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芳
影響力的基礎來源于領導者本身的道德和素質。強調領導者的道德魅力實際上強調的是:要做事,先做人。著名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領導者缺乏正直的道德,那么,無論他是多么有知識、有才華、有成就,也會造成重大損失——因為他破壞了企業(yè)中最寶貴的資源——人,破壞組織的精神,破壞工作成就。”常言說“做人要直”“做事之前先做人”,講的都是一個道理,作為領導者,道德很重要。
要有領導的寬容風范
古人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治國之道,在于猛寬得中”。領導寬容,就可以使近者悅遠者來,天下歸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情,當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xiàn)或解決時,你不妨用寬容去試一下,或許它能幫你實現(xiàn)目標,解決矛盾,化干戈為玉帛。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即是對自已的善待。寬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藝術,是看透了社會人生以后所獲得的那份從容、自信和超然。
如果說,寬容對于一般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話,那么,對于居于上位的領導人來說,就更應該是一種必須具備的素質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彼宄毫耍宄旱较裼斡境乩锏乃粯?,那時沒有魚兒能夠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樣,那是沒有人愿意跟隨你的。
作為一名領導者,就要有領導的風范,領導者的修養(yǎng)。寬大為懷才配得起上級,與下屬一樣,以德報德、以怨報怨,以牙還牙,就不是領導的風度,就是缺少領導者的胸懷。一個領導者要有博大的胸懷、雍容的氣度,要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包括逆耳之言,容得下各種各樣的人,搞“五湖四?!?。
怎樣當好領導者?中國有句古語:“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宰相肚里能撐船”,有多大的胸懷就能辦多大的事。因此每個領導者要胸懷寬廣,立足公司,放眼未來。卓越領導者,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會失去什么,相反會真正得到,得到的不只是一個人,更會是得到人的心。
寬容——對于領導者個人而言,寬容能使人生躍上新的臺階,帶來良好的人際關系,利己利人,自己也能生活得輕松、愉快;對于一個團體而言,寬容必定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氣氛,醞釀出蓬勃的生機。因此,寬容既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一大法寶,也是卓越領導力的重要法則。
孔子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對人的寬容,他在論語中多次提到“恕”的重要,其更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寬恕之心記在心中,就可以受用一生。寬恕之心不僅可以使自己每天都很坦蕩、快樂,還能溫暖你周圍的人。一個寬字小到能讓你很好的修身、齊家,大到可以使你成功的治國、安天下。一個強大的組織多有一個寬宏大度的領袖,在企業(yè)中也是如此,這樣的領導者更具有領導魅力,這樣的組織也更具有向心力。
而我們的一些企業(yè)領導者缺乏寬容的心態(tài),很多表面雖然寬容,但是卻秋后算賬,讓下屬隨時有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久而久之形成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企業(yè)氛圍,還會使員工的凝聚力與工作動力受到影響。因為領導沒有寬容的氣度,會使員工們好的建議與思想也都停留在頭腦中,很多經營的好點子,或是市場的危險信號也都無法反饋到決策層,使信息斷層,最終影響企業(yè)的決策,這對于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來說更是致命的危險。
經濟、管理學家阿里·德赫斯提出過“寬容型管理”的主張,他認為,寬容型管理是新經濟形態(tài)下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與方式,也是世界上許多企業(yè)能保持旺盛而長久生命力的原因。寬容的管理態(tài)度表面看來和傳統(tǒng)的企業(yè)講求制度及層級結構相沖突,但實則寬容的管理方式是對制度的強化,而非沖突,可以有效消弱主觀意識對管理工作的影響。寬容的管理除能夠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外,還可以使制度具有更高的彈性,應對市場變化時也更能做出敏捷的反應,化解制度僵硬的弊端?,F(xiàn)在國際上能夠生存百年以上的公司多數(shù)都有著本質寬容的企業(yè)文化與寬容的企業(yè)領導者,而這樣的企業(yè)其規(guī)章制度也都是清晰明確,同時具有極高彈性的。
寬容型公司的組織結構多數(shù)是分散的網狀形式,而非傳統(tǒng)的垂直式或金字塔式的結構,員工之間有充分的溝通與互動合作,而非都圍繞領導者左右。在具體行為上,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即使失敗也不會受到懲罰;員工第一次犯錯可以不受到處分;員工可以在特定環(huán)境下替公司作出決策;組建企業(yè)智囊團等都是一個寬容公司的特征,這樣的公司員工也多具有很強的向心力與工作熱情。
人性化的寬容管理方式是人類社會由階級制度走向民主制度,繼而走入一個新形態(tài)社會后的必然企業(yè)形態(tài)。在今天這個已經由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的市場環(huán)境中,繼續(xù)奉行等級森嚴的層級制度與教條的管理方式,想以此提高生產力與組織效率的企業(yè)將逐步隨著社會的進步而被淘汰。
寬容有利于身心健康,消除仇恨、發(fā)怒等不良情緒。專家先讓接受實驗者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回憶曾經一個受傷害的場面,然后再用非寬容的心態(tài)去回憶同樣的場景。結果表明,接受實驗者在非寬容期的平均心率從每4秒1.75次增加到每4秒2.6次,血壓也隨之升高了。此外,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斯坦福寬容計劃》,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所有參加計劃的人中,有70%的人受傷害感明顯降低,20.3%的人表示因怨恨帶來的身體不適癥也有所減輕。
中國企業(yè)的寬容典范
不寬容,不影響同物打交道。一個科學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個人在實驗室里同儀器打交道,那么,不寬容無傷大雅。一個車間里的員工,只是同機器打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來,也不妨礙他施展技藝制造出精美的產品。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須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義為“通過別人做好工作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寬容的重要性立即就會顯示出來。人與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謂寬容,本質就是容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同性格、不同特長、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組織目標和愿景的旗幟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寬容。
國內企業(yè)中領導者最為寬容,寬厚的范例——莫過于李寧了。最近李寧公司的總經理也由陳義紅變成了現(xiàn)在的CEO張志勇。李寧作為公司董事長大家公認其在經營上沒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還是靠他的“寬厚的性格”贏得了中國本土體育用品品牌NO.1的桂冠。這就是李寧的人格魅力,能忍別人不能忍之事;能容他人不能容之人。
14年零9個月,這是陳義紅與李寧合作的時間。陳義紅在其公司“中國動向”上市后說:“我要感謝李寧,如果沒有他給我那樣的機會和平臺,我也不會擁有今天這些經驗。幸好遇見的是他,因為像我這樣你們稱之為很霸氣的人,如果沒有他那樣的老板,我們也不會配合那么多年,也可以說,也因為是我,我們才搭檔了那么多年,才有了李寧和動向,我們雙方應珍惜緣分?!比绻麪I銷管理者做到了李寧一樣的“容人”,無疑成就了自己企業(yè)經營道路上的一座“豐碑”,因為你已經走向了真正的“企業(yè)管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一個企業(yè)領導,容人——是取得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條件。在之前的講座中,我談到過大局意識的問題,一個企業(yè)領導是否具備大局意識是完成領導任務的重要前提。相對于一般員工而言,一個企業(yè)領導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都要想“大事”,做“難事”。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壓力,需要妥善處理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關系;工作上千頭萬緒,有時還會遇到班子其他成員以及下級干部員工的不同意見,凡此種種,都要求一個領導者要有寬闊的胸懷,要“能容天下難容之事”,能化干戈為玉帛、化腐朽為神奇、化不利為有利,只有這樣,一個企業(yè)領導才能真正成就大事,辦成難事。
在容人之道上,海爾的人才理念“人人都是人才,賽馬不相馬”其實就是一個先容人后用人的案例。談到用人之道,至少你首先要能容納別人,一個發(fā)展中的公司對人才的需求性是多種多樣的,海爾的“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指出不管你是一線員工,還是一個普通的機修工,只要你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揮著你的作用,能勝任本職工作,你就是人才。這是一個人人能得到尊重,人人有自己的發(fā)揮空間的容人環(huán)境。
領導者具備的兩個度
有些企業(yè)家在容人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問題,他不相信任何人,下面的員工在他一個人的指揮下做著機械性動作,并且還要你時時匯報,事事表明,做每件事的思想動向都要向他匯報,動不動就會問你這個我怎么不知道,你這個想法怎么沒向我匯報呀?最后變成沒有經過他同意的一切事物都是錯的,下面人員做事變成了僵硬性地執(zhí)行。一味的打擊別人,不容別人有一點思想空間,是會挫傷別人的工作積極性。我認為,融匯容人之道的領導者會具備兩個度:廣度與高度。
廣度:胸懷寬廣。有容人的雅量,能領導比自己某方面能力更強的人,因而能帶出一個“狼的團隊”,而不是“羊的團隊”。學識廣泛,經驗豐富。知道的東西總是比下屬多,預見的事情也總是比別人多,因而總是能把握方向,引導團隊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交際廣泛,左右逢源。由于心胸寬廣,不會輕易發(fā)脾氣,總是能“開口便笑”,因而容易與領導、同事和下屬相處和交流,有利于工作的開展。
高度:目標高,眼光遠。把工作當成事業(yè)來做,重視經營個人品牌,珍惜在每一個企業(yè)的工作歷練,在意于企業(yè)提供的發(fā)展平臺。樂觀向上。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人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如果帶團隊的經理人總是悲觀、消極的,那么這個團隊必然是無可救藥的。思維高度,看淡權力,看淡利益。一方面作為領導者,善于授權,善于激發(fā)下屬自我實現(xiàn)的欲望;另一方面像唐駿一樣,不爭權斗利,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把本職工作做好做漂亮。
仇恨與敵意如同一面不斷增長的墻,而寬容與善良則恰似不斷拓寬的路。寬容不僅是高尚者所具備的修養(yǎng),更是一種處世的原則。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別人就是在寬容我們自己,我們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營造了和諧的氛圍,為心靈留下一點舒緩的空間,這便是寬容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