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戌
1927年7月23日,一個名叫沈雁冰的年輕共產黨員,懷揣2000元支票,從漢口登上了前往九江的日本輪船“襄陽丸”號。此次奔赴九江,他肩負著一個連自己也不知道的驚天任務——為中共秘密籌劃中的武裝起義輸送經(jīng)費。船到九江,與沈雁冰接頭的是董必武和譚平山。董必武告訴沈雁冰,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南昌,但現(xiàn)在九江到南昌的鐵路已經(jīng)被切斷,讓其先去買票,如果確實無法前去,便回上海。沈雁冰到車站后發(fā)現(xiàn),果然已無票可售,遂在他人的建議下先到廬山牯嶺,再伺機翻山前往南昌。然而,從牯嶺到南昌的路恰好在前一日中斷,沈雁冰便滯留在牯嶺。第二天,他竟一病不起。臥床七八日之后,忽然聽到中共在南昌發(fā)動起義的消息,才知道他手中2000元支票的真實用途。此時的沈雁冰再前往南昌已無意義,痊愈后立即下山直接乘船返回上海。途經(jīng)鎮(zhèn)江時,國民黨軍警發(fā)現(xiàn)沈雁冰沒帶行李,只有2000元支票,形跡可疑,欲行拘捕。沈雁冰急中生智,將支票塞到軍警口袋里,幸被放行。從此,沈雁冰為避免國民黨的通緝,自動脫離中共組織,并化名“茅盾”,開始以自由撰稿為生。
雙面人:革命先鋒與出版社小職員
沈雁冰,本名德鴻,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鄉(xiāng)烏鎮(zhèn)的富裕家庭。沈雁冰幼年入家庭私塾,少年時代趕上廢科舉改學堂的潮流,遂成為烏鎮(zhèn)第一所新式小學的學生。其后,他入湖州中學、嘉興中學讀書。那時江浙一帶的中學與如今不同,可謂是藏龍臥虎之地。單以嘉興中學而論,教國文的老師便是朱希祖、馬裕藻。這兩位章太炎的得意門生,后來進入國立北京大學任教,成為北大文史學科的掌門人。在名師的指點之下,沈雁冰打下了堅實的國文基礎。此時嘉興中學的校長和這些太炎門生都是革命黨人,學生已普遍自行剪辮,師生之間暢談“平等民主”是為常事。如此耳濡目染,給沈雁冰的內心播撒下革命和反抗的種子。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所變化的只是巡撫衙門房頂?shù)膸讐K瓦而已。民國建立后,地方保守勢力繼續(xù)當權,清末各級學校的自由之風反而受到壓制。曾經(jīng)感受過革命氛圍的沈雁冰當然不能容忍,公開反對保守的學監(jiān),并酒后到學校鬧事,最后被學校開除。離校后沈雁冰轉學到杭州的私立中學,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民國初年,一般大學都有預科之設,學制二到四年,結束后可以升入本科。不過,那時的北大,畢竟不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北大,保守勢力居多。預科畢業(yè)后,沈雁冰無意升學,南下上海,來到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
商務印書館家大業(yè)大,有各類員工上千人。沈雁冰作為一位低級職員,工作異??菰?,每月工資僅24元,據(jù)說若要待遇翻倍,需十年以后。沈雁冰最初的工作是給商務印書館附設函授學校的學生改英語試卷,其后改為譯書,即從西方出版物中選取一些片段進行翻譯,炮制成一本帶有中國特色的啟蒙讀物。再往后,他開始擔任 《學生雜志》《小說月報》 的編輯。
當時正處于新文化運動時期,沈雁冰不免受到新思潮的影響,成為滬上反對鴛鴦蝴蝶派的急先鋒。同時,沈雁冰還參與發(fā)起了著名的“文學研究會”,在當時的新文學界占有一席之地。新文化運動時期,最初的革命家原本是從文學家中分化。經(jīng)過朋友介紹,沈雁冰認識了與胡適等分道揚鑣、到上海出版 《新青年》 的陳獨秀。1920年7月,陳獨秀領銜的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在李達的介紹下,沈雁冰加入了共產主義小組。
沈雁冰對現(xiàn)實社會有反抗的意愿,但并不是一個樂于行動的人。五四運動中,北京學生火燒趙家樓,其后全國學聯(lián)到上海宣傳,他曾前去旁聽,認為這種群眾抗議運動的效果很空洞,頗不以為然。那么,他為什么加入共產主義小組?其中大概有幾方面原因。沈雁冰從小便有反抗精神,不滿于北洋政府的倒退統(tǒng)治。蘇俄的斗爭哲學和無產階級專政思想,以及一系列改造社會的方案,令他耳目一新,似乎找到了一條新路。其次,商務印書館工作枯燥無聊,搞革命活動則可能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人生,頗有吸引力。第三,應該是陳獨秀方面的拉攏。沈雁冰是“文學研究會”負責人,商務印書館編輯也算是一個體面的身份。借助沈雁冰,早期的中共便于開展秘密活動。不過,他雖然是第一批黨員,卻不是核心成員。典型事例是,中共一大召開,沈雁冰不是代表。沈雁冰似乎也缺乏領導能力,始終是一個打雜的配角。然而,他卻是組織上頗為信任的人。陳獨秀在廣州期間,以沈雁冰為中央直屬聯(lián)絡員,凡是各地組織與上海方面的信件,都以“鐘英”的名義寄給商務印書館,再由沈雁冰來轉交。外地地下黨員來上海,也以沈雁冰為聯(lián)絡人。
受中共早期致力于發(fā)動工運的“左傾”思想影響,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沈雁冰,開始配合中共發(fā)展工人組織,成立工會,甚至暗中醞釀大罷工。在國共兩黨合辦的上海大學,沈雁冰也擔任教席。國共合作之下,沈雁冰名列國民黨上海執(zhí)委。于是,此時的沈雁冰有兩種身份,公開身份是商務印書館的小編輯,兢兢業(yè)業(yè)出版各種圖書,儼然兩耳不聞天下事的技術人員。然而,另一個身份卻是挑戰(zhàn)現(xiàn)政權的革命者。作為上海市黨部代表,沈雁冰有幸作為五位代表之一,參加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二大。在廣州,他還充當了國民黨中宣部代部長毛澤東的秘書,撰寫各種文章批評國民黨右派和國家主義者。(然而,毛澤東則早已志不在此,前往湖南考察農民運動)。蔣介石發(fā)動中山艦事件,沈雁冰被迫回到上海。此時,他的身份已經(jīng)暴露,商務印書館贈給他一張股票,將其禮送出館。從此,沈雁冰成為職業(yè)革命者,代管中共上海交通局,仍是負責通信聯(lián)絡工作。在中共的安排下,他又前往武漢,編漢口《民國日報》。不久,武漢分共,便有了送支票到南昌支援起義國民政府的情節(jié)。
政治人:文學生涯的崛起與終結
沈雁冰作為中共第一批黨員,在大革命后脫黨,實際不難理解。沈雁冰有家有業(yè),向往改變現(xiàn)狀卻缺乏為革命義無反顧的決絕心態(tài),很難成為一個職業(yè)革命者。他的本質是一個文學家,有人道和仁慈的一面,也難以適應殘酷的政治斗爭和黨派傾軋。他有顧慮和矛盾。大革命失敗后,沈雁冰取筆名“矛盾”,當然也是內心矛盾的反應。他自述道:“一九二七年上半年我在武漢又經(jīng)歷了較之前更深更廣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會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但是,那時候,我又看到有不少人們思想上實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為筆名。”其后,葉圣陶說這個筆名一眼看去便知是假名,給他加了個草字頭,成為“茅盾”。當然,茅盾雖然充滿“矛盾”,由于7年的黨齡底子,也無法成為象牙塔中的純文學家。他雖然不能亦無法回到黨內,卻選擇了一種與用暴力革命改變社會的相似方式,加入左翼作家聯(lián)盟,用文字揭露這個時代的黑暗。
這一時期,是茅盾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因為失業(yè)恰使他擺脫了編輯的瑣碎事務。著名的小說三部曲《幻滅》 《動搖》 和 《追求》,便是他這一時期的杰作。三部曲展示了知識階層從向往革命,加入革命再到幻滅動搖,革命失敗后抬起頭來重新奮斗的過程,其可圈可點之處在于并非狂熱地鼓吹革命,而是更多描寫了人性的弱點、狂熱和頹廢,展現(xiàn)了人的復雜性,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三部曲陸續(xù)發(fā)表后,成為文壇爭相談論的熱門話題,也成為學者研究的對象,茅盾這個名字橫空出世在中國的文學舞臺之上。三部曲獲得成功后,茅盾對創(chuàng)作這種史詩性質、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的文學作品樂此不疲。其后寫就的 《子夜》,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出現(xiàn)的另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真實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波瀾壯闊的面貌,在廣闊的社會環(huán)境和歷史背景之下,成功地塑造了數(shù)百名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從三部曲到 《子夜》,茅盾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徹底奠定。
抗戰(zhàn)爆發(fā)后,茅盾輾轉到長沙、廣州、香港、桂林等地。此時,他完全成為中共外圍的文化人士,行動上基本接受黨的安排,主要負責編輯各種左翼文化刊物。期間,左翼人士杜重遠邀請茅盾前往新疆活動,因盛世才意欲交好蘇聯(lián),頗為善待左翼人士。新疆學院遂成為茅盾傳播左翼文化文學的舞臺,甚至他還傳播毛澤東思想,給學生推薦《論持久戰(zhàn)》。1940年,盛世才轉而迫害左翼人士,杜重遠被逮捕入獄,茅盾的處境非常危險。在蘇聯(lián)總領事館的幫助下,茅盾乘坐飛機逃出虎口。茅盾剛上飛機,盛世才便已后悔,卻悔之晚矣。沒有來得及逃離新疆的毛澤民、陳潭秋等中共黨員,都被盛世才加害。
離開新疆以后,茅盾決心到向往已久的延安去。茅盾是魯迅的摯友,也是文壇巨匠。這樣一個重要人物,到延安來的統(tǒng)戰(zhàn)意義非常重大。毛澤東親口對茅盾說:“魯藝需要一面旗幟,你去當這面旗幟吧?!痹谥泄矊ψ笠砦幕说呐盼恢校┒芸梢岳^魯迅、郭沫若之后,排到第三位。茅盾準備在延安安家落戶,并鄭重提出恢復黨籍的要求。不過,周恩來認為茅盾這種影響力大的民主人士,留在黨外更加合適,回到國統(tǒng)區(qū)作用更大。因此,茅盾回到重慶,但是留下了沈霞、沈霜一對兒女。女兒沈霞是忠誠的革命者,意外懷孕后唯恐影響即將到來的國共戰(zhàn)爭,主動要求人流手術。由于延安醫(yī)療條件差,最后沈霞客死延安。這是茅盾為革命付出的代價。
延安之行后,茅盾更明確了中共“自己人”的身份。1945年,經(jīng)過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的籌劃,中共在國統(tǒng)區(qū)發(fā)起了茅盾五十大壽的大型祝壽紀念活動,《新華日報》 出版了紀念祝壽專刊,延安方面紛紛發(fā)來賀電。開明書店、生活書店、新知書店等十余家出版社特價銷售茅盾著作,以茅盾為名發(fā)起有獎征文活動。相關祝壽活動聲勢浩大,延宕數(shù)月,茅盾在左翼文人的聲望中達到頂峰。
抗戰(zhàn)勝利后,茅盾一度受蘇聯(lián)對外文化協(xié)會邀請,赴蘇訪問。此時的茅盾已經(jīng)基本不再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而是發(fā)表大量雜文和文化評論,配合中共的宣傳策略。這些題目包括 《中國的缺點就是缺乏民主,應在所有領域貫徹民主》 《有人民自由才有國家自由》 《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實行民選嗎》 《我們并不害怕民主美國的影響,我們歡迎他》 《報紙應革除專制主義者不許人民說話》 《新聞自由——民主的基礎》 《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實際上,茅盾搞文學出身,沒有受過西方的政治學訓練,談這些問題哪有羅隆基、蕭公權、儲安平等人講得透徹?不過,這些文章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其實質,可以證明所謂人心向背。當然,茅盾也未嘗忘情于文學,蘇聯(lián)歸來后也寫了《驚蟄》 《春天》 等小說。不過,此時的寫作已不比早年,充滿條條框框,思維也愈加僵化。作為一個文學家,茅盾的文學生命,這個時候實際已經(jīng)結束了。
局外人:文化高官與文化部虛職
由于茅盾在1949年前的表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自然獲得了回報,受命出任共和國第一任文化部部長。此種任命并不意外,茅盾文化地位是無可取代的,更重要的是,茅盾可靠。他雖然一度脫黨,但始終是一顆紅心向著黨。國民黨在文化上失敗,也由于宣傳敵不過中共,連張道藩、王平凌這樣的三流文化人,都能成為國民黨的骨干。可以想象,茅盾這樣的文化人,如果投靠國民黨,必然可以在文化教育界獲得高官厚祿。然而,茅盾甘愿貧窮,頗有操守。因此,毛澤東親自召見茅盾提出此事,對他說“雁冰兄,你剛才講的是你的小道理,現(xiàn)在我來講講我的大道理。全國剛剛解放,百廢待興……現(xiàn)在想當文化部長的人不少,但我們偏偏選中了你,因為我們相信你,這是全國人民的需要?!睋?jù)說茅盾本想到杭州去隱居,搞文學創(chuàng)作,但毛澤東的邀請,讓他盛情難卻。在這個文化部長任上,茅盾一待就是15年。
不過,文化部長看似位高權重,實際上作為相當有限。首先,相對于來自解放區(qū)的文化、宣傳系統(tǒng)的同志,如周揚、丁玲、胡喬木、陸定一等人,茅盾來自國統(tǒng)區(qū),并非真正的黨員,也沒有經(jīng)過延安整風暴風驟雨般的洗禮,政治資歷終究差一層。因此,在文化部,周揚擔任常務副部長,黨組書記,掌握了實際的權力。周揚同時是中宣部管理科學文藝的副部長。中宣部管轄指導文化部,這便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政治現(xiàn)象,作為副部長的周揚,實際是部長茅盾的上級。如此安排,導致茅盾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抱負和追求去實現(xiàn)文化理想。實際上,茅盾本來應該習慣于此種安排,樂于象征性的榮譽職務。然而,他卻偏偏要介入實際事務,導致不斷碰壁。在1957年的鳴放中,茅盾頗為牢騷:“在文化部呢,我也只是個掛名,成天忙于別事,不務正業(yè)?!泵┒艹3SX得自己在文化部掛名不干事非常尷尬,幾次請求辭職卻得不到批準,只能硬著頭皮干下去。
那么,此時茅盾的主要職責是什么?開會。茅盾自稱,他開會時間占據(jù)了生活的2/5。然而,痛苦更在于,開會卻沒有決定權。另一個是從事象征性的文化外事活動。從1951—1962年,茅盾訪問莫斯科達16次之多。至于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可謂完全停止。作為文化部長,茅盾的文學和政治地位已經(jīng)確立,他需要做的是提攜新人,凡是茅公點評過的作家,都能有所發(fā)展。當然,由于茅盾不負實際政治責任,也可免于追責。毛澤東對文化部有過一個經(jīng)典的評價:“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認為文化系統(tǒng)至少一半不在“我們手里”。不過,這個責任似乎也不用茅盾承擔。周恩來曾寬慰他:“文化部的工作這些年來一直沒搞好,這責任不在你,我們給你配備的助手沒有選好,一個熱衷封建主義文化,一個又推崇資本主義文化……”茅盾辭掉文化部部長職務后,轉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反右時期,組織上也對茅盾網(wǎng)開一面。雖然茅盾在鳴放中有所不滿,實際卻得到有關部門的暗中保護,及時收住了不滿言論并轉而抨擊右派,得以幸免于難。
“文革”到來,茅盾靠邊站了。1969年,茅盾被剝奪了國慶登天安門的權力,警衛(wèi)員取消,秘書調走,內部文件不能看,名字也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名單上消失了。不過,由于他的年齡和地位,不會遭遇太大沖擊。1981年3月,茅盾走完最后的歷程,臨終前最大的愿望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對于這個遺愿,黨中央當然會極力滿足,決定恢復茅盾黨籍,黨齡從1921年算起。這個時候的茅盾,也算“求仁得仁”吧。
(選自《國家人文歷史》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