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林 徐苑琳 李永楓
當前主要大城市雖已消除絕對貧困,但現代化進程中的要素計劃和市場機制作用致使相對貧困問題仍然存在,成都市站在高標準減少城市相對貧困人口的起點上,肩負著高標準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在縮減相對貧困上走出一條契合實際、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精準扶貧之路。本文以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中心城區(qū)錦江區(qū)為例,通過深入調查和研究發(fā)達城區(qū)探索消除相對貧困的實踐經驗,提出可以總結和拓展的脫貧方法和建議。
一、破解城市相對貧困的做法
(一)黨委、政府主導,搭建社會化幫扶平臺
一是構建政府主導、社會組織承接、全社會參與的幫扶模式。形成了1名黨員干部(1個機關團體)+1個困難群眾+N名愛心人士(N個愛心企業(yè))的“1+1+N”貧困群眾幫扶平臺,通過各類資源整合,推行“組團式”服務、“項目化”扶貧,實現幫扶工作既“精”又“準”。二是區(qū)政府投資修建“錦江區(qū)社會關愛援助中心”,部分街道成立“個案管理中心”,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yè)社會組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確保專業(yè)化運營。三是整合資源,注冊成立錦江區(qū)社會組織發(fā)展基金會——錦基金、街道慈善基金會——水井坊街道慈善會,建立“困境人群社會化幫扶”專項基金,并由此形成了“義倉”“義集”“義坊”“義學”“義網”等基層特色慈善項目,用全社會的“愛心GDP”提升精準扶貧的質量。
(二)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
一是堅持“社工服務”理念,開展個案服務。以水井坊街道為例,個案管理中心深入推行“1+2”走訪群眾工作模式,將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標準,但因病、因殘、因學等原因致貧的“夾心層”困難群眾納入幫扶范圍,建立完善特殊困難群眾基本信息庫,按照“信息到戶、真實準確,動態(tài)管理、有進有出”的原則,對他們實施“三級分類”幫扶,實現精準識別有據可查、精準扶貧有據可依。二是引入“心理學”治理模式,在專業(yè)服務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心理障礙扶貧對象服務,挖掘和激發(fā)扶貧對象自身潛能,鏈接各類社會資源,實現扶貧對象自身應對困難意識和能力的提升。三是以家庭幫扶為單位,突出家庭支持系統的功能。開展殘疾人及家庭成員“支持系統”,建立社工服務項目,逐漸恢復和建立家庭“支持系統”。
(三)整合社會資源,引導全社會參與
創(chuàng)新“1+1+N”社會援助幫扶模式,讓黨員干部有效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一是由黨員干部與扶貧對象幫扶結對,認領幫扶項目。二是整合愛心企業(yè)力量,弘揚社會責任。以街道黨員干部為主體,定期拜訪轄區(qū)愛心企業(yè),收集反饋幫扶需求,為扶貧對象提供及時的幫助。三是鼓勵全民參與,多樣化開展貧困幫扶。通過社區(qū)義工、社區(qū)捐贈、社區(qū)志愿服務等方式鼓勵轄區(qū)居民主動參與到困難群眾救助工作中來,實現參與力量的最大化。
(四)項目帶動扶貧,實現幫扶工作既“精”又“準”
按照分類援助、個性服務的思路,推行“組團式”服務、“項目化”扶貧,量身打造針對貧困學子、孤寡老人、重度殘障人士、長期(突發(fā))性疾病病人的“樂助展翅”“鄰里互助”“樂助醫(yī)療”“大病救助”等援助項目,針對有心理障礙、技能匱乏、出行不便等居民的“心靈彩虹計劃”“希望之旅”“暖心計劃”等援助項目,用“群眾點單、中心下單、干部接單”的“三單制”模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困難群眾走出困境,實現扶貧工作的精準化。
二、錦江區(qū)“1+1+N”社會化幫扶模式的特色優(yōu)勢
(一)彌補政府單方開展扶貧工作的不足
成都市街道人口一般在5~10萬,有些大型街道甚至多達20萬人以上,每個街道相對貧困人口也有數百人(戶),單純依靠街道或社區(qū)工作人員難以對困難群眾實施精細化的管理,也無法及時跟進貧困動態(tài),貧困幫扶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發(fā)揮社會組織“專業(yè)性”
由專業(yè)社工和心理咨詢師組成的社會組織,具有眾多的社會工作和臨床心理咨詢經驗,可以解決非傳統性的致貧問題,例如家庭功能失調、社會功能缺失、心理障礙以及長期生活在困頓環(huán)境中形成的“等、靠、要”心理與行為能力。通過社會工作的“個案”工作手法,實施一對一的精準幫扶,改善困境人群的生存困難、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
(三)以多樣化的幫扶項目為依托
以錦江區(qū)水井坊街道為例,由黨委、政府主導,社會組織運營,全年開展了“1+1大病家庭營養(yǎng)費計劃”“心靈彩虹計劃——心理輔導與社工專業(yè)服務”“暖心計劃——困境人群志愿服務”等10余項工作計劃,不斷改善特殊扶貧對象的生活水平。
(四)通過社會組織帶動全社會參與
發(fā)揮社會組織在基層的強大能力,由社會組織幫助政府鏈接各類社會資源,建立系統性的資源庫,與愛心企業(yè)、合作基金會、合作醫(yī)院及愛心居民建立穩(wěn)定關系,為困難群眾個案救助工作提供強大的服務轉接平臺,并定期向愛心單位和居民公示捐贈資金物資的去向,共同探討轄區(qū)困境人員社會參與模式,協助企業(yè)、居民更有力地踐行社會責任。
三、破解城市相對貧困的建議
(一)建立信息對稱機制,構建統一的綜合信息平臺
城市相對貧困的原因復雜,但目前單純地依靠低保和入戶走訪來判斷相對單一,信息沒有得到全面反饋,要建立與低保以外的殘聯、紅十字會、住房保障、勞動保障等職能部門業(yè)務窗口的信息對接機制,由民政局牽頭構建全市統一的困難群體綜合信息平臺,完善困難評價標準,對困難個案進行再分類、再核實,形成一套完備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
(二)加大“能力扶貧”和“思想扶貧”,從源頭上去除“窮根”
由于長期生活在困頓環(huán)境中,很多困難群眾一是缺乏就業(yè)技能,二是形成了“等、靠、要”的心理與畏難情緒。建議一方面要采取定向、訂單培訓等方式,增強就業(y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這類群體的心理幫扶,政府積極宣傳“脫貧”典型事跡,營造“勤勞致富光榮、好逸惡勞可恥”的觀念,同時社會組織通過鼓勵、接納、傾聽、尊重、支持等心理治療方式,幫助困難群眾克服“畏難情緒”,提升他們應對困難的能力。
(三)加大對扶貧類社會組織的培育發(fā)展
在原基礎上,建議設立“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fā)專項扶貧資金”子項目,加大對參與扶貧開發(fā)工作社會組織的資金支持力度,發(fā)揮扶持資金的導向功能和“種子”作用,激發(fā)各類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fā)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確保精準扶貧效率得到提升。
(四)完善政策支持,強化社會組織資源整合能力
當前的資源整合是由政府牽頭,承接扶貧工作的社會組織具體負責運作,但相對而言,社會組織在資源整合方面能力較弱,政府應當加大對社會組織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議出臺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服務的具體方案和辦法,實際解決社會組織在財物募集、政策咨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困難,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更好地發(fā)展。
(五)完善就業(yè)扶貧對接機制,暢通困難人群就業(yè)渠道
在目前由基層政府介紹就業(yè)的基礎上,建立區(qū)域性的就業(yè)信息平臺,吸納人才市場、企業(yè)、公益性單位將就業(yè)崗位集中投放到平臺上來,并以平臺為依托,打造幫扶就業(yè)基地,鼓勵企業(yè)招聘困難人口就業(yè),實現就業(yè)崗位與就業(yè)需求的動態(tài)匹配。
(作者王胡林和徐苑琳單位為中共成都市委黨校,李永楓單位為成都市錦江區(qū)書院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