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李關
摘 要 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90后大學生是群眾體育的主力軍。本文從家庭、大學體育和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與分析,希望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模式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體育素養(yǎng) 90后大學生 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9-040-02
所謂體育素養(yǎng),是指個體以先天遺傳因素為基礎,通過家庭、學校體育教育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對身體文化和精神文化內在追求的綜合性文化塑造。體育素養(yǎng)構成要素主要包括:體育知識素養(yǎng)、體質基礎素養(yǎng)、運動技能素養(yǎng)、體育意識素養(yǎng)、運動參與素養(yǎng)、體育道德文化素養(yǎng)、體育個性素養(yǎng)。本文從家庭、大學體育和社會環(huán)境三個方面,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一、家庭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對于運動方面,對90后大學生家長關于體育運動的理論認識和運動技能掌握情況的了解,可以反應出家長的運動能力、選擇運動項目的能力和通過運動增強家庭感情的能力,通過這些因素,能掌握到90后的大學生處于怎樣的體育生活家庭環(huán)境中。因為對于孩子的運動品行而言,家長所具備的體育素養(yǎng)會對他們產生較大的影響,家長自身是否參加體育活動,直接影響大學生的體育參與情況。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家庭,其孩子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明顯高于不參與體育活動家庭的孩子。我們很欣喜地看到,有80%的大學生家長,在主觀意識上都不同程度地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體育活動,還有不少家長積極與就讀的高校進行配合,支持孩子參與體育運動,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幫助孩子實現(xiàn)在體育運動方面的需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能擠出一定時間來學習新的體育運動知識和運動理念,從而提升自己的體育素養(yǎng),并能在周末或節(jié)日期間盡量抽出時間陪孩子一起去參加遠足、游泳、打球等運動,將更能對學生的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造成深遠的影響。
二、大學體育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一)高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大學期間開設體育課,不僅要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還為了傳習運動技術和運動知識,來實現(xiàn)對體育文化的傳承。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要參與大學體育課,還要對體育課中所提到的運動技術進行學習和聯(lián)系,這才能使體育文化源遠流長。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應掌握兩項以上的能終身從事的體育鍛煉項目。因此,對于技術教學,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已由統(tǒng)一授課,轉變?yōu)椴糠肿杂蛇x項,教學內容除了武術、田徑、三大球等傳統(tǒng)項目以外,不少高校增設了普遍受學生歡迎的羽毛球、體育舞蹈、網球、健美操、瑜伽等內容,授課內容和方式雖然較以前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教學模式還是以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課內、外沒有有機結合,教與練脫離,健身效果不理想,從而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也無法讓學生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二)競技體育對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經濟投入不斷加大,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各級各類的大學生體育競賽。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了90后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素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競技體育的開展,并不是只為了吸引學生的參與,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競技方面的意識。競技體育賽事通過媒體的傳播,或者現(xiàn)場比賽,進入大學生的視野,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拼搏意識和競爭意識,也能夠對他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和適應社會的水平有正面的影響。當然,為了讓競技體育能夠公平公正,所有的體育項目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規(guī)則,通過執(zhí)行規(guī)則,能夠有效的讓運動員形成遵規(guī)守紀的作風和公平競爭的體育道德。此外,競技運動也能夠促使運動員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使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應對艱難困苦的意志力大幅提高,從而增加在社會生活中抵抗各種挫折的能力,鑄就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社會環(huán)境對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一)社會體育對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社會體育是由多個單位組成的,包括城鎮(zhèn)居民、企業(yè)員工、事業(yè)單位員工等,社會體育是為了達到娛樂、保健、健身等目的,運動項目和活動方式豐富多彩,這對于90后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1.發(fā)展社會體育,對于培養(yǎng)90后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環(huán)境。通過大力發(fā)展社會體育,能夠有效的激發(fā)90后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由此達到鍛煉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
2.通過發(fā)展社會體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以往大學的體育教學觀念。社會體育并不是只有固定的幾項運動項目,而是包括了多種多樣的運動項目,如備受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職工所喜愛的運動項目有球類運動、健身操、太極拳、廣場舞、交誼舞等。社會體育對于我國大學的體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方面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其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今的大學體育教育,比以前重視對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體育鍛煉、體育保健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培養(yǎng)。
3.對于90后大學生而言,通過開展社會體育使得他們與社會之間聯(lián)系變得更加緊密。而培養(yǎng)90后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會在很大程度上對開展社會體育的順利程度產生影響,90后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教育內容,并非只適宜于在大學就讀期間的鍛煉和學習,更能直接的指導與引領他們進行終身體育鍛煉--學生在大學期間打下的體育理論的基礎,養(yǎng)就好的運動習慣,具備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能讓大學生在畢業(yè)進入社會后,能夠更好地,更高質量地進行體育鍛煉。可見,90后大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與社會體育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二)大眾傳媒對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影響
大眾傳媒對于體育方面的相關報道,會直接對90后大學在體育方面的行為和認識產生影響。通過播報體育資訊可以將許多體育方面的信息傳播給90后大學生,如各級各類的體育比賽、體育健美知識、體育技能知識、體育明星信息等,使得他們對體育資訊更加了解,從而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積極而主動參與到校園中的各種體育活動中。許多同學會通過大眾媒體所報道的體育信息來選擇自己所要進行的體育運動,這為學生最初選擇新的體育運動項目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因此,大眾傳媒也較大的影響著學生對新體育項目的體驗。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90后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比以前的大學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存在的問題。
家長對于學生在高校普遍持支持的態(tài)度,但是由于自身體育知識的不足,與大學生一起運動時數(shù)不夠,影響到他們的體育意識和體育參與面。家長要增強自身體育知識,并盡可能多安排時間與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培養(yǎng)體育興趣,提高運動參與度。
高校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使得學練分離影響體育技能的掌握。所以高校應該在體育教學中將課內課外的學練結合起來,讓課內鞏固與掌握技能,從而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同時讓學生體會體育帶來的快樂。
體育理論知識的不足,體育意識淡薄。應在教學中增加理論授課時數(shù),或者增設一些體育沙龍,講座等形式豐富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補足理論知識的不足,通過學習,增強學生體育意識。
競技體育、社會體育、大眾傳媒對于90后大學生的影響均是正面的。應該繼續(xù)加大優(yōu)勢,擴大體育正能量。
參考文獻:
[1] 楊獻南,鹿志海.形式邏輯視角下的體育素養(yǎng)概念辨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5(04).
[2] 費紅敏,曹蓓娟.淺析受過良好體育教育的中學生應具備的體育素養(yǎng)[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08).
[3] 黃正憲.體育新聞對當代大學生體育素養(yǎng)熏陶的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2(10).
[4] 李永華,張波.大學體育的使命:論體育素養(yǎng)及其提升途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