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玲
有一次,我們幾個家庭帶著孩子出去野餐,來了一場親密的聚會。孩子們聚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兒子一諾在孩子群中,顯得很出眾,他有著一種牽動力,能帶動身邊的小伙伴們一起互動。
我們幾個家長聚在一起,不由聊起了家庭教育話題。皮皮媽忽然問我:“你是怎么教育一諾的,把他教育得這么好?我感覺他從小長到大,你都不怎么管他的呀?有什么萬能的育兒經(jīng),快給大家分享一下。”經(jīng)她一說,別的家長都起哄,非讓我講一講不可。
我一時被問住了。確實,對于一諾,我?guī)缀醪辉趺垂芩??;蛟S這也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教育理念:不管,便是最好的管教。
在我看來,教育沒有具體的方法,但有規(guī)律——孩子就像一粒種子,他的成長有自己的規(guī)律,家長無需過多地干涉就好。這一點啟示,我是從一本繪本里面得出的,它就是《安的種子》。
故事是這樣的:寺廟里,老師父送給三個小和尚本、靜、安一人一粒千年蓮花的種子,讓他們?nèi)シN。本拿到種子后,打算第一個種出來,便在大雪天種下了種子,結(jié)果,種子被凍死了;靜拿到種子后,找來最好的金花盆,用最名貴的藥水和花土,種下了種子,發(fā)芽后并用金罩子罩住。結(jié)果小芽,最終因缺乏陽光而枯萎;而安呢,拿到種子后,只是把它小心地放進胸前的布兜里,該干什么干什么。耐心地等到春暖花開,把種子種在池塘里,任種子自由生長。結(jié)果,他的種子開出了千年蓮花。
孩子就像一粒千年蓮花的種子,里面的三個小和尚代表家長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也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
故事分享完了,家長們都不說話了。片刻后,大家開始對號入座。
像本一樣的家長
誠誠媽開始反省,說:“我就像繪本中的本一樣,對誠誠的成長總是求高、求快、求第一。”確實,誠誠在這幾個孩子當中,成績是最好的,而且還多才多藝。
誠誠的爸媽都是精英,他們一心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像自己一樣拔尖的人,對孩子的成績要求,必須得滿分。有一次,誠誠的數(shù)學考試得了99分,就為這丟失的一分,媽媽罰他一周不許用電腦。還有一次,他們看到電視上的留守兒童,媽媽借機說:“誠誠,看看那些留守兒童,一年到頭看不到爸爸媽媽,比起來,你多幸福?。 睕]想到,誠誠嘀咕了一句:“我倒情愿做留守兒童,不用天天被爸媽逼著做這做那。”說到這,誠誠媽哽咽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成了那個拔苗助長的農(nóng)夫,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像本一樣,只想著第一個將種子種出,卻忽略了大雪嚴寒的天氣是不適宜種子生長的。這類家長只顧強行帶著孩子快速成長,努力奔跑。殊不知,孩子成長自有自己的速度。
最好的相伴成長,便是適應(yīng)孩子的自身條件,放慢腳步,跟在孩子的身后,看著他一步一步向前走,而不是驚慌地站在孩子身后,用催長的愛的鞭子,抽打著他快快跑。
像靜一樣的家長
尤尤媽說:“我真覺得自己像故事中的靜,一心想給尤尤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尤尤從小吃的是托人從國外購買的奶粉;請了高薪的保姆照顧;為了就近上本市最好的幼兒園,他們把原來的房子賣掉,在幼兒園附近買了一套房子;后來,為了劃片能劃進最好的小學,他們又不惜花高價買了一套學區(qū)房……
像故事中的靜一樣,為種種子,找來最好的花盆,用最好的花土,把它放在溫暖的房間里,還給小苗蓋上金罩子,以作保護。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因為它失去了最寶貴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過度施愛,是當下家長普遍的現(xiàn)象,他們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卻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然而,這樣的愛,容易變成一種傷害,不但阻礙孩子獲取正常成長所需,更容易使孩子過度依賴父母,難以獨立。
做個像安一樣的家長
安得到種子后,小心地把它放進布袋里,掛在胸前。他以一顆平常心,與種子一起等待,等待適合發(fā)芽的春天的到來。他依然每天做自己該做的事,從容地去集市買東西、挑水、掃雪、做齋飯,還不忘了帶著小狗去散步。
而很多家長呢,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切圍著孩子轉(zhuǎn),失去了平常心,又不能保持足夠的耐心,甚至以一顆恐慌的心,如臨大敵似的,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小麻煩。其實,孩子總是在不斷地犯錯和不完美中,一點點成長起來。
親子關(guān)系的最好狀態(tài)就是,像本一樣,把種子掛在胸前的布袋里,讓孩子與自己處在一條平行的成長線上,家長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該怎么成長就怎么成長,雙方相安無事,只在其關(guān)鍵的成長點有交集。在正確的時機,把種子種在溫暖的春天里,讓孩子在自由的土壤中成長,適當?shù)亟o予他幫助和引導。不漠視,也不牽絆。
編輯/倪萌
今年7月,在巴黎舉辦的“2016秋冬高級定制時裝周”上,一款可自由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新型高跟鞋,經(jīng)模特在T臺秀出后,當即引發(fā)陣陣歡呼和掌聲。誰能想到,這雙堪稱“愛美女士福音”的時尚高跟鞋,竟出自重慶一名高中生之手?這名高中生17歲時,就在美國匹茲堡國際發(fā)明展上奪得金獎!而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為自己的“百足衣架”等15項發(fā)明,申請了國家專利。一個95后男生,怎么會迷上高跟鞋?小小年紀的他,又是如何成為發(fā)明大王的?
你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