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雪
小明拿著自己
兩張不同的試卷
在發(fā)愣
愣著愣著
就哭了
他臉上的巴掌印快消失了
心里的巴掌印
卻無論如何也消不掉
為什么
他只是少得了兩分
爸爸就要打他?
小明哭得很傷心
淚珠串串落下
破碎
模糊了兩個極相近的數(shù)字
小剛拿著自己
兩張不同的試卷
在傻笑
笑著笑著
便迷茫了
臉上的唇印還沒有消失
心中的唇印
卻根本沒有出現(xiàn)過
為什么
他只是勉強及格
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獎勵?
小剛的眼神越發(fā)迷茫
目光空洞呆滯
渙散
模糊了兩張極相似的試卷
究竟多少分
才能得到一個吻?
究竟多少分
會受到懲罰?
那個分數(shù)
難道是唯一的標準?
哪怕只有兩分的差距!
教師點評
高考作文一般不允許寫詩歌,可“私底下”寫著玩兒又何妨?學語文本就是好玩兒的事。
詩歌以極簡練的語言寫出了漫畫中兩個孩子的困惑,由此可知:大人們對孩子自以為是的獎勵與懲罰,結(jié)果未必是我們期待的那樣。誤解由此而生,代溝因此而起。這,難道不應(yīng)該引起我們的反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