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平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故鄉(xiāng),有的是哺育你長大的人或者是你成長中的一個伴,有的是純粹精神意義上的“救生艇”。它若隱若現(xiàn)、似浮似沉,卻一直在那兒,是柴米油鹽后的向往,庸庸碌碌中的遠方,是物欲橫流中的真情,滾滾紅塵里的活著之上,也是羅大佑琴弦上縈繞不散的《鹿港小鎮(zhèn)》。
很多人以為鹿港小鎮(zhèn)是羅大佑的故鄉(xiāng),其實不然——我指的是純粹地理位置上的。它是與他偶遇的一個旅人的故鄉(xiāng)。當時羅大佑邂逅了車子拋錨的旅人,后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讓羅大佑記憶深刻。多年以后,羅大佑便將“鹿港小鎮(zhèn)”作為他的專輯《之乎者也》中開篇曲的歌名。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zhèn)/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后面/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一開口便是思念,便是一個漂泊的靈魂在牽掛。旅人是風箏,不管走到哪兒,都不曾松開心中那根線,即使山高水長、風雨飄搖。
羅大佑站在舞臺上,首唱自己作詞作曲的《鹿港小鎮(zhèn)》。音樂“點燃”了他,連同那頭像被火鉗燎過的卷發(fā)以及墨鏡后的雙眸。一人多高的長桿話筒被他持_在手里,一端指著自己,一端指著臺下的觀眾,如同一條歸鄉(xiāng)路,連接著兩湍的親人。這時,鹿港小鎮(zhèn)不僅是那位旅人的故鄉(xiāng),也是他羅大佑的,而臺下那睜著一雙雙熱切眼眸的歌迷,就是陪伴他長大的鄉(xiāng)鄰。
他們?nèi)绱松屏?,不管羅大佑的舉止是滑稽,還是夸張,目光里都寫著寬容和愛戴。
他們?nèi)绱舜蠖?,即使知道羅大佑譜寫詞曲的能力要比他的唱功優(yōu)秀,也高舉雙手,給他的演唱以響亮而不愿停歇的學聲。
臺上的大佑啊,也真的把自己唱成了行行復行行的旅人,只不過,他割舍不下的,是那片叫做音樂的土地。
彼時的羅大佑已是一名醫(yī)生。他的未來在其親人眼里,是一張正在描繪的畫,錦繡前程將要落筆,春暖花開就要撲面,可是大佑的心迷了路,不知來處,不嘵歸途。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鎮(zhèn)/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象的黃金天堂/都市里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他在尋找什么呢?一條令心有依托的路。
相比幾乎只有一種色調(diào)的醫(yī)院,音樂是流動的七彩河;相比精確到一條神經(jīng)、一根血管的手術,音樂是手揮五弦,目送歸鴻,是飛流直下三干尺,未語凝噎先有情,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是金戈鐵馬、畫角邊聲,是一切情感的放牧和回歸。
所以他把業(yè)余時間利用起來,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相比做醫(yī)生,他更適合創(chuàng)作音樂。當他用蘊含著飽滿能量和熾熱情緒的《之乎者也》推開盤踞樂壇多時的靡靡之音時,悶熱不雨的臺灣刮起一股激情四射的搖滾風暴,這個戴墨鏡的青年于一夕之間,成為眾人心中的偶像。
自此,尋尋覓覓的羅大佑終于找到了屬于他的那片土壤。
這才是羅大佑憧憬的故鄉(xiāng)啊,它可以將他的紛繁理順,令他的心房飽滿,使他即使浪跡天涯,也如歸鄉(xiāng),即使身居斗室,心也如宇宙寬廣。
音樂在,故鄉(xiāng)便在。