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
一家叫Toms BaoBao的店在美國劍橋鎮(zhèn)哈佛廣場試營業(yè)了,除了經(jīng)典的豬肉包、菜包、豆沙包,最貴的就是具有當?shù)靥厣凝埼r包,6美元一個,折合人民幣約39元。每天這家包子店門口都排著長隊,旁邊那家漢堡店Shake Shack倒顯得門可羅雀。
甘其食的創(chuàng)始人童啟華,英文名叫Tom,來自浙江溫嶺,畢業(yè)于同濟大學。憑著江浙人敏銳的商業(yè)頭腦,畢業(yè)后他去杭州考察,發(fā)現(xiàn)杭州人每年僅在包子上的消費就達到了6000萬元。這讓他想到了小時候,爺爺經(jīng)常將包子作為對自己的獎賞。這么大的商業(yè)前景加上溫馨的童年回憶,讓童啟華明確要將包子作為自己的事業(yè)。
第一家甘其食的包子店在上海開張,店名源自于《道德經(jīng)》里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童啟華用這句話詮釋了自己的經(jīng)營理念,他希望自己做出的是健康并有尊嚴的包子,能傳達出“和”這個字的精髓。
做好包子并不簡單。傳統(tǒng)行業(yè)門檻低,從業(yè)人員工作不穩(wěn)定,原材料的質量讓人放心不下,童啟華希望這一切都能有所改變。他花了四年時間進行鉆研,專門成立了包子學校,即使是有多年經(jīng)驗的師傅,也必須到學校進行培訓,再經(jīng)過門店三個月的實習觀察,不僅要使他們的技藝標準化,還要確保他們改掉包包子時“撓頭發(fā)、摸鼻子”等不經(jīng)意的壞習慣。
做出有尊嚴的包子,首先在于讓做包子的人有尊嚴。童啟華了解做包子師傅的辛苦,他們凌晨三點就要起床工作。為了給師傅提供更好的條件,甘其食的員工宿舍距離店面步行不超過十分鐘,睡覺的床是定制加固的,有專門的阿姨負責一日三餐、洗衣及宿舍衛(wèi)生,宿舍里日常家電一應俱全,有的甚至還配備了保險箱,這讓甘其食的員工有了安全感和歸屬感。
甘其食的食材極其講究,面粉用的是國內最好的中精面粉,價格高于市場的8%~10%,口感松軟、有嚼勁,可以長久地保存包子里的湯汁;冬天用的青菜舍近求遠,用的是昆明產的花王青,童啟華還自己研發(fā)了一套控制系統(tǒng),可以保證灼過水的青菜能立即冷卻,以確保青菜的口感清脆;香菇是浙江慶元特有的香菇,菇柄小于0.5厘米,菇蓋直徑在2.5厘米~3.5厘米之間;紅豆是浙江溫嶺特有的紅豆,吃起來特別糯香;蒸包子的竹籠是童啟華親自到福建寧德的深山里,找到制作了60年竹籠的匠人定制的;蒸籠里的龍須墊草來自安徽,其獨特的編織能讓包子迅速均勻受熱。每個包子的誤差在2克之內,褶子要捏出16~22道,且必須均勻。出鍋后,如果包子質量不達標,或者2小時內沒賣出,必須全部銷毀。即便是送給乞討者,童啟華也希望提供的是符合甘其食品質要求的包子。
甘其食還在上海建立了統(tǒng)一的中央廚房,負責所有門店的采購和餡料制作,極大地降低了食品安全風險。運輸餡料的冷鏈車每天消毒并恒溫,以確保餡料的美味,餡料運達杭州后再由各個門店獨立制作包子?,F(xiàn)場制作時,顧客可以通過透明櫥窗看到整個制作過程,一目了然。在加工過程中,甘其食充分尊重食材,沒有任何添加劑,還原了食物本來的味道。
就這樣,甘其食一夜之間開滿了上海和杭州的大街小巷,甘其食的包子成為了人們的美食寵兒。2015年,甘其食一年就賣出了20萬個包子,銷售額達到3億元。現(xiàn)在,甘其食還將包子店開到了哈佛廣場。
童啟華一絲不茍,追求每一個細節(jié)都完美的認真態(tài)度,和手工制作者對工藝品的精致追求極其相似,他在認真維護著每一個包子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