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勞倫斯小說中的人物身份的焦慮

2016-11-10 10:46:27朱逢春劉芳紅李華英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7期
關鍵詞:勞倫斯身份

朱逢春+劉芳紅+李華英

摘要:本論文擬從身份的角度,以勞倫斯的四部代表作品《兒子與情人》(1913)、《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0)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中的主要人物身份的焦慮為研究對象,對每部作品中主要人物在追求僭越的身份過程中所觸發(fā)的身份的焦慮的原因、影響及后果進行剖析,得出身份焦慮與身心病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及身份的焦慮能夠帶來悲劇性的后果的結論。

關鍵詞:勞倫斯;身份;身份的焦慮;病殘

理論立場:

身份(identity)指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源出于拉丁語statum(拉丁語stare的過去分詞形式,意思是站立),即地位。身份,狹義上指個人在團體中法定或職業(yè)的地位,而廣義上指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身份一詞既可以表達名詞性的含義,也可表達動詞性的含義。名詞性的含義表達身份選擇的結果,即個體所擁有的歸屬于某一群體的共同特征;動詞性的含義強調(diào)身份選擇的過程,及認同(identification)。身份一直是哲學、社會學、文化、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以及酷兒理論所關注的焦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身份理論和社會身份理論開始成為這一研究領域的兩大主要視角。Hogg、Terry和White(1995)指出,身份理論源自社會學。作為一種微觀社會學理論,身份理論“解決了‘與人們在社會中扮演的行為角色相聯(lián)系的身份的結構問題和功能問題”。 而身份的焦慮是一種擔憂。擔憂我們處在無法與社會設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險中,從而被奪去尊嚴和尊重,這種擔憂的破壞力足以摧毀我們生活的松緊度;以及擔憂我們當下所處的社會等級過于平庸,或者會墮至更低的等級。本論文以每部作品中心人物的身份為切入點,運用英國哲學家阿蘭·德伯頓的身份的焦慮理論,分別對每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身份的焦慮展開論述。

具體分析:

在Sons and Lovers中,Mr.Morel和Mrs. Morel夫妻兩人出生不同,性格不合,身份差異懸殊,精神追求迥異。丈夫是一名煤礦工人,由于工作條件極為惡劣,便以酗酒來緩解工作中的壓力,而且脾氣越發(fā)糟糕,甚至把懷孕的妻子拒之門外。而妻子出身中產(chǎn)階級,受過良好教育,她讀了許多書和詩歌,崇尚思想,喜歡和有教養(yǎng)的人討論宗教、哲學和政治。而Mrs. Morel一直有著對中上層社會身份和地位的渴望,對自己委身下嫁,原本就是一時沖動,加上丈夫不爭氣的表現(xiàn),便產(chǎn)生了身份焦慮的情緒,于是把全部心血傾注在幾個孩子身上,尤其關愛二兒子Paul。由于母親的這種近乎變態(tài)的母愛使保羅在成長的過程中與母親產(chǎn)生了病態(tài)的戀母情節(jié),成年以后也無法割舍與母親之間的那份難以名狀情節(jié)紐帶。Paul痛苦惆悵,無所適從,迷失了自我,更不能正常戀愛。而當母親幾乎是聲嘶力竭地哀嘆,她從來沒有過一個丈夫,一個正真的丈夫時,保羅禁不住深情地撫摸母親的頭發(fā),熱吻起母親的喉頸。她的畸形的母愛造成母子身份僭越,使二兒子Paul的兒子身份帶有情人的影子。兒子與情人本來是一個相對立的兩個身份,如體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雙重身份勢必產(chǎn)生矛盾,造就了身份的焦慮。母親也在雙重身份的折磨下,郁郁寡歡,生病致死。頗類似于在《俄狄浦斯王》中王子俄狄浦斯既作兒子,又作新郎作父親,多重身份的煎熬,便產(chǎn)生身份的焦慮,直至真相大白,最后悲劇而終。

在The Rainbow中,女主人公Ursular成長在一個亂哄哄的家庭中,他不喜歡庸俗不堪的母親,也不能理解自我封閉的父親。他想沖破沼澤農(nóng)莊這個狹小的空間,尋找更為廣闊自由的生活,重塑自己的身份。在追求新身份的焦慮的情緒驅(qū)使下,她成長為一個桀驁不馴,任性自負的姑娘。她愛幻想,把一切都想得很美好,自己永遠是主角。她和波蘭的流亡貴族、軍官Anton相愛。而Anton是工業(yè)文明物化下代表,忽視個人心靈,只注重眼前的物質(zhì)利益,他的命運就像一塊磚,被安排在確定的秩序中。在厄休拉眼中,安東的靈魂已經(jīng)消亡,徒留一具空洞的軀殼。兩人無法在思想和靈魂層面進一步交流。兩人由于彼此身份的差異和觀念上的分歧,飽受身份焦慮的煎熬,最終分手。Ursular不但在探索兩性關系的道路上也屢遭挫折,而且在事業(yè)的追求上也處處受挫,中學畢業(yè)后,滿懷美好的夢想去小學任教,她不滿男權當?shù)赖膶W校,更不滿壓抑人性的教育,希望通過友好和寬松的教學方式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結果上至校長下至學生都不買賬。尤其是學校森嚴的規(guī)章制度讓她覺得學校如同一所監(jiān)獄。于是選擇了大學繼續(xù)學習,又發(fā)現(xiàn)大學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他覺得一切似乎那么空洞虛假,虛假的哥特拱門,虛假的和平,虛假的拉丁語,虛假的法蘭西尊嚴……大學就是一個又小又臟的工廠實驗室,一種粗糙丑陋的幻滅感再次籠罩著她,大學也不過是壓抑人的本性,把人培養(yǎng)成機械地按照各種制度進行工作的東西;她的心靈充滿著抗拒和逆反情緒,好像黑暗在四面八方圍繞著。Ursula由于對自己原有身份缺乏認同,急于建立新的身份,但是她的追尋完美身份的美好的理想就像天邊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追求的完美的身份未能最終實現(xiàn)。在《身份的焦慮》中阿蘭·德伯頓明確指出渴望身份、勢力傾向、過度期望和精英崇拜是造成身份焦慮的主要因素。Ursular過度追求自由的身份,造成了自己身份的焦慮。

在Women in Love中, Gurdrun是一個自由放縱,個性張揚、恃才傲物的藝術家。她背棄了傳統(tǒng)女性身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女子主義,具有極強的控制欲與破壞力。當她遇上了礦業(yè)巨頭之子Gerald時,原始的欲望點燃了兩人之間愛的激情。但她從沒有真愛過Gerald。正是這種對感情玩弄無情地中傷了Gerald的真心,徹底地摧毀他的精神。由于Gurdrun和Gerald的各自觀念、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異,最終關系破裂。失望而痛苦的她與另一位藝術家又陷入了愛的狂歡。她不屑名利與浮華,不以婚姻為手段和目的,最終選擇了藝術家的流浪生活。而Gerald是機械文明的化身,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不計后果。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和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一樣,認為他人必須服從他的意志。他這種被現(xiàn)代工業(yè)異化的病態(tài)身份,注定了他對Gurdrun的追求以悲劇而告終。他對自己的身份感到迷茫,產(chǎn)生了身份的焦慮。他萬念俱灰,感到惡心,想要嘔吐,在荒蕪死寂,風雪迷漫的深谷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兩位主人公各自追求另類的身份,造成自己和對立人物身份的危機與焦慮,身份的焦慮產(chǎn)生反常的舉動,觸發(fā)人物之間的沖突,引起災難性后果。身份的焦慮造成精神追求的虛無和失落與幸福家園生活的缺失,最終導致人物身心病殘乃至死亡的結局。

在Lady Chatterleys Lover中,丈夫Clifford在戰(zhàn)爭中負傷癱瘓,使丈夫的身份徒有虛名。他既是他所處階級的代表,同時也是他的階級的犧牲品。他在掠奪和瓜分階級利益的戰(zhàn)爭中變成了一個半生癱瘓的人。他身上散發(fā)著舊時代紳士理性的幽幽陰氣。他整天坐在輪椅上轉來轉去,成了一個半人半機械的怪物。他的本性被扭曲了,又反過來壓榨別人。由于他的影響和支配,充滿活力的妻子Connie成了他的花瓶和見證自己社會地位的參照物,然而她討厭男爵夫人的稱號,不滿沉悶無味的生活,成了仆人Mellors的情人,偏離了人妻的身份。Clifford的丈夫身份受到挑戰(zhàn)后,他猶如墜入陷阱的野獸瘋狂地報復。由于丈夫Clifford的身體缺陷,觸發(fā)妻子Connie的身份危機,使其妻子的身份名存實亡,引起其身份的焦慮。情人Mellors對Clifford的丈夫身份的挑戰(zhàn)以及兩者之間的沖突造成Clifford對自己丈夫身份的懷疑和否定,誘發(fā)丈夫身份的焦慮,身份的焦慮產(chǎn)生反常的舉動,引起夫妻兩人反目成仇的后果。因此身份焦慮與身心病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結語:

這四部小說中的中心人物都為了自己所追求的身份苦苦掙扎著,但他們所追求的身份僭越了正常的身份,有悖時代和倫理。由于正常身份的缺失,他們必然會對自己偏離或錯位的身份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身份的焦慮引發(fā)反常的舉動,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悲劇性的后果。通過對四部作品中心人物身份的焦慮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心人物由于對自己原有身份缺乏認同,急于建立新的身份,或者由于病殘使原有身份的缺失均能觸發(fā)對立中心人物的身份危機,從而引起對立雙方人物身份的焦慮。身份的焦慮產(chǎn)生反常的舉動,引起人物之間的沖突與對立,得出身份焦慮與身心病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后果。

參考文獻:

[1] BAURNAN, Z.Identity[M].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4:32.

[2] D.H.兒子與情人[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11,4.

[3] D.H.勞倫斯.查泰來夫人的情人[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10,6.

[4] D.H.勞倫斯.虹[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10,6.

[5] D.H.勞倫斯.戀愛中的女人[M].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2010,6.

[6]阿蘭·德波頓(英).身份的焦慮[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4.

[7]曹燕萍,楊燕.近二十年來西方語言、文化、身份三者關系的研究綜述[J].昆明: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8]陳國明.身份研究的困境:關于”身份”的不同觀點(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網(wǎng)站)2010,4.

猜你喜歡
勞倫斯身份
40年后《阿拉伯的勞倫斯》片頭為編劇正名
電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論勞倫斯·布依爾“地方”理論之嬗變
關于“take”的其中身份
媽媽的N種身份
《虹》與《戀愛中的女人》中的“另一個自我”:勞倫斯人物美學一探
他們的另一個身份,你知道嗎
勞倫斯·許:我是個“造夢師”
金色年華(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
詹妮弗·勞倫斯大好時光
電影故事(2015年47期)2015-09-06 03:55:21
互換身份
放松一下 隱瞞身份
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
武穴市| 习水县| 金门县| 方城县| 盐边县| 阳谷县| 桃园市| 乌拉特后旗| 临江市| 五原县| 庆安县| 新建县| 孟津县| 灌阳县| 平乐县| 青神县| 湄潭县| 天峨县| 茶陵县| 原阳县| 罗源县| 磴口县| 高雄县| 凯里市| 营口市| 牟定县| 金山区| 蒙自县| 巨野县| 雷波县| 东乡县| 长宁县| 尉犁县| 建宁县| 惠州市| 龙州县| 桂平市| 内乡县| 来安县| 徐汇区|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