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彥強
[摘 要]追問是課堂提問的一種形式。教師要善于采取追問的形式展開教學,以使學生獲得對所學內(nèi)容的深刻認知,進而使閱讀教學真正走向深刻。在追問中內(nèi)化文本語言;在追問中突破文本難點;在追問中理解文本主旨。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追問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1-053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愛采取課堂提問的形式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樣的課堂提問中,由于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缺乏應有的關(guān)注與深究,以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認識比較膚淺。基于這種學習狀況,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狀況及時進行追問,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考熱情,進而使學生在追問中獲得對課文的深刻理解。
一、在追問中內(nèi)化文本語言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由于受年齡限制或者各方面因素影響,在語言的感知與品味上會存在明顯欠缺,這不利于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深刻把握。在這種教學情形下,教師要善于通過追問的形式幫助學生內(nèi)化語言,從而使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走向深刻。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時,課文主要通過高爾基給兒子的信告訴了人們“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教師先讓學生說說:“高爾基的信中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高爾基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的?”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教師話鋒一轉(zhuǎn),追問道:“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在給與拿方面你有同樣的感受嗎?請舉例子來說明?!边@樣,學生在結(jié)合生活體驗的過程中,對“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與體會。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抓住文本教材中的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品味感受,當學生的回答不夠深刻的時候,教師又及時通過有效的追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語言,內(nèi)化語言,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
二、在追問中突破文本難點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個人閱歷或者知識經(jīng)驗所限,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對于有些內(nèi)容并不一定能夠真正理解。在這種教學情形下,教師要善于通過追問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進而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走向深刻、透徹。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理解上的難點為:既然沒有人看到,為什么爸爸要求湯姆必須把魚放掉。在課堂教學時,為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教師提出了如下問題:“湯姆釣到了怎樣的一條魚?看到這條魚,湯姆心情怎樣?可是爸爸卻是怎樣說的?理由是什么?”在教師問題的引領(lǐng)下,學生從爸爸的話“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以及“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guī)定”中感受到了這條魚不管湯姆是多么喜愛,都不能不放。因為爸爸的語氣非常堅決。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教師進一步追問:“雖然湯姆非常舍不得把魚放掉,但是, 在爸爸的堅持下還是把魚放掉了。那么,以后湯姆會后悔嗎?”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經(jīng)過再次審視文本,深深地感受到了湯姆雖然感到遺憾,但是并不后悔,因為爸爸對他的教育讓他終身受用。這樣一來,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不僅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對課文的理解感受也更加深刻了。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及時的追問不僅幫助學生突破了學習難點,還使學生對文章所要表達的道理的認識也更進了一層。
三、在追問中理解文本主旨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文本主旨對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效果有促進作用。但文本的主旨并不是粗略閱讀一遍就可以獲得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追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對課文的理解走向深刻。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公儀休拒收禮物》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公儀休高尚廉潔的精神品質(zhì),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位管家,會如何辦好這件差事,見到公儀休以后你會怎樣說?”有學生說:“請你收下吧,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真的沒什么?!庇袑W生說:“這鯉魚是剛打撈上來的,既新鮮又無污染,嘗嘗看,一定會非常符合你的口味的?!本驮趯W生極力勸說之際,教師又繼續(xù)追問:“既然如此,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公儀休收下鯉魚,對他的工作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在教師的追問下,有學生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以后他秉公執(zhí)法的話怕是不好做了?!庇袑W生說:“他收下魚的話,別人求他辦事他就不好意思拒絕了,很容易與別人同流合污。”就這樣,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對文本所要表達的主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深化了學習效果。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恰當?shù)淖穯枺q如抽絲剝繭般地幫助學生理清了思考與閱讀的方向,從而使學生能夠透過表象看到本質(zhì),深化了學習效果。
總之,閱讀教學離不開課堂提問。但是,課堂提問并不是萬能的,當學生的閱讀理解浮于表面、不夠深刻的時候,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追問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方向,進而獲得對所學知識的深刻解讀,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