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驕矣
當(dāng)你為酷暑中自己的處境而懊喪時,你不如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投向其他生物,比如鳥兒。有這樣一首凄美的歌,講述的是一只鳥和一個人的故事。當(dāng)你聽完它,你便會知道,活著,不僅是人類這個族群的事,而且是一場與其他生命(比如飛鳥等)共存的旅行。
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秀娟。這個出生于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的女孩,其父徐鐵林是鶴類保護工程師。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徐秀娟成為一名養(yǎng)鶴姑娘。徐秀娟經(jīng)年累月地與丹頂鶴生活在一起,很多丹頂鶴都成了她的朋友,其中“賴毛子”最喜歡黏著她。
有一天,“賴毛子”毫無戒備地接近一個盜獵者,突然被對方抓住了脖子……徐秀娟聽到它凄慘的叫聲,不顧一切地沖過去,與盜獵者展開搏斗,終于挽回了“賴毛子”一條命。
雖然“賴毛子”受了傷和驚嚇,從此對陌生人充滿警惕和敵意,可對為了救它而負(fù)傷的徐秀娟,卻分外親熱和依戀。
后來,徐秀娟受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qū)邀請,建立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這將是保護瀕臨滅絕的國寶丹頂鶴的一個重大舉措。
只身前往鹽城時,徐秀娟帶去了三只丹頂鶴的蛋作為禮物,并成功地孵出了三只乖巧的小丹頂鶴。
有一年的六月,徐秀娟從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帶了兩只丹頂鶴趕往鹽城。這兩只丹頂鶴野性難馴,讓她傷透了腦筋。一天,平常作息正常的兩只丹頂鶴在天黑之時都沒有歸巢。徐秀娟怕它們發(fā)生意外,外出尋找,結(jié)果不幸遇難。
令人吃驚的是,從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遠在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的“賴毛子”就變得郁郁寡歡,“茶飯不思”,一天到晚悲鳴。不久,“賴毛子”無疾而終。
愛女為救丹頂鶴而犧牲,跟女兒感情最深的“賴毛子”也身亡,徐鐵林悲痛不已。他特地將“賴毛子”和徐秀娟的遺物一起埋葬到房前的一塊空地里,以便能時時祭奠。
徐秀娟遭遇不幸后,著名作曲家解承強為了紀(jì)念她,將她的故事譜成了一首歌一《一個真實的故事》。此歌后來傳遍大江南北,人們被歌中所講述的故事深深地打動……
當(dāng)你唱響這首歌的時候,你可能會明白,一場美麗的人生,不單單要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到除人類以外的生命。因為活著,就是一場與其他生命同生共存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