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文
【摘 要】“鳳凰于飛”一詞,出自《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翙翙其羽?!痹庵给P和凰相偕而飛,即鳳與凰在空中交尾,后用以比喻夫妻合歡恩愛,常用以祝福新人幸福美滿。在2012年熱播的電視劇《甄嬛傳》中,由劉歡編曲配詞并演唱的片尾曲《鳳凰于飛》,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唯美,以“古風”為主導創(chuàng)作而成,是近年來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
【關鍵詞】《甄繯傳》;《鳳凰于飛》;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6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78-01
2012年播出的電視劇《甄嬛傳》廣受好評,不管是在人物設定、劇本編排、場景布置上,還是在插曲選擇上,都是精益求精,力爭完美。本文以片尾曲《鳳凰于飛》為例,詳細分析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藝術。
一、歌詞的創(chuàng)作
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里。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飄來又浮去。
君來有聲,君去無語,翻云覆雨里。雖兩情相惜,兩心相怡,得來復失去。
有詩待和,有歌待應,有心待相系。望長相思,望長相守,卻空留琴與笛。
以情相悅,以心相許,以身相偎依。愿勿相忘,愿勿相負,又奈何恨與欺。
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運嘲弄。造化游戲,真情諾諾,終于隨亂紅飛花去。
期盼明月,期盼朝陽,期盼春風浴??赡骘L不解,挾雨伴雪,摧梅折枝去。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遠去無痕跡。聽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
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
以上為《鳳凰于飛》的歌詞,其大體采用對仗的寫作手法,在《卷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甚至直接引用原文,如“鳳凰于飛,翙翙其羽。”
整首歌詞基本用的是4/4/5的句式,每段4句,整齊典雅。歌詞沒有一句是具體來敘述一件事的,猶如隔簾望月一般地述說了一個“雖兩情相惜,兩心相依,得來復失去”的愛情悲劇,容易引起聽眾共鳴。首段點明得而復失的傷情基調(diào)之后,第二段開始描述愛情當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如和詩應歌,撫琴弄笛。然而,再美好的事物在命運面前都是脆弱的,“空留”二字,極有畫面感。接下來的“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運嘲弄造化游戲,真情諾諾,終于隨亂紅飛花去”,寥寥數(shù)句,點明悲劇的根源,引出高潮的悲歌。高潮段句句有力量,首句連用三個“期盼”,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強烈渴望,但馬上就被現(xiàn)實殘忍地打破,“逆風不解”一句,既對應了前句,又呼應了重要劇情。接下來是主題句“鳳凰于飛,翙翙其羽”,本來是詩經(jīng)中描寫美好愛情的句子,可幾乎沒有停頓地加上了“遠去無痕跡”五個字,讓人感受到這樣美麗的場景只存在于想象中,果然,現(xiàn)實中能看到的,不過是梧桐在風雨中輕搖枝葉,回憶著曾經(jīng)在此棲息過的鳳凰,不知是真是幻,令人頓生往事如夢、物是人非之感,與整首歌詞的首句“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暗為呼應。
二、旋律的創(chuàng)作
整首歌很短,只有2分46秒,分為三段,沒有純粹的重復。A段以g小調(diào)帶有中國傳統(tǒng)五聲音階感的現(xiàn)代和聲行進開始,B段轉(zhuǎn)到同名大調(diào)作為一個簡短的過渡,C段回到與A段相同的旋律上但轉(zhuǎn)到了c小調(diào),與A段相比更加輝煌、磅礴,表達的感情截然不同。整首歌一波三折,余音裊裊。
歌曲開頭由鋼琴與小提琴結合,然后加入大提琴,形成高、低兩個聲部,像是拉開一扇歷史的大門,使人浮想聯(lián)翩,逐漸弱化的鋼琴與小提琴聲,烘托出大提琴渾厚的音色,最后大提琴聲漸低,牽出歌詞,開始演唱。歌曲的A段配器僅由古箏獨奏,琵琶穿針引線般裊裊帶過,像是故事的旁白,平婉溫和,清清淺淺。B段開始,古箏、小提琴、揚琴等弦樂加上打擊樂,將情緒一點點推高,慷慨激昂。C段進入副歌部分,開始重用打擊樂,弦樂作為陪襯部分。整首歌給人感覺仿佛是流動的溪水,一個樂句就像一個波浪,一點點推高,打個旋兒,又滑下來,然后再次推高,情感一次又一次積蓄,卻始終無法到高潮釋放。直到“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終于躍上一個平臺,就像溪水沖破了阻滯,雖然流得更暢快,卻依舊不失溫婉。然后到了“期盼明月,期盼朝陽”這一段,一下子明亮開闊了,明明樂句的音符高低是和前面一樣的走向,情感卻一下子洶涌澎湃起來,積蓄多時的期盼、委屈、無奈和心酸,仿佛一下子有了哭訴的對象,然而,這樣的釋放只有短短的3句而已,在高潮句兼主題句“鳳凰于飛,翙翙其羽,遠去無痕跡”之后,迅速地又回歸低沉,連用兩句“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將剛才激蕩的情感一下子收攏回來,歸于平靜、哀傷與無奈,令人不勝悵惋。這種感覺,就像大哭兩下迅速忍住,音雖收,淚未絕,無聲飲泣,凄綿不絕,哀婉動人。
旋律、和聲、整體調(diào)式調(diào)性布局方面,劉歡將中國非常傳統(tǒng)的“五聲調(diào)式綜合”手法運用到了整個歌曲的架構上,在同主音縱橫和聲調(diào)式布局結構,與非同主音的旋律架構上,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古風”。
三、結語
現(xiàn)在,古風歌曲在流行樂壇越來越受創(chuàng)作者的喜愛,它仿佛能在繁華的浮世中,帶領人們?nèi)シ被啠惺苤袊诺涞捻嵨??!而P凰于飛》這首歌無論在詞曲還是配器方面,都很好地將“古風”貫徹到底,尤其是與詩經(jīng)結合,更加重了歌曲的意境。不得不說,《鳳凰于飛》這首古風歌曲不失為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