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運動對心臟健康有益,但是這并不代表任何強度的運動都有益于心臟健康。相對于專業(yè)運動員,我們普通人運動目的在于保持健康。那么,老年人得了慢性病又該怎樣運動呢?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可根據(jù)自己的病情、年齡、體力、愛好等進行選擇,但以體力負擔(dān)不大、動作簡單易學(xué)、不過分低頭彎腰、動作緩慢有節(jié)奏、競爭不激烈的項目為首選。對于老年人,更應(yīng)量力而行,只能慢慢增加運動量,決不能操之過急,運動時以有氧訓(xùn)練為主,心率以不超過100次/分。這些運動包括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和體操等。
散步時間可選在溫度適宜的下午、黃昏或臨睡前進行,一般為15~50分鐘,每天1~2次,速度可視身體狀況而定。選擇慢跑時最好先經(jīng)過一個時期試行鍛煉,以10~12分鐘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無不適反應(yīng),再轉(zhuǎn)入慢跑鍛煉。練習(xí)太極拳每次運動時間以30分鐘以上為宜,可以每天進行。
糖尿病患者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不僅為了增強體質(zhì),更是一種治療手段,它與藥物治療、飲食控制、血糖監(jiān)測、糖尿病教育一樣重要。
最好選擇有減重目的及有效代謝血糖的有氧運動,運動強度當(dāng)然不能太高,健走是最理想的運動,慢跑、自行車、體操、舞蹈、太極拳、太極舞,還有慢慢上下樓梯等較緩和的運動都合適,必須持之以恒。
運動時間最好在飯后1~2小時,每次約30分鐘到1小時,一周3次。
心臟病患者
初期,可以僅運動10~l5分鐘。隨著心功能的恢復(fù),可以堅持30分鐘或更長時間,一般以20分鐘到1小時為宜。每周保持3~5次,餐前、餐后2小時為宜。冬季在中午之前或下午,夏季在中午或傍晚為宜。在運動過程中,應(yīng)能確保正常的談話,如談話時感到氣促,說明強度過大。
選擇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如散步、舞蹈、游泳或慢跑等,為保證安全,不妨讓親人或朋友一起參加鍛煉。對于低危病人,可以在院外進行運動鍛煉;而中高危病人,則建議在有康復(fù)治療中心的醫(yī)院進行。運動應(yīng)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進行,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時和醫(yī)生溝通。 (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