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打倒孔家店”“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等表明此時新青年派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全盤否定,西方外來文化全盤接納的背景下,與陳寅恪、湯用彤并稱“哈佛三杰”的吳宓以及他所代表的“學衡派”應(yīng)運而生。吳宓的文化觀與新青年派截然相反,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其文化觀和思想研究留給我們非常有價值的思考材料,在面對西方文化的進入的情況下,我們應(yīng)該如何更好的認識、學習和利用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因而本文主要從吳宓中西文化融合觀形成的背景、主要內(nèi)容和實踐三個方面來對其文化觀進行認識。
關(guān)鍵詞:吳宓,中西文化觀,學衡派
1 吳宓中西文化觀形成的背景
吳宓1894年8月20日生于陜西涇陽。吳家祖輩為官宦之家,家境殷實,其父與叔父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吳宓從小一直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受到很好的熏陶,尤其受關(guān)學的影響。關(guān)學是儒學重要學派,因其實際創(chuàng)始人張載先生是關(guān)中人,故稱“關(guān)學”。吳宓幼年因父母亡故過嗣給叔父吳建常,吳建常早年受業(yè)于關(guān)中大儒劉古愚,劉古愚雖然秉承了關(guān)學的傳統(tǒng),但是卻不頑固保守,而是力圖經(jīng)世維新。吳建常博學多才、知識淵博,給吳宓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早早的便受到博大精深的關(guān)中文化的熏陶。吳宓文化保守主義的道路與他早年在本土、家世的受教育經(jīng)歷密不可分。
1917年赴美留學,認識了梅光迪,師從美國新人文主義文學批評運動領(lǐng)袖白碧德,開始研習比較文學、西方文學和哲學。白碧德的“人文主義”對吳宓在學術(shù)思想方面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尤其在思考中國文化道路這一問題上,吳宓感嘆中國國粹日益淪亡,立志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改變當前的激進主義思想。在美國的學習使他對中西方的文化有了更加縝密理性的認識。
2 吳宓中西文化觀的內(nèi)容
吳宓立志弘揚、維護傳統(tǒng)儒學文化。吳遂認為自兩千多年前孔子降生“常為吾國人之儀型師表,尊若神明,自天子以至庶人,立言行事,悉以遵依孔子,模仿孔子為職志。又藉隆盛之禮節(jié),以著其敬仰之誠心。廟宇遍于全國,祭祀綿及百代,加贈封號,比于王者;入塾跪拜,與祖同尊?!?[1]他認為新文化運動給其帶來了破壞。之后他寫《新文化運動之反應(yīng)》、《論事之標準》等來對新文化運動進行反思,以表達他對儒學的深刻理解。吳宓認為“今日之要務(wù),厥在認識孔子之價值,發(fā)明孔教之義理。使知孔子之為人,如何而當尊;其教人之學說,如何而可信。”[2]吳宓主張要尊孔,他認為真正的尊孔要注重兩點,一點是理論,另一點是實踐。吳宓提出孔子的價值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孔子本身,孔子是中國文化之中心,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二是“孔子者中國道德理想之所寓,人格標準之所托。”[3]從以上兩個方面來看,吳宓給予以非常高之評價。
吳宓在《論新文化運動》一文中對五四“新”文化的定義持否定態(tài)度,他贊同文化改革,但文化本身并沒有“新”與“舊”之分,并分析說:“則其所謂新者,何足重哉!而況又未必新耶?語云:‘城中有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當群俗喜新之時,雖非新者,亦趨時阿好,以‘新弦人而求售。故‘新亦有真?zhèn)沃嫜??!?[4]他并不贊同新文化運動的“新”與“舊”之說,他認為“新”的并非是沒有缺失的、完美的。相反“舊”的也不全是沒有價值的。吳宓認為新與舊是相對而言的,新是在舊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新與舊都具有其時代價值,新在舊的基礎(chǔ)上取長補短才會有所提高。吳宓說“文章之格調(diào)可變,且易變,然文字之體制不可變,亦不能強變也” [5]。他認為文字是民族資源,是傳統(tǒng)文化留給國人寶貴的遺產(chǎn),不能破壞、拋棄,這一點,是與新文化派的分歧。
關(guān)于是否引進西方文化這一問題,吳態(tài)與新文化派并無異議。吳態(tài)留學哈佛,學習西方古典文學,師從白璧德,他對西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說“西洋真正之文化與吾國之國粹,實多互相發(fā)明,互相裨益之處,甚可兼蓄并收,相得益彰?!盵6]他認為西方的文化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相互借鑒、學習、融合以達到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貫通的效果。吳宓首先是反對“全盤西化”這一口號的,同時也反對頑固守舊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應(yīng)該有選擇性的學習西方文化。他指出,在重視“西洋文化之全體”的同時,應(yīng)選取具有永久價值的精華予以吸納,這才是對待西方文化的正確之路。
在選擇標準上,吳宓說“西洋文化中究以何者為上材,此當以西洋古今博學名高者之定論為準,不當依據(jù)一二市償流飯之說,偏淺卑俗之論,盡反成例,自我作古也。”[7]精華文化的選擇標準不能眾人的喜好而定,應(yīng)以博學高者而定。正如梅光迪所言“適用云者,或以其與吾國固有文化之精神,不相背弛,取之足收培養(yǎng)擴大之功,如雨露肥料之植物然,或以其為吾國向所缺乏,可截長以補短也?;蛞云淠芫任釃?,而為革新改進之助也”。[8]要了解西方真正之文化,選擇其有價值的、適用于我國的,汲取中西方文化之精髓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3 吳宓中西文化觀的實踐
《學衡》是1922年由梅光迪發(fā)起、吳宓、胡先骕、劉伯明等參與的表達其思想態(tài)度的學術(shù)雜志。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思想界,成為抗衡五四新文化運動激進主義的文化陣地?!秾W衡》的核心人物吳宓借此表達了他的中西文化觀。吳宓在校期間就時刻關(guān)注著中國當時的變化,再加上受其師白碧德的新人文主義的影響,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不以為然。。吳宓對東南大學及《學衡》充滿了期待,他因此放棄了在美國繼續(xù)深造和去北京任教的機會,與友人一起,在教書傳道的同時與胡適為首的新文化派展開論戰(zhàn),堅守傳統(tǒng)文化精神。1922年至1924年是《學衡》發(fā)展的興盛階段,也是學衡派發(fā)起對新文化派激烈抨擊之時。創(chuàng)辦《學衡》是他一直的夢想,為此也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和心血。
吳宓的一生中中,最值得書寫也最讓人感恩的,除了《學衡》之外,還有就是他的教育觀。國學研究院的成立時清華大學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創(chuàng)舉,短暫的歷史時間里,在學術(shù)領(lǐng)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從吳宓一生的言論及行為都可以看出,無論對傳統(tǒng)文化傳播的貢獻,對《學衡》雜志持久地付出還是對教育的大力支持,他都以自我力量進行了文化擔當。
參考文獻
[1]吳宓.《吳宓自編年譜》[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5年.
[2]吳宓.《吳宓日記》十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
[3]吳宓.《吳宓日記續(xù)編》三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
[4]吳宓.《文學與人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年.
[5]吳宓,《論新文化運動》,《學衡》1922年第4期
[6]蔣書麗.論吳宓中西融合文化理想與實踐,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7]趙靜.胡適與吳宓的中西文化觀比較[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8]李晶.吳宓的文化觀與創(chuàng)辦《學衡》雜志[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作者簡介
陳雪(1990-),女,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