīng)歷一連串激烈的變化,比如心跳加快、氣急、肌肉緊張、內(nèi)分泌受到刺激等,以至于產(chǎn)生許多無法自控的舉動。
只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會明白:原來寶寶這些過激的情緒,并不是單純地無理取鬧或者任性,它是一種需要人去讀懂的語言。而要理解這種特殊的語言,就要靠父母的細心、寬容心去解讀。
如何與寶寶的情緒語言“對話”
對于還在學習語言的孩子,相對于運用語句,當處于極端情緒時,他們更傾向于用哭鬧、尖叫等這類直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爸爸媽媽要去探索他這樣表達的緣由,并找出解決方法。
Step One:避免強制對對碰
生活中,當家長看到寶寶遇到不如意的事,大聲尖叫哭鬧不止時,很是心疼,第一反應就是去哄。但是,寶寶似乎很固執(zhí),總也哄不好,他根本不聽你的話,只顧耍性子。這時,有一部分家長逐漸失去了耐性,由心疼變成了心焦,生氣,不免也對孩子大聲指責,想以此震住哭鬧的寶寶。
其實,這是不可取的。家長過激的情緒,只會加劇寶寶的不良情緒,激化矛盾,他們反而更難平靜下來。寶寶越哭鬧,家長越生氣呵斥,寶寶就越發(fā)情緒不自控,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而且時間長了,他們還會跟大人學,誤以為“發(fā)脾氣”就是一種正確的發(fā)泄不滿的方式,便也學會了消極面對問題的方式,而不是主動解決問題。到時候,寶寶往往會由一種生理情緒,轉(zhuǎn)化成一種性格情緒,形成暴躁的性格。前者是可以隨著成長而摒棄的,但后者卻更難改變。所以,家長不能跟著火上澆油,跟孩子較勁。
Step Two:嘗試接納不良情緒
寶寶絕不會無緣無故哭鬧,所有的情緒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倘若家長只把重心放在如何糾正寶寶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上,而忽略了寶寶“內(nèi)在情緒渴求”,只會壓抑了寶寶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堵住了寶寶不良情緒的出口。
有些家長見不得孩子哭,對此很反感,認為哭是無能的表現(xiàn)。其實,哭,雖然是一種負面情緒,但也有它積極的一面,通過哭,排解寶寶內(nèi)心的委屈和急躁。適當?shù)那榫w發(fā)泄是有益成長的。美國家庭教育心理咨詢專家帕蒂?惠芙樂說:“哭泣,能愈合一個人的創(chuàng)傷,排除所受的傷害,使心靈得到修復。”哭也是語言,一種液體形式的無聲傾訴。
當寶寶出現(xiàn)了情緒語言,家長不能只用常規(guī)的安慰話應答,而應該先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包括接納他過激的行為,再用特殊的“安撫語言”與之對話,安撫語言包括抱抱他、拍拍他、親親他,靜靜地任他哭鬧一會。等他情緒平靜一些后,再去以平和的態(tài)度去討論剛才的難題,并引導他積極解決問題。他面臨的問題解決了,自然就不鬧情緒了,以后遇到這種事,也知道該如何面對了,而不只是發(fā)泄情緒。
Step Three:注重傾聽心聲
想要盡快化解和減少寶寶使用哭鬧、尖叫的表達方式,就需要家長平時除了注重他的身體健康外,更要加強與他的對話交流,經(jīng)常傾聽他的心聲。我在工作中接觸過一些家長,他們平時不注重傾聽寶寶說話,總認為他們說的話無關(guān)緊要,敷衍了事。結(jié)果這種態(tài)度久了,就影響了孩子的心理,他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也就沒有興致與父母口頭交流。遇到問題,只能無助地通過一些情緒語言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試圖引起注意。
TIPS:別被寶寶的情緒語言要挾
有的家長見寶寶發(fā)脾氣了,就想以一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制止他的情緒,比如以誘人的物質(zhì)條件勸哄:“寶寶別鬧了,媽媽給你買棒棒糖吃。”甚至就連平時不愿意答應寶寶做的事,也許諾幫他實現(xiàn),只要他不哭不鬧。久而久之,對寶寶來說就有種“因禍得?!钡母杏X,讓他嘗到了以眼淚或撒潑要挾大人的甜頭,便學會了用這種簡單的方法,抗爭自己的不如意。非得你以條件相換,他才肯罷休。
寶寶的外在情緒語言,同開口說話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反映的都是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家長應用心去解讀。平時與寶寶相處的過程中,就要有這種意識,不要單看孩子的表面行為,要學會透過行為,去理解寶寶的內(nèi)心。只有讀懂了寶寶的情緒語言,才能做到有效化解;而不要在不懂其情緒語言的情況下,盲目地強堵和打擊。
作者介紹:胡運玲
胡運玲,河南省兒童文學學會會員,親子專欄作家,擅長家教類文章以及低幼童話、兒歌等創(chuàng)作。作品見于《演講與口才—幼兒版》《幼兒樂園》《河南幼教》《學生?家長?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