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
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不是看他在你面前多優(yōu)雅,也不是看他在朋友家人面前多暖心,而是當他面對小區(qū)保安、快遞小哥、餐館小妹等服務人員時是否也能保持一視同仁的優(yōu)雅與體諒。當我們抱怨服務人員素質差的時候,請先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想:他們可曾見到過美,可曾受到過尊重。見過美,才能變得美。
從不吝嗇以相當?shù)纳埔獯y、對待陌生人。尊重他人是極其重要的教養(yǎng),就如中國人的“面子”,是要好好珍惜的。
就在前兩天,我和梁先生去附近一個小餐館吃飯,那種小而精致且廣受歡迎的獨立小館子,是需要提前預約的。
那天去得早了。進門之后,服務生問我們想坐哪里,我看了看,選了個沙發(fā)靠拐角的兩人桌。
剛坐下,我就看見梁先生臉上高深莫測的笑容。我說:“你又在笑我挑座位吧?!?/p>
是的,在他的感覺里,你先到了也不應該挑座位,而是該讓服務生來決定。
“我們華人就是挑剔,對服務生、對餐廳、對飯菜……”和我的兩位好朋友聊天,碰巧他們的伴侶也是老外,我們就常常這樣自嘲。
Amy來自臺灣,她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有一次,她和她男朋友去一間家具店,打算買個大一些的沙發(fā)。最終,選中了一個棕色的皮沙發(fā)。
就在決定去付款的時候,又來了個店員,拉著他們去另外一處,推銷一款新沙發(fā)。
Amy說,那款沙發(fā)比挑中的貴了差不多一千加幣。而且,她一看就覺得這店員是拿回扣的,不然不會這么熱心。
已經(jīng)時過中午,她早就餓了,想隨便敷衍幾句就付賬走人。誰知道,那推銷員說個沒完沒了。她就沒好氣,大約臨走態(tài)度就不大好了。
結果,她男友反而生起她的氣來,覺得她不尊重店員。他說,無論如何,她要聽他說完,他只是工作而已,沒必要露出一副他是騙子的表情。
另一位朋友Sam和男友有一次從多倫多機場打出租車回家,只因為Sam在車上問了司機一句“為什么不走那條路,而要走這條路”,男友回家就和Sam慪氣。
男友的中心思想是,你這樣問,就是在懷疑司機撒謊,是不信任他,或在指責他。
我還可以舉出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給小費,他們出手更闊綽,倒真不是因為他們更有錢。我問梁先生,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是給10%到15%的小費,你會不會給得太多?。?/p>
他的理由是,出來吃飯,一點小費不差什么,而服務生掙著最低小時工資,收入一部分要靠小費,多給些是應當?shù)摹?/p>
我是花了好長時間才適應這一點。
我當然不可能因此概括所有的老外,也可能我們三個都好運氣地遇到了好人,呵呵。但我們三個都同意,如果說和加拿大人生活在一起有什么文化習慣上的差異的話,那就是如何對待服務生、出租車司機、理發(fā)師、護士之類為你提供服務的人,差異其實是最為明顯的。
在我看來,這里沒有鄉(xiāng)下人與城市人、官員與平民、富人或窮人之間的區(qū)別,只要自食其力,每個人都活得理直氣壯。而且,在他們的概念里,人們之間是一種相互幫助與依存,而不是簡單靠花錢買服務——不管是在餐館、商場,還是在醫(yī)院、公交車,對幫你忙的人,你當然要懷著感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